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烽火台

首頁
    謹以此文獻給著名科幻大師A.C.克拉克(A.C.Clarke)及他那篇同樣著名的《2001:太空奧德塞》(2001:ASpaceOdyssey)。

     ——題記 【1】“标準0計時”1×109小時(距今約11萬年後);銀河系邊緣某行星 綠霧摻雜在稀薄的白色大氣裡,潑灑出曲線柔和的空間圖形。

    假如有一束隸屬于某種智慧生命的目光注視這裡,能夠很明顯地讀出氯元素的充沛和富足。

     現在正有這樣一隻眼睛——盡管它的載體并不具備絲毫生命特征——在一隻輪子的帶動下四處巡視。

     眼睛和輪子都不是它的關鍵組成,它最重要的部位自然是其中樞區域。

    在中樞電腦的操縱下,這些附着的機械準确而有效地工作着。

    在太空中這些機械曾以飛船的形态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在這顆星上它們又輔佐着電腦身軀翻山越嶺曆險探幽。

     為了選擇一個純粹的樣本,它已經切鑿了無數的岩樣。

    但金屬元素的匮乏,還是讓中樞電腦那具有感情程序的内部結構産生了強烈的震蕩,它的情緒曲線狀若波瀾。

     輪子躊躇片刻,折了一個直角繼續前進。

    電腦智能解決問題的方式總是十分直接:當在一定時間内從一方向上不能有所發現,就換一個方向繼續探索。

     結果依舊。

     幾乎可以肯定,這是一顆相當奇特的行星,它的主體是固體物質,卻先天性地缺乏某些化合态的金屬——就更不必說遊離态的了。

     事實上任何一顆穩定的固态星球上都不可能沒有金屬元素,否則這種物質形态的構成就無異于一句空話。

    因而“缺乏某些化合态的金屬”是一種目的性極強的說法,匮乏的是冶煉技術所必需的金銀銅鐵及其他。

     化學不過是一門排列組合的科學,冶金方程在不同的星球上可以有不同的數學形式,可如今在中樞電腦的歸堆處理中,這方水土卻總是缺少某項必要的因素:ABC三元素組缺了D元素就無法冶煉,WXYZ四元素組缺了T元素同樣毫無用處,而ABCXYZ六元素組看似不錯,可就是找不到缺之不可的N元素! 另外一個麻煩則是這顆星球的位置。

    它是那顆弱小恒星的唯一子嗣,而它的母親恒星,則是一顆被粗暴地甩出銀河旋臂的孤兒——在數百光年内沒有其他表親。

     而且,既使是周圍數百光年外的恒星圈也都缺乏金屬元素——那些地方甚至根本就缺乏固态行星,隻有液态的非金屬流體在球形的空間中回旋舞動,流淌不息。

     糟糕的數據接踵而來:不穩定的恒星不能提供能源;強大的電磁屏蔽幾乎使這一塊天區獨立于銀河系之外,信息距離比實際距離更顯遙遠;等等。

     而這個結果是很難實施AE35計劃的。

     這台中樞電腦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它開始集中所有的能量與最近的基地終端取得聯系,而信息的反饋需要等待。

    在這個宇宙中速度有一個上限,那就是光信息的傳遞。

     為了節省能源,中樞電腦收起輪子,熄滅目光,暫時關閉了自己——按照傳統的計時方式,它一睡就是一萬年。

     按理說電腦是不會做夢的,不過這個問題從來就沒有哪個理論能夠真正說清。

    比如這台電腦——我們不知道它為什麼會擁有如此強烈的個性——就經常在自己的内存中一次次反複疊現過去的某些場景。

     那麼就讓它睡吧——假如它真的那麼喜歡沉迷于夢境; 那麼就把它叫作哈爾吧——假如非要給它一個名字的話。

     【2】“标準0計時”1×108小時(距今約1萬年後);銀河系某行星 這裡荒涼一片。

     由電腦哈爾9000型控制的飛船精确定位,穩健地落到了這顆星球的表面。

     這顆星球與它到過的許多星球不同,但它還是能夠很快發現它們相似的地方。

    它在尋找一片面積較大的平原,當然就是小一些也沒有關系。

     飛船準确地落到一塊三角形的平滑地帶,它的結構使之一落地就有如植物種子一般生根開花,隻是時間短暫,而且毋需營養。

     發射/接收電線如菊瓣一般盛開,下面的線路匍匐在地面上向既定的方向遊動。

    第一座網絡接收站頃刻間便被造好。

     占據的通知被發射出去,它以每秒鐘30萬千米的速度踏上了長達數百年的旅程。

    信息将在幾微秒的時間裡被處理,接着就像被彈回一樣再踏征途。

     在第一道信息傳來之前,哈爾9000型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探查,金屬和有機物的含量指标首當其沖,滿足要求。

    恒星的情況也是考察項目之一,因為實施計劃很重要的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