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茉莉開時香滿枝

首頁
茉莉原出波斯國,移植南海,閩粵一帶獨多;因系西來之種,名取譯音,并無正字,梵語稱末利,此外,又有沒利、抹厲、末麗、抹麗諸稱,都是大同小異的。花有草本、木本之分,莖弱而枝繁,葉圓而帶尖,很像茶葉,夏秋之間開小白花,一花十餘瓣,作清香,很為可愛!有複瓣更多的稱寶珠小荷花,出蜀中,最名貴。據說别有紅茉莉,色豔而無香,作淺紅色的,稱朱茉莉,雷州、瓊州有綠茉莉與黃茉莉,我們從未見過。

    佛書中稱茉莉為鬘華,因它往往給娘兒們裝飾髻鬟的。蘇東坡谪儋耳時,見黎族女子頭上競簪茉莉,因拈筆戲書幾間,有“暗麝着人簪茉莉”之句。關于茉莉簪鬓的事,詩人詞客都曾詠及,如明代皇甫汸雲:“萼密聊承葉,藤輕易繞枝。素華堪飾鬘,争趁晚妝時。”宋代許棐雲:“荔枝鄉裡玲珑雪,來助長安一夏涼。情味于人最濃處,夢回猶覺鬓邊香。”清代王士祿雲:“冰雪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瑣窗隈。香從清夢回時覺,花向美人頭上開。”徐灼雲:“酒闌嬌惰抱琵琶,茉莉新堆兩鬓鴉。消受香風在涼夜,枕邊俱是助情花。”恽格雲:“醉裡頻呼龍井茶,黃星靥亂鬓邊鴉。移燈笑換葡萄錦,倚枕斜簪茉莉花。”詞如徐??《清平樂》雲:“清芬飄蕩,偏與黃昏傍。浴罷玉奴心蕩漾。小綴烏雲鬓上。  定瓷漬水初開,春纖朵朵分來。半晌雙鬟撩亂。不教貼上銀钗。”黃燮清《減蘭》雲:“芳心點點。細朵惺忪嬌素豔。碎月篩廊。涼約煙鬟稱晚妝。玲珑小玉。  窄袖輕衫初試浴。香已銷魂。況在秋羅扇底聞。”看了這些詩詞,便知茉莉與女子鬓發似乎是分不開的。

    把茉莉花蒸熟,取其液,可以代替薔薇露;也可作面脂,澤發潤肌,香留不去。吾家常取茉莉花去蒂,浸橫泾白酒中,和以細砂白糖,一個月後取飲,清芬沁脾。至于用茉莉花窨茶葉,更是司空見慣的事;北方愛好的香片,就是茉莉窨成的。近年來蘇州花農争種茉莉,夏花秋花,先後可開三四次,而灌水、施肥、摘花等工作,都在烈日炎炎下施行,實在是非常辛苦的。聽說茉莉所窨的茶葉,不但廣銷于北方,并且裝運出國,換回重工業建設所需要的機械,不道這些小小花朵,也負着如此重大的使命,真可留芳百世了。

    茉莉除了簪鬓外,也有用鉛絲拴成了球,挂在衣紐上;或盛在麥柴精編的小花囊中,佩在身上;更有特别加工,紮成了精巧玲珑的花籃,挂在床帳中的;因為它的陣陣清香,太可人意了。茉莉球宋代已有之,戴複古詩中曾有“香薰茉莉球”之句。又範成大詩雲:“憶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邊擘荔枝。一笑相逢雙玉樹,花香如夢鬓如絲。”茉莉花囊見于清人詩中的,如平素娴《閨中雜詠》之一雲:“一棱琥珀映香肩,茉莉囊懸翠髻邊。貪看紗?涼月影,語郎今夜且分眠。”清代吳穀人《有正味齋詞》中,曾有《瑤華》一阕詠茉莉花籃雲:“濃香解媚。清豔含嬌,簇盈盈涼露。金絲細绾,訝瓊壺、冷浸清冰如許。玲珑四映,問恁得、相思盛住。已赢他、織翠裁筠,消受美人憐取。幾回蕩着輕舠,聽吳語呼時,争傍篷戶。拎來素手,愛袖底、猶帶采香風趣。斜陽漸晚,看挂向、粉輿歸去。到夜闌,鬥帳橫陳,夢醒蝶魂無據。”末二句就歸納到床帳中去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