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諾夫夫婦趕來了。
我們本打算先去看他,可是沒有聯系好。
他打遍了全城的作家的電話,最後得悉我們正在波列伏依的家裡,便匆忙地趕來。
這是真的友情!
在座的還有三十年前參加中國革命的阿普來丁老人。
老人說話不多,但是老慈祥地看着我們。
西蒙諾夫說出老人的心情:老人走遍了天下,卻隻想着中國;他自己不說,我卻知道!這兩句話說得老人的眼濕潤起來。
十二
大作家考涅楚克和華西列夫斯卡娅夫婦的家裡十分可愛。
牆上挂的,桌上櫥中擺的藝術品大約可以分為三類:烏克蘭的,波蘭的和中國的。
他們都愛烏克蘭與波蘭,他們也都愛中國。
他們夫婦到過中國,現在都在寫有關中國的書。
夫人寫中國烹饪。
她自己便是烹饪的好手。
她親手給我們作了許多色香俱美的菜。
她是大作家,可是她還兼作家庭勞動,手與腦都不肯閑着。
基輔是極美麗的城,這裡又是美麗基輔的美麗家庭之一,我們真舍不得離開。
可是,用不着我們耽心,主人根本不許我們告辭啊!考涅楚克同志的友愛是沒有邊的。
他健談。
他的話時時啟發着我們。
對世界和平,對文藝創作,他都有精确的意見,使我們得到益處。
談到中國,他看着他的夫人,低切地說:我們倆呀,在晚間對坐的時候,就回憶在中國所看到的人、風景和事情!美麗的回憶呀!
臨别時,他指着壁上的兩張小畫對我說:請告訴李可染同志,許多蘇聯美術家看過這兩張畫,都說畫的好!
我們這一頓午飯,一直吃到六點鐘!
十三
蘇聯不但在創造人造衛星等方面超過了美國,在藝術各部門的創造上也是如此。
我敢說,世界上沒有另一國家,在藝術生活上,能夠與蘇聯相比的。
在這裡,我沒法詳細地報告我在蘇聯都看了什麼戲,什麼歌舞,什麼美術作品。
我隻能說:
蘇聯在藝術的各部門都有了很高的成就。
蘇聯的藝術創造和人民生活打成了一片。
藝術生活已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餐廳裡有小的樂隊,時時奏樂,歌唱。
不論是工業展覽,還是農業展覽,圖畫,雕刻與美術照片都有機地配合起來,使人既看到工業農業的發展實況,也受到藝術教育。
這是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最不相同的地方。
社會主義國家把人民藝術生活的豐富與提高作為建設計劃中的重要部分。
資本主義國家沒有這樣的崇高理想與實踐。
蘇聯的藝術作品是健康的,沒有古怪無聊的東西。
在這裡聽不到不像音樂的音樂,或三頭六臂的怪物畫像。
這裡的藝術是人的藝術,不是惡魔野獸的藝術。
十四
似乎越寫越亂,不知說什麼才好了。
沒關系,這大概才顯得和狂喜一緻。
到百貨公司去了一次。
它至少比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百貨大樓大着三倍。
可是,我怎麼也擠不到貨物的跟前去。
我本想去找冷門,到沒人照顧的部門從容地選購一點紀念品。
找不到!這裡沒有冷門,連賣花邊的、鐘表的都擠滿了人!貨多,買的人也多!
這證明人民的富裕,購買力的提高。
可是,在另一方面,我所看到的大工廠的廠長辦公室,大學的校長室,劇院的經理室,全是樸素幹淨,而不講排場。
人民富裕了,可是勤儉辦事的精神并沒因此而遺忘。
這是我們最應學習的。
有人要問我,什麼是蘇聯人民的特點,我可以這麼回答:樸實,勤勞,快樂。
而且,真正的快樂,隻能由樸實勤勞而來。
十五
這是末一段。
我們看見了世界上最新的東西,人造衛星!
第一顆人造衛星原來造了一對,一個放起去了,一個陳列在科學館裡。
這是一顆圓圓的,晶亮的球。
球上有四條長長的金屬辮子,是天線。
有人給講解。
當時,我似乎都聽明白了;現在叫我重述,我可是說不上來!
不管我明白與否,我可是真歡喜。
為什麼這樣歡喜呢?因為這是東風壓倒西風的吉星,是造福人類的福星。
即以此結束《狂喜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