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還給民衆。
這個說法是比較新穎的。
說房子沒有特别大的意義,因為不被大家說的很爛了。
上海的公寓是203萬一套,在外環線之内,沒有1萬塊錢的房子裡。
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拿房價和國外資本主義國家對比,因為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那個司長說的話,好比汽油漲了20塊錢一升,再多加5塊錢的稅,這個稅用于經濟的發展。
這個提法是非常新穎的,無論是物業稅對房價的影響。
我認為房價的多少完全是政府的意思,政府已經維護證券的穩定,要讓足夠多的公務員和官員得到好處,行政的成本是非常大的。
政府的收入主要靠兩塊,一塊是土地,一塊是稅收。
地都賣完怎麼辦?就是所謂推進城市化的進展,高房價對政府來說有很多的好處,一個是自己賺得比較,第二是朋友賺得比較多,因為房地産和政府有關系。
房奴還有一套房子,所以他們最害怕失去。
高房價對執政地位有幫助,所以房價不會低的。
我并不奢望政府有什麼舉措,讓老百姓用5年或者10的收入買到房子。
我最近發現,老是攢我下錢來,雖然我的收入還算不錯。
因為身邊的朋友都要到要買房子的時候,很多時候缺錢會想到我,其實我住的房子也很破。
正是因為,我才在抱怨社會,我覺得太貴了。
他們的問題是,如何将生活過下去,尤其在上海,除非你是無産階級高官的兒子。
中國的大城市就是這樣,毀滅100萬個理想,用這100萬個理想誕生出1到2個新富。
事實上,我個人很不喜歡這樣,我的同學無論是生活還是戀愛都非常現實。
這兩年大學擴招了,我并不奢望大學擴招能多培養人才,我覺得可以稀釋大學生很腦殘的萌動,從學校出來的學生是很可憐的。
現在的大學生真的很幸福,因為他們出來的時候并不是忙自己的事業,更多的是被房子所困擾。
一方面房子替代了戶口,一方面上海這個城市不能給人安全感。
在這個地方生活下來不是很容易,随着世博會的臨近我們的生活成本越來越貴,出租車是13塊錢起步,地鐵是3塊錢起步。
我認為上海不是一個真正大都市,因為我覺得一個真正的大都市是可以安居樂業的。
上海政府把上海當成冒險家的樂園,保險家的樂園雖然好聽,但是我不贊成。
我覺得這樣的城市并不适合居民居住,這也是把為人民服務當成養豬做。
我體這些建設性的意見,在座的各位,包括新聞媒體的從業者,包括以前的領導,都懷有自己的理想,來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到最後都變成了迫于生計。
任何一個精神獨立,作品帶有批判色彩的人,對自己的行業肯定少不了建設性建議意見。
事實上,在大家少年不懂事的事物,也提過所謂建設性的意見。
最後你會發現提建設性的意見是很痛苦的事情,因為沒有人需要你建設性的意見。
短期内還是不要做一個建設者。
當時跟陳老師說的時候,在北京有一個對話,說起故鄉的概念。
我發現現在農民未必那麼熱愛自己的土地和故鄉。
我回去的時候,那裡有一個老房子,我覺得到哪裡就像到了根一樣。
有一次聽說要拆遷,當時我不同意,堅決不能拆我的房子,給我多少前也沒有用,我爺爺也很着急,想想有沒有辦法不把這個房子拆掉。
我是一個很可怕的稅民,我有一個希望,有一天我不小心死掉了,我希望政府能免費撈我的屍體。
爺爺說能不能搞一個故居,我說爺爺你把我當餘秋雨了,不行。
那時候那裡搞了一個物流城黃了,還有一個雕塑園黃了。
最後那塊地有幸得以生存下去,最後這個房子還留在那裡,沒有人拆,短期内也不會有什麼威脅。
我就很高興告訴鄰居這個房子沒有拆掉。
但是鄰居不一定那麼高興。
我鄰居的鄰居在上海上學,我發現他跟我不一樣的是,他可能相中了上海這個地方,看不起以前的那個土地,希望和以前所有的土地關系決裂。
好歹在鎮上買一套公寓,兩三代人住在一起,他們也願意。
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現在的女孩子出去嫁人的時候,特别看中房子。
有的時候男性改變世界,女性改變男性的世界觀,真的是沒有辦法。
但是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故鄉。
如果連故鄉都沒有的話,心裡并不是特别好的滋味,這樣一個城市是沒有腔調的。
上海是我的故鄉,很多地方請我去,有的時候送我别墅。
我說不是從上海出來的,這裡是我的故鄉,我希望我的故鄉可以讓每個來這裡的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有一個自己容身的地方。
……最後期望世博早日的開幕,如果是城市讓生活更痛苦的話,我就希望它早日的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