在大門外的樹下每人寫了幾張字條,有的畫圖,折疊或搓成一團,待到孩子到家時,我看着孩子吃完飯,然後才拿出一個小紙團給孩子,請他“猜”字。
說實話,我自己都不知道紙團裡寫的是什麼字。
孩子把紙團捏在手心裡放到耳朵下面猜字,一分鐘,兩分鐘,二十幾分鐘過去了,我看到孩子臉上都是汗水,就說:“猜不出就不猜了吧?”但孩子堅持要“猜”,說:“第一次都很慢,而且搓成團的不好猜”,言外之意是折疊的好“猜”一些。
又過了一會兒,孩子突然說:“有了,有了,是個‘大’字”。
我取來紙團展開一看,果然是我寫的“大”字,一時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接下來,霍金和另外兩個朋友給孩子的紙團、折紙也都一個一個被“猜”出,準确率百分之百!最快的不到兩分鐘就“猜”出來了。
霍金的一個紙團裡面畫着太陽、樹木、小鳥也全部被孩子“猜”出,衆人激動的心情不可言表。
我算是一個“科研人員”了,用嚴格的實驗程序測定孩子的“特異功能”,可以說完全是科學的,排除了所有作弊的可能。
怎麼解釋這個現象呢?
雖然目前我還不能用現有的科學知識來說明這種“非眼認字”的“特異功能”,但我相信我的實驗,相信我的眼睛。
目前不能解釋的現象不能武斷地斥之為“騙人”、“迷信”,或簡單地說是“魔術”,随着人類認識自然的能力向前推進,現在所謂的“特異功能”以後會得到合理解釋的,也不再有什麼“特異”了。
如果不是這樣看待的話,“科學發展是無止境的”這一句話怎麼理解呢?
為此,我寫了一篇科學幻想小說在國内一個不太出名的刊物上發表,題目是《為了和平》,講述在“未來”的某個時期,有敵對的兩方軍民各自用“特異功能”發展出來的技術、武器和設備互相窺探對方的情報,破壞對方的設施,甚至給對方人員催眠等等,最後“正義的一方”終于取得勝利的故事。
故事是虛構的,但我對“特異功能”的研究工作卻沒有虛構,隻是在小說了裡吹吹牛皮而已,告訴讀者我有這方面的設想,也許明天就成為現實。
從東興回古鎮時,在車站聽見有人叫我的名字,回頭一看,好像是小鐵匠鄭斌,幾年不見他變化太大了,以前瘦瘦的,現在怎麼胖了,俨然一個大老闆的樣子,要不是他叫我,我還真不敢認。
寒暄後我問他現在做什麼,鄭斌說:“幾年前我們老家有人帶我到東三省做水龍頭生意,沒想到生意這麼好做,我們那個鎮子所有的人都發了,現在全國各地都有我們的親戚朋友在做這生意。
”
我問水龍頭生意怎麼做,鄭斌說:“我們到任何一個工廠、機關、單位,就把所有的水龍頭拆下來換上我們的,一筆生意有時就賺好幾萬了。
”
“怎麼會那麼好賺?換上的水龍頭不要成本嗎?”
“被你說對了!我們把換下來的水龍頭用砂紙擦一擦就當成新水龍頭給第二家換上去。
”
“人家又不是傻子,不會想到你們在騙錢嗎?”
“傻子肯定不是傻子,我們要給頭頭一半利潤。
”
原來如此!
在路上我又看到有人用“茶枯水”洗頭,回憶起小時候的一些情形,記得那時候沒有洗發水,甚至沒有肥皂,人們普遍用油茶餅煮水濾出“藥水”洗頭、洗衣服,洗後頭不癢,而且可以去頭皮屑,衣服洗得更幹淨,要是把這種天然的物質提取出來配制洗發水、沐浴液、洗衣液多好。
于是我回到古鎮就直奔農貿市場買油茶餅,迫不及待地到廠裡試驗去了。
經過幾個月實驗,我從油茶餅中提取了幾公斤茶籽皂素,又用這茶籽皂素配制了幾十瓶天然洗發香波,自己洗了以後感覺不錯,再發動全廠工人試用,都覺得“可以”,缺點是色澤不佳,黑不溜秋的,氣味不甚美好,泡沫不豐滿。
雖然我試驗了成百上千次,這些缺點還是不能完全克服。
優點是:洗後頭發柔順易梳理,可以去頭皮屑、止癢。
我到鄉下收購了幾十噸油茶餅,制造出幾百箱茶籽皂素香波,發給北京、上海、廣州的幾個大商場試銷,幾個月才銷完。
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一個經理道出銷售不佳的真相:這産品太超前了!過二十年也許好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