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把信和報紙給知秋看,知秋也為秋林高興。
知秋說,我早說過,你後生隻要好好寫東西定有出息,會寫東西的人總是有好前途。
還有,這封信和這張報紙你暫時不要宣揚出去,先藏住,等明天一早上班,想辦法讓潘主任看見,給他放個大衛星。
秋林聽了,覺得知秋說得有道理,便按捺興奮等到第二日一早。
早上送熱水瓶,秋林故意最後一個送到潘主任辦公室。
秋林去時,潘主任也剛到。
秋林将熱水瓶放好,将那報紙和信掏出,整齊攤到潘主任桌面上。
秋林有些得意地說,潘主任,我的稿子發表了,還有一封報社領導鼓勵我的來信。
潘主任愣一愣,說,這是大好消息啊。
随後,他就拿起報紙看,看了,又将信看一遍。
看着看着,潘主任倒把眼眉蹙了起來。
許久,他才放下報紙和信,又拿那把小梳子梳起頭發來。
潘主任說,小陸啊,這個發表文章是好事情,但你要多講講供銷社的工作,寫一寫先進事迹,好人好事。
這個市場經濟計劃經濟的事情,莫要亂發表意見。
你後生,政治上還不成熟,報紙上白字黑字的,一定要慎言。
秋林聽了潘主任閑話,心中熱情頓時澆滅大半。
回到辦公室,反複琢磨潘主任閑話,越琢磨越喪氣。
自己還是高興得太早了,看來要成為那個馮編輯說的中國克雷陸夫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改日,秋林到印刷間印開會文件。
不曉得為什麼,今日的蠟紙不好,不是印破了,就是印皺了。
秋林生活做得不順心,不時将作廢的印紙卷團扔在地上。
正這時,望見地上角落斜擱一幅印刷畫,畫得密密麻麻。
秋林煩心,索性放下生活,坐在地上看那幅印刷畫。
畫上正是《清明上河圖》。
看着看着,秋林靈機一動,潘主任要求自己多講和供銷社有關的東西,這不正是一個現成的好題材嗎?
秋林起身,飛快将印刷材料的生活做完。
夜裡躲在宿舍,又一口氣寫出一篇稿子,說的就是《清明上河圖》裡廣告的事。
秋林寫道,《清明上河圖》裡有吆喝,有旗幟,這都是典型商業廣告形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古人就有如此敏銳的廣告意識,特别值得現代人學習。
秋林又将稿子投給那個馮編輯。
沒多少日子,稿子便在報紙上刊登了出來。
秋林将這個報紙拿去給潘主任看,可潘主任卻去了甯波開會。
秋林連着去了幾日,始終沒有見到人,心灰意冷,也不再惦記這個事情。
這一日,潘主任終于回來,一回來就叫秋林去他辦公室。
秋林緊張,不曉得又出了什麼問題,一進辦公室,隻見潘主任眉開眼笑。
秋林有些摸不着頭腦。
潘主任說,小陸啊,你這篇文章寫得好啊。
秋林一愣,說,哪一篇文章?
潘主任說,就是你刊登在《城鄉市場報》上那篇《從清明上河圖裡的廣告談起》。
這次市裡開供銷系統會議,市領導在大會上都提了這篇文章,還說大家回去,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思考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開展供銷社工作。
縣社幾個同去開會的領導都很重視這個事情,接下去要在全縣供銷系統開展學習。
另外,我跟你透露個消息,縣社領導可能會對你的工作作出調整,你要提早有個心理準備。
聽了潘主任一番閑話,秋林又驚又喜,幾乎不曉得怎麼張口。
果然,沒多少日子,縣社下發批文,将秋林破格提拔為黃埠供銷社團委書記。
潘主任跟秋林談話時透露,這件事主要是縣社許主任的大力支持。
秋林這才曉得,許主任此時已經提拔為縣社主任,破格提拔事情正是他一手力抓。
秋林回到家裡,跟母親說了自己提拔的事情,母親也很是高興。
母親說,喝水莫忘挖井人,你要好好感謝人家。
正好人家送母親一袋黃岩蜜橘,母親便讓秋林拿着這袋橘子去看許同志。
秋林費一番周折,打聽來許同志家地址,将一袋子橘子背去,沒想到許同志卻堅決不肯要。
小陸,我跟你講心裡話,我和你父親算不上什麼深交,我們之前在城關鎮時同事過,但也沒有走得很近。
但我看得出,他是個好人。
我覺得他現在這樣,罪過了。
你是他的兒子,你很争氣。
我最歡喜争氣的後生。
秋林說,許主任,你說的我都曉得。
我也沒有别的意思,我要是有别的意思,也不會隻拿一袋橘子來。
你對我的恩情,我就算賣地賣屋也報答不過。
隻是一份心意。
許同志想了想,說,那這橘子我收了,替我謝謝侬姆媽。
送完橘子,第二日秋林就回了供銷社。
再過一禮拜回家時,母親告訴秋林,上幾天,有人來家裡問這是不是陸秋林家,母親說是,那人就放下一袋糯米,說是許主任送來。
秋林聽了,心裡感動。
他覺得自己運道好,竟能碰上許主任這樣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