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點好幾個月才完成任務。
全國有名的百貨商店、百貨批發公司一夜之間都知道有個新的牌子“黑牡丹”橫空出世了。
我們生産的頭發用日化品開始出現在全國最大的幾十間百貨大樓的顯要位置上。
廈門日報有位老記者趕來采訪,用他那支熱情洋溢的筆杆子寫了一篇報告文學“黑牡丹一枝獨秀”發表,之後又連續“跟蹤”報道我們在各地的銷售“盛況”,“黑牡丹”産品很快成了全省家喻戶曉的“名牌”了。
到了年底,我發請帖邀請全國十大百貨商店來廈門參加我們的“新産品發布會”,這在計劃經濟的年代還是很少見的,結果十大商店竟然都派代表來了。
不幸的是我們的銷售科長和我的三弟在往廈門運送樣品和宣傳品時遇上車禍,車上有個小孩當場死亡,其餘的人員都是重傷。
“發布會”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中。
上海第一百貨商店鋪面商場朱經理帶着十幾個得力幹将前來參加會議,很快就跟我成為莫逆之交,熱情地邀我去他們商店展銷促銷。
我發了幾車産品後,又親自押送一卡車的蘆荟小苗到上海——這又是我的一個“怪招”:顧客買一套蘆荟産品我們就贈送一株蘆荟苗。
朱經理請《文彙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和電台、電視台同時發布有關蘆荟的科普文章和展銷消息,展銷會當天上海一百鋪面熱鬧非凡,數千人排隊購買,離“一百”不遠的一個花鳥市場所有種花草的泥土也被搶購一空——都被買去種植蘆荟了。
同時在“一百”展銷的一種“永香真珠膏”也很暢銷,這是廣東梅縣一個化妝品生産廠制造的,老闆名叫姚美亮,這次也親自到上海指導促銷。
我同姚交談起來,姚顯得信心滿滿,他說根據最近的銷售情況,一年賣幾億元都沒有問題。
我對“真珠膏”在台灣的運作有所了解,就對姚說:“這真珠膏的美白效果是靠汞化合物對人體皮膚細胞的殺滅作用達成的,我覺得這會給人們的健康造成損害。
”姚說:“中國到現在連‘化妝品法’都沒有,怕什麼?!”我勸他做其它化妝品,即便是平平淡淡沒有什麼“特色”的産品也比害人好。
姚不高興了,說我“不像生意人”,我問什麼才算是“生意人”,姚回答是“唯利是圖才是生意人。
”我說:“唯利是圖如果害人是會折陽壽的。
”
後來姚把生意做到全國各地,果然大發其财。
姚出了一次國,很快就成了馬來西亞公民,回國後開始大做廣告,紀念永香公司“成立30周年”,過了兩年,又開始慶祝“成立50周年”了。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皮膚科天天有數百人被診斷出“皮膚中毒”,中的就是由于使用真珠膏帶進皮膚的汞毒。
醫院和醫生們把這重大事故反映到衛生部,恰好碰上“西方國家聯合抵制中國”、外國投資者紛紛撤資的時候,姚頻繁到北京活動,又出資在自己的家鄉創辦大學,變成“愛國僑胞”,衛生部竟然拿他沒轍。
醫生們隻好在他們撰寫的論文和醫學書裡創造了一個新病種,叫做“永香病”,專指使用含汞化妝品引起的皮膚病。
我搜集古今中外所有關于蘆荟的資料,連同自己幾年的工作經驗,整理成一本《神奇的植物——蘆荟》,這是世界上第一本蘆荟專著,出版發行以後,成了暢銷書。
國人曆來有“我也來一個”的“習慣”,幾年内書店裡就冒出幾十本介紹蘆荟的書籍,有《蘆荟治百病》、《蘆荟百科知識》、《蘆荟治療與妙用》、《蘆荟》、《天然蘆荟健康法》、《家庭醫生——蘆荟》等等,琳琅滿目,這些書的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抄自《神奇的植物——蘆荟》,有的甚至全抄,隻是多了幾張照片或漫畫,著者和出版社換了,後面一大堆《參考文獻》獨獨沒有我的名字!
吉林有一個工程師為了“評”上“高工”,花了一個月抄《神奇的植物——蘆荟》,錯别字也一字不漏,連書名都不改,加了幾張漫畫就交給出版社出版了,竟然也賣出幾萬本!據說此人後來又用同樣的手段抄了另一本别人的專著,順順當當地成了大學教授!但她還是太懶了,否則多抄幾本就可以當院士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幾個官員在國家科委、省市科委一大群幹部的陪同下來到古鎮參觀蘆荟基地,聽了我的介紹後,聯合國的官員們當場提出要我到第三世界國家傳授蘆荟生産利用技術,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