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觀心覺夢鈔中

首頁
    子中(上品種子大旨如是)今此三品淨妙種子無始法爾皆悉具足在本識中(已上菩薩種姓之人所具種子委細相也)” 二者決定獨覺種性。

    此人亦有三品種子。

    所謂見修無學道種。

    此即第六識相應中生空無漏本後二智一分種子。

    此亦二十二法等俱。

    其體如上。

    若對佛智即當妙觀察智之中生空無漏一分功能。

    其後得智極為狹劣。

    無廣緣用故不得名一切種智。

    三者決定聲聞種性。

    無漏分齊大旨不異獨覺種姓。

    但差異者即有七異。

    其相如常。

    四者不定種姓。

    此人具足三乘種姓各各三品無漏種子。

    準上可知。

    今此四類種姓之中。

    第一種姓名為頓悟。

    直入大乘不迂回故。

    第四種姓名為漸悟。

    先經餘乘漸入大故。

    中二種姓名為定姓二乘之人。

    一向趣寂入無餘故。

    此外亦有具足菩薩獨覺二姓具足菩薩聲聞二姓具足聲聞獨二姓種種之人。

    初二即是不定種姓。

    決定回心求大覺故。

    後一亦是定姓二乘。

    二乘之中雖不定姓。

    望于大乘定姓二乘故。

    此等無漏法爾種子無始以來雖在有漏第八識中。

    本姓殊勝至明妙善。

    不為煩惱勢力所污。

    不為苦果異熟性攝。

    但是依附第八本識前滅後生展轉傳來。

    其無姓人阙無此等無漏種子。

    然以人天勝妙果報為至極也 問。

    五姓各别餘家不許。

    今自宗意以何至極決定文理成立之耶。

    答。

    有為人法法爾差别。

    法中所有蘊處界等既法爾别。

    人中三乘五姓等别何不爾耶。

    若許法中衆多差别不許人中種種姓者。

    彼此異因不可得故。

    是以深密楞伽勝鬘涅槃等諸大乘經。

    瑜伽顯揚莊嚴佛地等諸大乘論。

    明立法爾五姓不同。

    有姓無姓三乘定姓諸教所說實以煥然。

    就中深密明會一乘而立五姓。

    涅槃詳以皆成為不解我意。

    一生補處大聖慈尊弘宣佛意更立八義。

    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禀承慈尊重開十因。

    皆會一乘弘五姓也。

    一宗傳燈人皆所知。

    若爾者有無二姓俱聖所說。

    更有何故乍許有姓不許無姓。

    三乘衆生皆乘所被更有何由乍許大乘定姓不許二乘定姓。

    此等教理如磐石。

    誰人得動。

    若以法華等皆成說為其證者。

    我以深密等五姓說為其誠證。

    若以法華開三顯一為其由者。

    我以深密會一立五為其所由。

    若以法華說相嚴重為超過餘教之德者。

    深密華藏世界所說。

    教主即是盧舍那佛。

    正機即是觀音彌勒等諸八地已上大千。

    一部五卷正宗七品文文悉盡性相奧府。

    品品自稱究竟了義。

    在于十八圓滿報土說不了教是何為耶。

    對于至極深位大士演淺近門亦何用耶。

    何況法華雖會三乘未會五姓。

    深密分明和會一乘。

    法華未說大乘性相。

    深密詳說回向菩提聲聞成佛。

    兩教隐顯思可知之。

    文理雖繁大都如此 問。

    凡心不能自知種姓。

    那知我非定姓無姓。

    若無佛性者修佛道無用。

    若爾習學五姓教人常有此疑。

    豈非大難。

    不如隻學皆成佛宗成決定想。

    是亦佛說大聖所傳尤足依學。

    答。

    今所論者是宗權實。

    今所問者是愚人想。

    豈依愚者疑決法門權實。

    愍于其迷隐其實者。

    即是方便引誘門也。

    顯于其實盡其理者。

    即是真實顯了教也。

    宜哉五姓妙理為華藏之秘說。

    但于自身之種姓者。

    若論真實之覺知者但是諸佛之境界也。

    若謂随分之信解者可任教相之施設也。

    所謂本論瑜伽等中廣說本姓住種姓相。

    披之靜思。

    我身心行有其相不。

    又同廣說無種姓相。

    臨之計己。

    亦如前說。

    阿陀那教我于凡愚不開演*者。

    本經所說。

    唯識論中釋凡愚雲凡即無姓愚即趣寂。

    今學此教依此深求大菩提人。

    豈是趣寂無姓類耶。

    雖信其心非深固者是具縛習。

    為此有懈怠者他宗學者亦爾。

    誰人最初始學之位起于廣大堅固信乎。

    凡宗權實凡智難計。

    皆是法界等流教也。

    何定淺近。

    何定深遠。

    其高祖者皆大聖權化。

    其所依者皆如來金言。

    何況于補處慈尊乎。

    何況于舍那極說乎。

    大聖慈尊弘權門教者會通失路之戲言也。

    華藏世界演不了教者自言顯非之妄談也。

    夫大聖教必待機應。

    正法千年之内。

    學慧熾盛*之時。

    補處故降人間。

    為破有空兩見。

    對無著等深位大士演說中道甚深極理。

    有何所以是權教乎。

    若強以之為權教者。

    補處慈尊豈遂不說實義止乎。

    若雲根機未純熟者。

    其機何時可得熟乎。

    若雲皆成佛道學人是其純熟之根機者。

    慈尊可于爾時降下對彼而說真實教法。

    何不然乎。

    加之法華說四車者我宗不許。

    解深密經說五姓者他宗許之。

    何極成之教。

    何不成之宗。

    彼此校量可知優劣。

    如是對望重重委曲。

    設雖他家無執有信清淨正見人定及思量欤。

    依之清辨菩薩猶以期決智于逸多之曉。

    況已下輩哉。

    是故種姓有無之疑甚無用也。

    不如隻止無益勞疑信學了義空竟教矣 問。

    五姓道理猶未分明。

    重詳成立。

    次真如理萬法所依。

    無法之不從此而起。

    若爾是*即諸法種子。

    何煩别立有為種子。

    就中有漏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