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靜坐與生理的關系

首頁
    第一節 神經 靜坐能影響全部生理,外而五官四肢,内而五髒六腑,殆沒有一處沒有關系。

    然這裡不是講生理學,未便一一列舉,隻可就極有關系的神經、血液、呼吸、新陳代謝四種來說說。

     向來我們總是把身與心看作兩樣的東西。

    自從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明大腦皮層統轄全身内在與外在環境的平衡而起種種反射作用,因外在環境的改變,刺激了感受器,又能影響大腦皮層的活動。

    因此人類精神與肉體更不是兩樣的,而是一個有秩序的現象,是統一的、不能分離的。

     反射有:無條件反射及條件反射兩種方式。

    “無條件反射”是先天性的,不學而能的,比較簡單。

    例如物體接近眼睛的時候,眼睑一定作急閉的反應,鼻孔受刺激引起打噴嚏,喉頭受刺激要咳嗽或嘔吐,手碰到熱湯一定要回縮,這都是無條件反射。

     無條件反射決不夠應付生活上千變萬化的環境,但積聚許多無條件反射,由大腦皮層作用,就能前後聯系起來成為“條件反射”。

    例如梅子味酸,吃了口中流涎,是無條件反射;後來看見梅子,不必入口,就能望梅止渴,這是“條件反射”。

    這樣我們對内外一切事物的反應範圍,就十分擴大了。

     我們的思想日益發展,又有語言文字的第二信号,去代替實際事物的第一信号的刺激,這樣條件反射就可達到沒有止境的廣大範圍了。

    反射具有兩種作用:就是“抑制”或“興奮”作用。

    神經受刺激,大腦命令全身或局部發生興奮,興奮到相當程度,又能發生抑制作用。

     那麼靜坐與神經有什麼關系呢?大腦反射,在我們習慣上說起來,就是妄念。

    妄念一生一滅,沒有停止的時候,容易擾亂,非但叫心裡不能安靜,并且影響到身體。

    例如作一件秘密事體,偶然為人揭穿,必然面紅耳赤,又如碰到意外驚恐,顔面必現青白色,這就是情緒影響到血管。

    蓋慚愧時動脈管必舒張,驚恐時靜脈管必舒張的緣故。

    又如愉快時則食欲容易增進,悲哀時雖見食物也吃不進,這是情緒影響胃腸機能的緣故。

    這種例子很多,所以我們必須叫精神甯靜,反射作用正常,使植物性神經系統兩種功能對抗的平衡,庶幾身心容易達到一緻。

    然妄念實是最難控制的,惟有從靜坐下手,反複練習,久而久之,可以統一全體,聽我指揮。

    古人說:“天君泰然,百體從令”,就是此意,可見靜坐與神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第二節 血液 血液是人們生活的根源,循環全身,沒有一刻停止。

    這個循環系統,包括心髒與血管兩大部分。

    心髒是中心機關,身體各部分的紅色血液(動脈血)都從心髒輸出,同時各部分紫色血液(靜脈血)也都回歸到心髒。

    血管是輸送血液的管道,輸送血液到身體各個部分的叫動脈管,輸送血液回歸心髒的叫靜脈管。

    這血液循環的工作,在保持全體血流的均衡,叫各部分的活動配合總體的要求而發展,所以循環的工作也随時跟着全體活動而變異。

    當身體某一部分活動特别強烈時,這一部分的血液循環特别旺盛,以集中多量血液。

    如飽食時胃部血液比較的集中;運動後則四肢充血。

    反之,在活動較少部分,則血液的容積也就較少。

    這樣,在一健康身體的各部分,于一定時間内所得到的血量,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方能保持正常的循環工作。

     血液所以能夠周流全身,繼續不停,固然是靠心髒與血管有舒張及收縮性,但必在一個總的領導之下,方能沒有偏頗的弊病。

    擔負這個領導的就是中樞神經,尤其是大腦皮層。

    巴甫洛夫說:“從腦脊髓傳至心髒與血管的神經,一為興奮性,一為抑制性。

    前者令心動加速,血管口徑縮小,後者令心動變弱變慢,血管口徑弛張。

    這兩種作用維持着一定的交互關系,使循環系統的活動能夠得到調節。

    ” 血液循環一有停滞就會生病,所以不論中西醫生診病時必先指按脈搏。

    血液停滞,有内在的原因及外來的原因。

     内在的原因:(1)内髒雖統轄于中樞神經,受脊髓神經及植物性神經(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支配,與大腦是間接的,疾病潛伏時期,引起異常反射,血行也不正常。

    (2)常人全身血量大半儲于腹部,腹部筋肉柔軟無力,有時不能把血盡量逼出去,以緻多所郁積,使其他各部失調。

    (3)内髒器官,我們不能随意直接指揮它,血液如有遲滞,非但不知不覺,就是知道了也隻有到疾病發作時請教醫生,自己别無辦法。

    (4)心髒跳動,對于動脈管的發血,接近而有力,至于靜脈管的血,從頭部四肢回入心髒時候,距離心髒跳動較遠,力量較弱,比較容易停留在腹部。

     外在的原因,是寒暑、感冒、外傷等物理的和化學的刺激,使血液循環失調,更為顯而易見。

     靜坐的功夫,把全身重心安定在小腹。

    練習日久,小腹筋肉富有彈力,就能逼出局部郁血返歸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