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特性強烈的人最後會讓對方害怕。
大多數日常的人需要理性的庸常和安全。
但表達中最具摧毀力的,也正是對方所具備的特性,即他所存在的方式。
這種光芒即使在結束之後,也會令人懷念。
特質無法被替代。
平靜,達觀,開闊,釋然,這是做人的态度,但并非藝術的力量。
真正帶來震動的藝術,總是與人靈魂深處的痛苦和起伏相關。
與深深的執念相關。
寂滅也許導緻人失去藝術性的表達,也可能帶來更為奇觀的突破性的方式。
美好的事物需要付出代價,有時回避它是大部分人所認為理性的選擇。
避免付出,避免失敗,避免折損,避免受傷。
隻要得到安全,得到進入人群熙攘的遊樂場的通行證。
在這個時代,人不可能試圖用回避或遠離來獲取與惡之間的距離。
隻能是安然接納,正面接受襲擊。
敞開身心,讓它穿透而去。
又該如何不為所動。
全然解縛,心無旁骛,悠遊自在,如此這般,與這個世間盡興嬉耍一番。
32
有時無話可說,有時一言難盡。
有時是多餘和無關的。
有時是準确和必要的。
33
“心靈上梯己的愛—珍愛另一人獨特的美并對之回應,同時對方也對我們獨特的美做出回應—這是世上少有的喜悅。
”(JohnWelwood)
34
這對他來說未必是一種損失。
如果它不是他的目标。
如果他從來不曾相信過它的存在。
35
獨自走路。
無人問候的城市。
沒有朋友,沒有相熟的人。
冷空氣充足的房間,遠眺山影和大橋的露台。
喝茶,在房間裡入眠。
穿越地鐵站的通道、民居和花園,窄而有坡度的道路。
喝早茶的老人,孩子,男人,夫婦。
集市裡新鮮的魚和蔬菜。
豆漿店。
日期一改再改的電影票。
超市裡買的白葡萄酒。
深夜獨自走過的路。
晚上十點多的超市,一瓶鮮榨胡蘿蔔汁,四個檸檬,一瓶蜂蜜汁。
書城裡購買繁體字版本的納博科夫自傳,《說吧,記憶》。
說吧,記憶。
在廣場裡抽一根煙。
午後下起一場暴雨。
短暫地睡過去,又醒來。
栖居于此。
唯獨幸福徒有虛名。
36
一盞茶,一支煙,并肩靜靜觀望庭院裡芳香的桂花樹。
午後一場暴雨突襲,瞬間山清水遠。
隻有被苦痛和動蕩賜予過豐厚禮物的人,才能夠懂得和留住隻争朝夕的歡愉,才能夠理解感情之中純樸和深遠的所在。
37
能進入人内心的作品一般都是個體化的存在,它們訴說私密的語言,沒有口号和野心。
也有脫離社會主流的邊緣化傾向。
美好的感覺來自于,這個電影仿佛試圖說明,即便是内心再孤僻的人,也能夠在世間得到一個适宜的伴侶。
遇見他或她,與之相伴。
彼此溫柔相愛的力量,将給予無法做出選擇的生命一次寬宏的機會。
女人的紅色連衣裙。
鋼琴音樂。
鏡頭裡的情緒。
男人的英俊和緩慢。
敞開襯衣領子站在花園裡的年老的同性戀父親。
電影Beginners。
超市裡一男一女結伴,在購物架前認真而輕聲地長時間研究,不過決定購買哪支牙刷。
他們也許是相愛的伴侶,共同安穩生活。
一起在超市買菜,看電影,餐廳吃飯,旅行,做飯,養孩子……禁得起身心在相處中的彼此消磨。
耐心、信任、付出、友情,這些轉化在最後能夠替代日漸衰減的激情。
那些漫不經心不被仔細關照的關系,仿佛彼此一生足夠長,長得沒有盡頭,綽綽有餘一般地浪費着,停滞着。
事實上我們的生命短暫,每一個火焰都需讓它簇簇燃燒起來,燃燒充分,展示出純度。
隻是關系需要對方的配合。
對方如果無法應和和映襯,就隻能是手中的一截斷裂的風筝線。
不如放棄。
