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塞翁失馬

首頁
    我想重整旗鼓把公司恢複起來,派人到各地去收款,才發現十九個辦事處都已經人去樓空,有幾個地方“辦事處主任”把公司的貨款收進自己的腰包裡,帶着剩餘的貨物逃走或投靠到别的公司去了。

     我花了十幾萬元差旅費和“回扣”才收回三萬多元貨款,得不償失。

     更糟糕的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在這幾個月裡都出現了大量假冒的“黑牡丹”蘆荟産品,外表一模一樣,隻有香氣不同,内容物的質量很差——“黑牡丹”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譽已經蕩然無存。

     有人舉報說上海的冒牌産品在闵行區的一個工廠裡生産,我下決心到上海“打假”,到了上海會同市工商局一起去闵行這家化妝品廠,讓門衛叫老闆出來。

    老闆出來了,我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是我的親哥哥林明!工廠裡還有幾個人也都是我的手下! 我無言以對,隻好“撤兵”。

     其它幾個地方的冒牌産品也都是我的兄弟和手下人生産的,再“打”下去勢必“魚死網破”,大家都要身敗名裂。

    我垂頭喪氣,灰溜溜地回到古鎮。

     有人勸我改産其它日化産品,但沒有流動資金,這時候不得不考慮用廠房抵押貸款。

    向大哥要廠房的資産證明,才發現早在建廠的時候,大哥已經聽信張繼的話把所有地上建築物登記為他們夫妻兩人名下了。

     貸款的路走不通,我一籌莫展。

     公司的銷售科長嚴凱說他有個朋友張建國要一批洗發水銷往新疆,貨款一百多萬元。

    “邊疆”的生意如果能做起來,也不失為公司“中興”的好主意。

    我希望對方能預付一些款,嚴凱說:“這是我‘哥們’要的貨,貨款全部由我負責。

    要不回來就砍我的腦袋”。

    我不疑,又急着想讓公司“恢複生産”“起死回生”,隻好又向親友借了高利貸買原料和包裝物,産品做好、檢驗合格後發貨。

     幾天以後,有人告訴我說廣州、上海“黑牡丹”洗發水在“大削價”拍賣,“絕對是真品,因為那香味誰都仿造不了。

    ” 我派人一查,發現廉價銷售的正是張建國要的貨。

    責問嚴凱,嚴凱說:“我也想不到他會這樣,打官司吧。

    ”我打聽到那批貨有一部分竟然還在本地,就向法院遞交訴狀,申請“凍結”這批貨物——當然免不了又得交幾萬元訴訟費、律師費。

     官司還沒有開打,張建國就放出話來,說是他“法院裡有人”,我“赢不了”,“即使赢了也沒有用”。

     我法院裡“也有人”,賄賂一下,官司是打赢了,判決張建國“歸還貨款”,但“凍結”的貨物卻“不翼而飛”——倉庫是空的!我同法院去“凍結”貨物的時候明明看到裡面的洗發水産品至少還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