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首頁
    分樂意住在您的别墅裡。

    ” “太好了,就這樣定了,”巴蒂斯塔攤開雙手,做了一個動作,像是生怕我沒完沒了地道謝似的,這讓我産生莫名的反感,其實,我并沒有感恩戴德的意思。

    “就這樣說定了,你們去卡普裡,我去找你們……現在我們談一談電影吧。

    ” 我想:“到談正題的時候了!”我有意看了看巴蒂斯塔。

    這時,我對自己如此痛快地就接受了他的邀請,頗有難言的後悔之感。

    不知為什麼,我有一種直覺,覺得埃米麗亞可能會不同意我這一倉促的決定。

    “我應該對巴蒂斯塔說,讓我考慮考慮,”我惱怒地想道,“我得問一問我妻子。

    ”我覺得自己那麼熱情地接受邀請似乎很不得體,簡直是一件令人感到羞恥的事。

    這時,巴蒂斯塔說道:“我們大家都有同感,電影界得有一些新東西……目前,戰後恢複時期已經過去了,人們有追求新的藝術模式的需要……舉例說吧,新現實主義有點讓人厭煩了……現在,通過分析新現實主義影片令人厭倦的原因,也許我們就能懂得新的藝術模式應該是什麼樣子了。

    ” 正如我已提到過的那樣,我知道巴蒂斯塔探讨問題向來喜歡兜圈子。

    巴蒂斯塔不是一個玩世不恭的人,或者至少是個不表現出憤世嫉俗的人;許多别的制片商比他坦誠得多,要讓他談論票房收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而他對票房收入不見得比别人不看重,相反,盈利對他來說也許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能否有較高的票房收入,始終是一種很大的陰影;當他覺得某種主題的影片盈利不多時,他絕不會像别人那樣,說“拍這種主題的影片,一個裡拉也掙不到”,相反卻說“出于種種原因,我不喜歡這個主題”。

    而他所提出的原因總是有關美學範疇或倫理學範疇。

    然而,盈利多少始終是最後的試金石,在對電影藝術的美的價值或思想内容進行詳細的讨論之後,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在巴蒂斯塔放了很多煙幕之後,最後總是無可更改地選擇更有商業價值的解決辦法,就是個明證。

    因此,很長時間以來,我對巴蒂斯塔關于影片的美與不美、道德性與非道德性的那些冗長而又複雜的探讨,早已失去了興趣;我知道他要達到的最終目的總是經濟效益,這是無法回避的。

    所以我也總是堅定地站在這一立場上。

    這一次,我也想:“他肯定不會說電影制片人厭煩新現實主義影片是因為沒錢可賺,我們聽聽他究竟怎麼說。

    ”果真如此,巴蒂斯塔在考慮了一陣之後,又接着說道:“我認為新現實主義電影令大家都厭煩了,首先是因為影片的情調不健康。

    ” 他停住不說了,我斜眼看了看賴因戈爾德:他聲色不動。

    巴蒂斯塔想利用這一片刻的沉默來強調說明“健康”這個詞,現在他解釋起來了:“我說新現實主義電影不健康,是說它不是鼓勵人們正視生活現實,增強人們對生活的信心……新現實主義電影格調沉悶、悲觀、灰暗……且不說這些影片把意大利表現得像是個叫花子國家,外國人特别樂意看,對這些影片特别感興趣,他們巴不得我們的國家就是個叫花子國家,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實。

    除此以外,新現實主義太注重表現生活的消極面,誇大了人類生存中一切醜陋的、肮髒的、反常的事情……總之,是一種悲觀主義的不健康的影片,它們令人想起生活之艱辛,而不是激勵人們去克服困難。

    ” 我看了看巴蒂斯塔,他是真的像他所說的那樣想,還是假裝那麼想,我再次感到沒有把握。

    在他的言談中,的确有某種真摯的成分;也許那隻不過是怎麼對自己有利就怎麼說的人的真誠;但畢竟還是實話。

    巴蒂斯塔又以反常的、近乎金屬般铿锵有力而又不無溫和的語氣接着說道:“賴因戈爾德向我提出了一個使我頗感興趣的設想……他發現最近從《聖經》故事改編過來的電影取得了很大成功……實際上,這是些盈利很大的影片。

    ”這時,他似乎是若有所思地注意到了這一點,不過,他像是引入了他自己也并不重視的一段插話似的說道。

    “可原因在哪兒呢?依我看,因為《聖經》仍然是這個世界上被人寫出的書中最健康的書。

    因此,賴因戈爾德對我說:盎格魯-撒克遜人有《聖經》,你們地中海人有荷馬……不是嗎?”他把臉轉向賴因戈爾德,中斷了談話,像是對自己引用的話不敢肯定似的。

     “正是這樣。

    ”賴因戈爾德确認道,他那微笑着的臉上露出些許的憂慮。

     “對于你們地中海人來說,”巴蒂斯塔又引用賴因戈爾德的話接着說道,“荷馬史詩就像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聖經》一樣,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拍一部關于《奧德賽》[3]的影片呢?” 随後是沉默。

    感到驚異的我,為了争取時間就忍不住問道:“是《奧德賽》的全部,還是其中的一個片段?” “這事我們已商談過了,”巴蒂斯塔立刻回答道,“最後我們認為最好拍整部《奧德賽》……不過,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提高嗓門補充說道,“重新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