時間的長度是有美感的,因為裡面蘊含長久的投入和相信。
這是一種相互成全。
外界浮躁和變動退卻之後,依然保持這情感的平衡和強壯,這是一種優美。
38
如果一個男子,習慣在睡前或醒來即刻打開電視收看新聞或體育節目。
哪怕隻有一刻空閑,也需要打開iPad尋找各式娛樂。
這樣的人,在彼此的關系裡,能夠提供的也隻是樂趣或資訊,快速而膚泛的内容。
深度的關系,需要與孤獨、沉默、空白、停頓……一切深邃之物建立起通道。
需要承擔和探索。
隻有對方能夠容納寂靜,才能夠容納關系之中神秘莫測的深度,容納全然的對方。
太多人,熱衷誇誇其談,腦子極為聰明和現實,思維活躍不定,情感和心靈則幹涸匮乏如同沙地。
人性裡欠缺寬厚和高曠,實際和圓滑卻太多。
這種聰明并不帶給人暖意。
沒有呼吸,沒有生長。
我總是更為喜歡溫柔而敏感的人。
願意手寫書信,烹煮食物,種植花草,欣賞一事一物。
心存熱情與活力。
享受情感又高于情感。
隻有爬上過成功的巅峰,才能懂得稍稍退後一步的餘地。
略帶隐世傾向,不沉溺于物質和科技,個性質樸平靜。
一個伴侶,是否具備心靈上的不俗的空間感,是否具備柔軟開放的心性。
這兩點無疑極為重要。
其次才是他的外表、階層、身份……此類形式和面目。
如此,你才有可能在他的身心之中收獲到豐饒和充沛。
39
發生之前,是一個等待着的人。
發生之後,依舊是一個等待着的人。
40
如果曾經為别人做過什麼,不要事後提醒對方記得你的付出。
如果别人曾經出于信任對你分享過他的軟弱,不要事後以此攻擊對方以證明自身強大。
這均是高貴舉動。
停止責備,要求。
融入到各種性質的狀态之中,對一切有當下的投入但并不粘滞與留戀。
人的生命應随着前行漸入佳境,更從容,更明白。
正視自己的生活。
曾經想要的,想實現的,想完成的,最終它都會給你。
這是你與它之間一直在保持的一種誠實的關系。
41
不必執着于一意一念。
不必追究和計較。
時間在不斷沖刷浮皮潦草的碎屑和泡沫,使之被卷走、漂遠,最終把真正重要和不可替代的部分留下。
一些人,一些事,一種情懷,成為心中一座高聳的暗綠山脈。
蜿蜒,沉靜。
不可言說,無需示明。
清理、過濾、觀察、選擇每一刻自我的念頭和意識,是一項巨大工作。
如同走過高處的鋼索,小心翼翼,摸索前行。
保持平衡是一種優雅。
三十歲一過,眼睛亮了。
幻術破滅,再不用虛妄欺瞞自己。
人生露出真相。
接受殘缺,半途而廢,不可完盡。
接受變化和結果。
相信任何事物将以它的本來面目抵達最終路途,不會更多,也不會更少。
42
人越年長,越喜愛質樸而笃實的感情。
每一段關系,需要給予它們應得的部分,讓它們在你的身上找到禮物。
這是中肯而樸素的道理。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茨維塔耶娃的一首詩歌名。
)
43
M帶我去他的朋友家。
我見過那男子一面,記得他住在村裡,租一塊地,蓋起房子。
也不是經常在那裡,有時在國外。
屋子設計簡易,如同一個方正的白色盒子。
沒有多餘裝飾,水泥地,白牆面,燈具很少,也無地毯、壁紙,家具也稀少。
大客廳是落座的地方。
面積很大,也是全無修飾。
他的家,玄關處有幾尊石頭佛像。
一道曲折回廊,圍住露天小花園。
園中兩棵幹枯的桂花樹。
廢棄的古式木椅。
岩石。
擺滿一盆盆開過花期的綠色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