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培養“好鼻子”

首頁
    技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幾位知名教授能幫我建立“數學氣味學”基礎理論,一次次地打電話誠心的向他們請教,後來才發現,這些數學教授們難以再幫下去了——他們對氣味一無所知,想讓他們重新學習香料、香精的“三值”和“氣味ABC”等理論更不可能。

    我鐵了心自己用混沌數學建立氣味的數學模型——我曾經對朋友說過,自己學習化學、化工隻是為了“掙口飯吃”,内心深處真正喜歡的是數學。

     我聯合省委宣傳部在廈門召開了“首屆中國香文化研讨會”,邀請全國各地香料、香精、化妝品、各種加香日用品、食品、制酒、制茶、卷煙等行業和各方面對香味、香文化感興趣的專家、學者來到一起座談,我在會上作了一個長時間的發言,提出中國的香文化應該從三千六百年前的伊尹算起,因為伊尹提出的烹調理論已經包含了許多直到現在還是很有價值的調香、評香和用香理論,甚至還留下“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個偉大的治國戰略思想。

    《詩經》裡面已經有大量香料植物的記載。

    屈原可以算是一個偉大的調香師、評香師和用香大師。

    漢代中國的香文化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唐宋時期香文化進入平民之家,富貴人家的“鬥香”活動和“香氣鑒賞會”傳入日本演變成了“香道”。

    明清時期熏香成為文人雅士的“業餘愛好”,燒香拜佛則成為平民百姓的精神依托。

    清末、民國直到七十年代,中國的香文化逐漸衰弱,直至接近于零。

    改革開放以後,随着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步改善,相信香文化這個話題還會漸漸成為時尚,現代“香道”也将慢慢成為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

     我的發言受到與會代表們的喝彩,也成為貫穿會議的主線。

    從此,“香文化”這個“新詞”開始不斷的出現在各種媒體上,“香道”活動也開始引人注目了。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陳劍來廈門找我,說是想把我的“事迹”結合“香文化”寫一篇報告文學,我接受了他的采訪後聊起天來,陳劍突然說了一件事——他也曾經插隊到一個很偏僻的農村種田,過了幾年艱苦的日子,返程後雖然生活改善多了,但還是堅持懷念在鄉下的“好時光”,“特别是現在”,他說:“我不知道為什麼經常失眠,非常難受,又不喜歡用安眠藥。

    有一次回到鄉下,我抱了一大捆稻草到原來生産隊的倉庫睡,那一夜竟然睡得特别香。

    我懷念稻草的芳香,你能不能給我調一瓶‘稻草香水’讓我不用去鄉下也能睡得安穩?” 我說:“這不難。

    過幾天我調好給你。

    ” 幾天以後,陳劍的文章發表了,他拿了報紙來給我看,也取走了我剛調好的“稻草香水”。

    第二天就打來電話:“你那稻草香水好極了!跟我想象中的氣味一樣。

    我昨天晚上把它滴在被子上,一覺睡到天明——好久沒有睡得這麼香了!” 我喜歡科學研究,也希望我的孩子們書也念好,将來能成為有用之才,但為了他們的學業陳麗卻常常費盡心血,首先是戶口問題——我長期以來最不關心的“大事”。

    陳麗怕影響我的事業,為了每一個孩子的上學事,她都要到處求人、花錢,到了中考和高考時,卻又被告知必須回古鎮參加考試,極大地刺激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有一次陳麗實在是求告無門了,向我提出來“能不能在廈門有個戶口”,我找到人才交流中心,接待我的人看了我“高級工程師”的證件,說:“你有這麼高的職稱,按規定早就可以在廈門落戶了。

    ”我說:“那就辦理吧。

    ”那人回去詢問領導怎麼辦,回答是:市人才交流中心隻能辦理工程師或以下職稱人員進廈門落戶的事,超過了他們辦不了。

    最後告訴我應該到市公安局去辦。

     我到了公安局戶籍處,一位科長一面譏笑我“堂堂高級工程師竟然連個戶口都不懂得辦”,一面又找出一大堆文件給我,說明“科技人員落戶廈門”的有關“優惠”、“獎勵”政策都已經改動很多,“再等新政策吧,或者自己去市政府找人解決也有可能”,這是他最後告訴我的話。

     我到市政府到處找人求人都是不但辦不了還一次次地成為被取笑的對象——有時候剛走出門,後面就傳來聲音:“全中國所有科研人員都是像陳景潤一樣的傻瓜蛋”!“這種人撞到電線杆隻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