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三章 海上雙仙

首頁
    尚是兄弟兩人。

    ” 長孫骥沉思一下道:“在下出道江湖未久,既然看不出是甚麼樣人物,但以他們所處的位置,尚在二裡以外,竟能聞到酒香,還看出我們五人在島邊飲酒談天,就這視覺與嗅覺,已足證明來人确有非常身手,隻不知是善意而來,還是惡意而來。

    ” 秦素娥奇道:“骥弟弟,以你與日俱增的内力,及數家奇異的手法招式,難道還怕來人麼!” 長孫骥說道:“這不是怕不怕的問題,武林中高人隐逸之士,有的隐於深山大澤之中,有的聞名於世,武學之道,本無止境的!” 島主一笑道:“長孫少俠不獨功力高絕,就是處世之深,也令老朽佩服!” 長孫骥一笑道:“屠島主過獎了。

    ” 他們正說之間,突然海上又飄過兩聲大笑道:“哈哈!大哥!我兄弟浪迹飄萍,四海為家,對内陸武林人士,認識甚少,你看這飲酒的四男一女,可是面生得很!” 長孫骥又是一愕,難道在這淡淡的月色下,尚有一裡海面,人家已看清楚了這邊各人的面目,如此說來,人家的武功内力,更非幾人所能與之相比的了!他這才覺得心驚。

     此際又聽得笑道:“呵呵,以我兄弟,終年飄流在大海,與魚蝦為伍,風月為伴,對内陸武林人士,認識自然較少,隻有當年蒼龍嶺之會時,我們曾一臨華山而外,其餘各地很少涉足。

    ” “哈!哈!大哥說得是!那蒼龍嶺之會,就是陸地武林集一時之選,到會的皆是些那叱雲的人物,但在我兄弟看來,卻是平凡得很!” 此語一出,席上五人同時一驚,要知當日蒼龍嶺之會,乃是武林中出類拔萃的老一輩人物,應證武功的場合,其中除去三老之外,與三老武功在伯仲之間的人物,亦不知凡幾,其中如“千毒人魔”徐引“洱海漁隐”賈老爺子、孔二先生“仙-姥姥”等人,皆是武林中黑白兩道,聞名喪膽的人物,江湖上人人提到蒼龍嶺之會,沒有一個不伸出大拇指的,而這兩人竟說得如此輕松。

     “無影女”秦素娥叫道:“骥弟弟,這兩人口氣好大!” “花鳥島”島主屠雄一笑道:“秦姑娘說得是,這兩人的談話,倒有點使我不敢相信。

    ” 長孫骥這時正凝神細聽着海上兩人的對話,那聲音如古廟鳴鐘,緩緩而至。

     “呵呵!老二說得是!那群酒囊飯袋,即使一齊出手,也不夠我們兄弟兩人料理的!” “哈哈,隻是人家跟咱們無怨無仇,犯不着!” “我隻是如此比喻!老二你瞧,人家那種情形,是在偷聽咱們講話啦!” “哈!哈!大哥你錯了,嘴巴生着是說話的,耳朵生着是聽話的,我們竟不講自己說的不對,也不能講别人聽的不對!” “呵呵!正是!老二這些小地方,可比我聰敏得很,你看這明月風情,你吹段笛子,我來唱段歌,咱們雖無酒肴助興,卻不能忘掉苦中多作樂啊!” “哈哈大哥雅興不小,隻是我這笛子,已有十年未用,不知當中是不是生了鐵鏽。

    ” “呵呵,二弟又在說笑了,你那笛子乃是得自天山腹中的千年凝煉的鋼母所制成,不要十年未用,再放百年,也不會鏽!” 長孫骥悄悄問周桐道:“周大俠可曾聽說過那武林奇人中,有人用鋼母制成的笛子作兵刃麼?” “申埠商隐”一笑道:“此事倒未聽起,但聽他們言語之間,已表明皆非當今正林各大門派中人,就不知這兩人是何來曆!” “花鳥島”島主搖頭道:“此事說來甚怪,老朽居這“花鳥島”已數年之久,卻從未遇過今晚之事,看情形似乎不是沖着本島而來!” “烏骨針”梁壽道:“島主想想看,在仇家對頭之中,可有這樣的人物麼?” 屠雄豪聲笑道:“不瞞梁大俠說,我自五十年前,洗手江湖,隐居此島,就從未跟任何人結過怨,何況這兩位武林高人。

    ” 長孫骥道:“如此說來,真是令人費解,難道是那嶺南“毒籁尊者”搬來兵馬,故弄玄虛不成。

    ” 他正說間,已聞一縷笛音,高竄入雲,音韻铿锵,猶如千百黃莺,齊作出谷之鳴。

    笛聲一起,五人已不再講話,凝神聽去,但聞有人唱道: 碧波回蕩海水平 海上明月共潮升 忽忽逐波千萬裡 何處鄉思無月明 春風一去無纖塵 渺渺空中孤月輪 海面何人初見月 海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海水萍萍隻相似 不知海月照何人 旦看海水流不停 浩氣回旋,動人心魄,秦素娥隻感到胸口一陣啪啪亂跳。

     長孫骥聽得暗暗點頭,此人元氣圓滑,顯然适才所語,并非完全誇大之詞,不由向小舟看去,那船已比以前大了許多,緩緩向小島靠近,此時隻有半裡之遙了。

     一陣海風過處,船上那人又笑道:“哈哈,大哥的音喉,激昂奮發,聲貫萬古雲霄,小弟佩服,隻是語意中微帶思鄉之音,難道你有些想家麼?” “呵!呵!你豈不聽說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我們經年累月在海上漂泊,眼看那苦澀的海水,無情的蒼鷗,思鄉之情,難免油然而生。

    ” “哈!哈!大哥說得是,我們的故鄉,雖是窮鄉僻壤,不如繁盛興隆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