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叙談天下事

首頁
    方政府不再具體管理企業經濟運行,就可以精兵簡政,削減不必要的管理機構,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為政治體制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礎,從根本上遏制了腐敗現象的發生。

    黨和政府還采取了其它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

     針對對非公有制職工勞動保護不力的現象,全國成立非公有制職工自治工會,按一定人數,比如按地區每一、兩千人就可以成立一個工會,每人繳納工會會費,每人每月不過繳納1、2元就可以供養一個脫産工會主席,每一個工會會員定期投票選舉脫産工會主席,由工會主席監督職工所在企業是否有違反勞動法的現象,有問題就及時解決,解決不了馬上反應給上級勞動部門解決,平時職工工會主席接受全國總工會的監督管理,學習最新的勞保文件、了解勞保信息,隻有這樣發動群衆,依靠群衆,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廣大非公有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我聽了高興地笑着說:“這個辦法好是好,但是要做到還是要一定時間的,我看不如暫時先擴大勞動局的勞動執法權力,可以聯合工商、行政、稅務、公安等聯合執法,勞保執法部門象交警一樣有罰款的任務,罰款一部分上交國家财政,一部分自己留用做工資獎金,讓勞保執法部門罰款的勁頭跟交警一樣足,誰違反勞動保護法就堅決罰款,以至吊銷工商營業執照,甚至強制執行。

    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在一定程度可以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加快了農村經濟改革,國家成立了全國性的農業科技開發進出口公司,專門負責先進農業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把最先進的農業技術有償提供給農民。

    根據全國各地的土壤、氣候和經濟的具體情況,每一個地方都有幾個緻富的項目,發展特色農業,采用技術承包的方式,提供有償服務,以優惠的價格提供如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産資料,還提供貸款來購買種苗種畜,并簽定購銷合同來包銷産品,在農村形成專業化、集約化的合同經營方式。

    使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得到推廣應用,轉化為生産力。

    同時利用豐富的農村勞動力,對農産品精加工,出口國際市場。

    避免農産品重複生産、互相壓價、惡意傾銷的現象。

     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農村改革大張旗鼓地學習華西村,大辦集體企業加民主管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發展鄉鎮集體企業,實行集體承包,采用職代會管理體制,進行民主管理,基本上實現了共同富裕。

    比如中國有衆多的小礦山,都采用集體承包,實行職代會管理體制,由廣大職工當家作主,肯定會注意自身的生命安全,從根本上改善了小礦山生産的安全局勢,收入的大部分直接上交國家财政,增加了國家收入,國家的礦産資源得到合理的開采利用,又解決了廣大職工群衆生活就業問題,增加了群衆收入,實現了共同富裕。

    這樣縣鄉鎮一級政府不需要具體管理農村經濟,就可以精簡機構,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中國的領土有三分之一以上土地是荒漠化和半荒漠化土地,綠化任務艱巨,通過把宜林的荒山荒地、戈壁、沙漠,按50年的開發周期,承包給國内外企業、集體、個人,簽訂開發合同,規定綠化任務,誰開發誰受益,還可以承包開發觀光旅遊等,這樣可以吸收大量勞動力,增加國民收入。

    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生态環境。

     有人建議引海水來澆灌沙漠,這也是一個好辦法,因為有很多沙漠實際上就是幹涸的鹽堿地,可以引少量的海水試點,改變局部的生态環境。

     中國不但是一個陸地大國,還是一個海洋大國,但是海洋還遠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開發,沿海的灘塗、荒島的漁業、旅遊資源大多數沒有得到開發和利用,這些都可以對外承包出去。

    海底和島上的礦産資源尤其是石油沒有得到開采,這些都需要積極吸收國内外資本進行開發,并對産品進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把遼闊的海洋變成聚寶盆,支援祖國的建設”。

     我聽了他講的這番話,我不禁感歎地說:“這些政策措施多好啊,不過我也曾提出過幾項建議,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一條是由于中國國土面積廣大,地形複雜,加上路況差,道路安全保護措施不足,每年都有因車輛掉入山谷、河裡而造成慘重的交通事故,所以中國是交通事故高發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