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節

首頁
    這是初夏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太陽從秦嶺東山群峰的巅頂冒出來,向西南方運行,空氣燥熱。

    這一天,馮家灘的平靜的生活失去了正常的節奏,變得有點紛亂了。

     從天明開始,兩輛延河牌載重汽車駛進馮家灘,到三隊磚場來拉磚。

    滿載新磚飛馳的汽車把街巷裡的塵土、雞毛和草屑搧起來;卸了貨,又哐啷哐啷響着開回村裡來。

     配種站也在今天開莊。

    一大早,從外村來的陌生莊稼人,拉着自己的母牛趁着天涼趕來了,好多莊稼人圍在三隊飼養場門前看熱鬧。

    女人們是避諱這樣不太文雅的場合的,全是男人們打诨調笑的聲音。

     馬駒心裡被一種激情鼓舞着。

    一位采購員告訴他,想不到三隊第一窯新磚質量竟然這樣好,他們甯願多繞幾裡路,專門買三隊的貨。

    馬駒心裡是難以抑制的喜悅:第一窯磚,十二萬塊,價值四千多元,今天進入三隊空空的賬本了。

     “德寬哥,看清了嗎?質量!質量是關鍵。

    ”馬駒大聲說,“你算算,小河兩岸這幾年辦起了多少磚場?好貨不愁賣,全憑質量争前景哩!” “我心裡明得跟鏡兒一樣。

    ”一向言語謹慎的馮德寬,口氣也硬朗了,“制磚,晾坯,裝窯和出窯,都得把關,磚才四楞飽滿。

    這有我負責。

    火工有郭師傅,那河南老哥可靠。

    ” “把這筆錢,還是要摳緊,不敢亂花。

    ”馬駒和德寬用商議的口氣說,“醫療站上的開支怎麼辦呢?彩彩說她手裡沒錢了,夏收快到了……”早晨,他在街巷裡碰見彩彩,想到前日在河灣裡她拒絕回答他的話,就有點不好意思。

    彩彩卻老遠就叫“馬駒哥”,聲音特别亮。

    待他走到跟前,看見彩彩滿臉喜悅地盯着他,說是醫療站上的資金所剩無幾了,她問過大隊長,大隊長說土地下戶了,醫療站該當解散了。

    她說:“解散當然太容易了,問題是社員從外頭醫院看病回來,還尋她打針;誰有點小傷小病,犯不着跑遠路去醫院,也照樣尋她來,怎麼辦呢?”她說着,盯着馬駒,問他怎麼辦。

    他笑着說,散是不好散的,讓他和德寬商量一下。

     “問題牽扯一隊和二隊,他們不給錢,咱們三隊一家給錢,負擔不起呀!”德寬說,“這事本該大隊長出面,召集三個隊的幹部商量一下,不難解決。

    ”可大隊長根本不理事了,他跟康家村康老三合買了一輛汽車,正在西安和西甯之間搞長途販運哩,哪有心思去解決什麼醫療站的資金問題呢!德寬為難地說,“咱們隊單獨給醫療站出錢,其他隊社員看病咋辦呢?” “收款,”馬駒說,“三隊社員的這點福利,我們保持住。

    其他隊的社員嘛,我們隊裡負擔不起,沒有辦法。

    ” “隻有這樣了。

    ”德寬說,“那兩個隊賬上空着,沒有錢,拿不出醫療費。

    ” “你給會計說一聲,先給彩彩支出一百元。

    ”馬駒說,“夏收到了,沒有常用藥品不行。

    ” “隻要咱的磚場多燒一窯磚……”德寬說,“一百二百元有多難嘛!” “實話。

    ”馬駒贊同說,“咱們這兩項副業,現在看來都不錯。

    這樣幹上兩三年,你看吧,咱們何止是為社員解決一二百元藥費的問題……” “馬駒,我想趕夏收前,把這一窯貨也燒出來,再裝上第三窯。

    咱們割麥,讓郭師傅燒火,生意紅火了,就要趁熱打鐵。

    ”德寬心勁也很高,“你想想,一窯貨燒得十二萬,四千多塊,買多少麥子呢?” 馬駒會意地笑笑,算是回答,在這樣令人揚眉吐氣的時刻,他想到另一位和他共事的人來。

    遺憾的是,他昨晚去找牛娃,沒有談得攏。

    牛娃跟他表哥的拖拉機跑短途運輸,每天二塊半,對三隊的磚場和牛場不感興趣了。

     “牛娃前日見我,讓我給他作媒哩!”德寬告訴馬駒,“昨晚我過河去了,那女人對牛娃挺滿意,隻是彈嫌牛妹脾氣太倔……” “有這事?”馬駒驚喜地問,“怪道昨晚我去找牛娃,大嬸說,‘你甭拉扯牛娃了,俺牛娃急等用錢哩。

    三隊收入再好,俺等不得……’老嬸子沒有說明,牛娃也沒給我說。

    ” “我給那女人解釋說,牛娃要是有了媳婦,性子就綿軟了。

    ”德寬很得意自己的本領,“那女人後來就……差不多了。

    ” “要是必要的話,咱倆今晚一塊過河,非說服這個女人不可。

    ”馬駒熱心地說,“可别給咱牛娃錯過了。

    ” “那當然好。

    ”德寬說,“咱倆去說,準保……” 兩輛卡車卷着滾滾黃塵,又開到磚場裡來了。

    德寬笑着去招呼他們裝磚,馬駒又轉到飼養場門前來了。

    來娃蹦達着一雙短小的腿腳,急得滿頭大汗,興奮地告訴馬駒,說是有好些鄰村的莊稼人又來詢問配種的情況,有的農戶,其實牲畜還沒發情哩,就先來挂号排隊了。

     馬駒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