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憤怒地說道:“不,賴因戈爾德,荷馬的《奧德賽》不是您的《奧德賽》……既然您如此咄咄逼人,那我也就隻好直言不諱了:荷馬的《奧德賽》令我着迷,而您解釋的《奧德賽》則令我惡心!” “莫爾泰尼!”賴因戈爾德這下子可真急了。
“真是這樣,”我激動地繼續說道,“您這樣貶低荷馬史詩中的英雄,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塑造出荷馬筆下那樣的英雄,您這種偏執的卑劣做法令我惡心,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參與這項工作。
” “莫爾泰尼……您别急,莫爾泰尼。
” “您讀過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嗎?”我惱怒地打斷了他,“您知道誰是喬伊斯嗎?” “一切有關《奧德賽》的書籍我都讀過了,”賴因戈爾德十分生氣地回答道,“可是您……” “那好,”我憤怒地接着說道,“喬伊斯以現代派的手法闡釋《奧德賽》……在使作品适合現代的格調,或者在減弱、亵渎、貶低原作的做法上,都走得比您更遠,親愛的賴因戈爾德……他把奧德修斯寫成了一個被妻子背叛的丈夫,一個手淫者,一個遊手好閑的人,一個空想者,一個無所作為的人;把珀涅羅珀寫成了一個十足的妓女……他筆下的埃俄羅斯
” 我倒在了沙發椅上,全身都汗濕了。
這時,賴因戈爾德皺着雙眉,态度生硬而又嚴肅地看着我,說道:“總而言之,您是同意巴蒂斯塔的意見。
” “不,我并不同意巴蒂斯塔的意見……我隻是不贊成您的意見。
” “不過,”賴因戈爾德突然提高嗓門說道,“您不是不贊成我的意見……您是想按巴蒂斯塔的意思去做。
” 我突然感到自己面無血色,我想我的臉肯定是煞白煞白的。
“這話是什麼意思?”我問道,聲音都變了。
賴因戈爾德的身子向前一傾,氣得就像一條面臨威脅的蛇似的嘴裡發出咝咝聲:“我心裡想說的都說了……今天巴蒂斯塔與我一起吃了飯,他沒有掩飾他的看法,他告訴我說您也同意他的這些想法……莫爾泰尼,您不是不贊成我的意見,而是聽巴蒂斯塔的,無論巴蒂斯塔說什麼您都聽他的……對您來說,藝術無所謂,您想的隻是掙錢……這就是事實,莫爾泰尼……隻要能掙錢,什麼條件您都可以答應。
” “賴因戈爾德!”我突然大聲喊道。
“我理解您,可愛的先生,”他仍然說下去,“我再向您說一遍:您隻想掙錢,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
” 現在我們倆都氣呼呼地看着對方,我的臉像紙一樣蒼白,他的臉漲得像得了猩紅熱似的通紅。
我仍大聲而又清晰地重複喊道:“賴因戈爾德!”但我意識到,自己聲音中所流露的與其說是憤怒,不如說是隐痛;而“賴因戈爾德”那一聲喊叫中所蘊含的與其說是祈求,不如說是一個深受傷害的人的怒吼,是随時可以從狂暴的言語過渡到直接采取暴力行動的。
的确,當時我真想扇導演一個耳光。
但我沒來得及。
因為我心目中原本遲鈍的賴因戈爾德這一次似乎出奇地從我的聲音中聽出了我内心的痛楚,突然恢複了常态,克制住了自己。
他把身子往後一縮,謙卑地說道:“請原諒,莫爾泰尼……我不是存心那麼說的。
” 我胡亂地做了個手勢,像是在說“我原諒您”,我感到此時我雙眼滿含淚水。
尴尬了一陣之後,賴因戈爾德又說道:“好吧,那麼就一言為定……您不做電影編劇的決定……告訴巴蒂斯塔了嗎?” “沒有。
” “您想告訴他嗎?” “您去告訴他吧……我想,我不會再見到巴蒂斯塔了。
” 我沉默了片刻,然後又說道:“您還可以讓他另外找一位電影編劇……有一點得說清楚,賴因戈爾德。
” “什麼?”他驚訝地問道。
“我無論如何也不會再編寫《奧德賽》的電影劇本了,不管是照您的想法,還是照巴蒂斯塔的想法……我既不想跟您合作,也不想跟另外某個導演合作……賴因戈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