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信主的人,共同念了幾聲“阿門”。
大家知道這次念過“阿門”之後,延津的天主教就要樹倒猢狲散,幾個人倒哽哽咽咽地哭了。
把老詹埋完,吳摩西突然想起一件事,老詹生前除了傳教,就愛聽賈家莊瞎老賈彈的三弦。
最後一次傳教,還跟三弦有關;或者說,不是為了三弦,就沒有這次傳教,老詹也就被雨淋不着了。
怎麼在安葬老詹時,大家隻顧念“阿門”和哭,沒想到把賈家莊的瞎老賈叫來,給老詹彈上一曲兒呢?來吊喪的有十一個人,看來大家都沒有把老詹的心事放到心上。
但老詹已經埋了,再說這些有啥用呢?
大家埋過老詹之後,又回到破廟裡。
因老詹身後沒有親人,竹業社掌櫃老魯替老詹做東,從西關“老楊羊湯館”叫了十一碗羊湯,一百一十個燒餅,大家蹲在破廟裡,共同吃了一頓喪飯,算是畫了個句号。
老詹還留下一輛腳踏車,一是這腳踏車快散架了,值不了幾個錢,二是賣蔥的小趙,用這輛腳踏車載了老詹七八年,也是老魯做主,腳踏車歸了小趙。
吃過飯散夥的時候,吳摩西環顧四周,又想起以前跟老詹在這裡學經的時候,老詹邊講經,鼻子邊“吭吭”着。
衆人走後,他又一個人待了片刻。
這時突然從老詹草鋪的亂草裡,發現一卷紙頭。
吳摩西拾起來看,原來是老詹新畫的一幅教堂圖紙。
老詹年輕時,在意大利跟他舅學過建築,現在一筆一畫,畫得工整,也标着尺寸。
這是一座八層高的哥特式教堂,中央穹隆,直徑四十點六米;穹頂離地,六十點八米;鐘塔高一百六十米,塔頂上有座大鐘,直徑六米;教堂标明用大理石牆面,七十二扇窗戶,窗上的玻璃是彩繪的,門頭上豎一根十字架,直插雲霄。
不但教堂雄偉,教堂中的擺設,也畫在一旁,件件精美。
櫃子和桌子,都标明用皂莢木做,裡外包着精金,四周鑲着金牙邊;幔子标明用山羊毛織;罩棚的頂蓋用公羊皮和海狗皮做;燈台用精金做,杈出六個枝子,每枝上有三個杯,形狀如杏花;聖壇也标明用皂莢木做;聖牌用精金做,上刻着:“歸耶和華為聖。
”這時吳摩西才知道,老詹雖然住在破廟裡,心裡還想着教堂;而且不是被幾任縣長占着的教堂,是一座更大的教堂。
初看是一幅圖紙,再看,圖紙上的一切似都活了:教堂的七十二扇窗戶,一扇扇被推開;塔頂上那座大鐘,“哐當”“哐當”,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随着教堂窗戶被打開,吳摩西的心裡,似也開了一扇窗。
過去跟老詹學徒時,老詹夜裡給吳摩西布道,吳摩西一句也沒聽進去;現在看到這幅教堂的圖紙,吳摩西覺得老詹是世上最好的牧師。
雖然他一輩子在延津隻發展了八個信徒,但信徒不在多,而在信;雖然這八個也未必信,但起碼有一個是信的,那就是老詹。
老詹傳教雖沒傳給别人,但傳給了他自己。
老詹在時,吳摩西并不信主;現在老詹死了,吳摩西也不想信主,但老詹這個人,讓他信了。
吳摩西心裡那道亮,并不來自主,而來自老詹。
看過這教堂,又将圖紙翻過來,發現圖紙背面,還有五個字,從字迹看,也是老詹寫的,蠅頭小楷,工工整整。
這五個黑字是:惡魔的私語。
吳摩西心裡突然像被錐紮了一下,但疼痛之後,又不知這五個字指的是什麼;仔細琢磨,好像跟教堂無關,跟萬千不信主和老詹的人有關;又知老詹這一輩子,不止是無奈,也是痛恨這些人的;正是因為痛恨,他才要建這麼宏偉的教堂。
老詹的這種感覺,倒和吳摩西心中從沒想到的某種感覺,突然有些相通。
吳摩西心中也常常痛恨。
吳摩西感慨之下,懷揣着老詹的圖紙,回到吳家饅頭鋪。
半夜睡醒一覺,又拿出來看。
先看圖紙背後的五個字,又看圖紙正面的教堂。
五個字似琢磨透了,接着又好像糊塗了;便放下這字,主要琢磨正面的教堂;對這教堂,倒越來越看出些門道。
吳摩西早年在楊家莊時,曾用竹篾紮過玩意兒,如小蟲小蝦,小貓小狗;現在突然産生一個想法,想按老詹的圖紙,用竹篾紮起一座教堂。
當然紮不起老詹在圖紙上标的尺寸,隻能紮出個大體模樣。
世上無人拿老詹的心思當回事,吳摩西這次準備拿老詹的教堂當回事;當回事不是為了紀念老詹,而是為了自個兒心裡開的那扇窗。
十天之後,吳摩西開始動工。
竹篾倒是不缺,老魯的竹業社有的是殘竹,到十字街頭賣過饅頭,回來路過老魯的竹業社,順便将殘竹撿回來,就能破成竹篾,不用另花錢。
平日吳摩西須五更起床,揉面蒸饅頭;現在他二更起來,躲到柴草房,點上燈,在燈下看這圖紙,琢磨教堂。
但紮一座八層高的教堂,比紮小貓小狗費工費時多了。
小貓小狗一頓飯工夫能紮兩三個,現在連着紮了五天,連教堂的地基還沒有搭出來。
費工費時不在紮本身,關鍵是謀篇布局,要花許多心思。
有時看着圖紙半天,下不了幾根篾子。
紮的時候不費工,想起來費工夫。
剛下去幾根篾子,五更雞叫了,又該揉面蒸饅頭了;吳摩西便放下教堂,跑到饅頭房,去揉面蒸饅頭。
巧玲見他紮教堂,覺得好玩,有時半夜起來撒尿,竟跑到柴草房來看。
夜裡在家裡紮竹篾,不同于元宵節舞社火;舞社火是在白天,耽誤賣饅頭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