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頻伸鈔卷第一

首頁
    大乘說也。

    若不作如是解。

    則小乘中亦立自他相續兩轉。

    以何為大小乘别耶。

    大乘教中以展轉随轉義名轉法輪故。

    如下引瑜伽文。

    三正釋今文者。

    文雲三周者。

    即三轉也。

    如光師釋。

    十二行相者。

    此亦立兩釋。

    一者小乘說。

    二者大乘義。

    初小乘說者。

    俱舍曰。

    一一轉時。

    别别發生眼智明覺。

    光法師由娑沙解雲。

    于見道中。

    法忍名眼。

    法智名智。

    類忍名明。

    類智名覺。

    複次觀見名眼。

    決斷名智。

    照了名明。

    警察名覺。

    初解約唯見道。

    後解通三道。

    如苦谛下有三轉十二行相(見·修·無學各有眼智明覺)集滅道谛各有三轉十行相。

    理實總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

    然數等故。

    但說三轉十二行相(已上光法師由婆沙七十九釋也)此毗婆沙師說。

    若依經部。

    非唯見道。

    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

    名為法輪。

    三轉者。

    三周轉故。

    言十二行相者。

    三周循曆四聖谛故。

    光師釋雲。

    此是輪主申自義(雲雲)二明大乘義亦二。

    初随轉理。

    後真實理。

    初中亦二。

    初由薩婆多。

    法輪章曰。

    忍·智一一皆具四行相。

    照境分明者名眼。

    對治無智名智。

    對治無明名明。

    對治邪見名覺(雲雲)此是由婆沙七十九初說。

    唯約見道。

    周記亦由婆沙據法輪章。

    作總成四十八行相說。

    次由經部。

    法輪章曰。

    三轉法輪。

    同俱舍說三周循曆四聖谛故。

    謂此是苦等乃至廣說(雲雲)又今章所引瑜伽文。

    雲見修無學三位之中等。

    此等兩說不以眼智明覺。

    唯以三道為三周。

    循曆四谛說十二行相。

    此等同俱舍說。

    此等三文兩義所叙。

    章主由随轉理作此等釋。

    二明大乘義者。

    今章所引瑜伽論說。

    雖以眼智明覺釋十二行相不與小乘同。

    謂如于苦谛生聖慧眼為總。

    别于過去苦谛生智。

    未來苦谛生明。

    現在苦谛生覺(乃至)道谛亦爾。

    此說一智總名慧眼。

    三世别行相合為四種。

    非于一谛别起四智。

    由真見道唯一刹那。

    不同小乘上下别觀。

    彰所得慧念念真聖。

    非是滅谛通三世有。

    然立十二行相。

    不取總聖慧眼。

    但取别相智明覺三。

    總不離别故。

    顯于四聖谛有智明覺。

    是則十行相。

    此大乘不共說。

    次章文雲生眼智明覺。

    眼字古本無是為正。

    現本衍眼。

    不成句故。

    甚深法輪者。

    今問。

    今所說瑜伽文雲佛轉三周十二行相。

    此為自為轉耶。

    将為為他轉耶。

    答。

    法輪章雲。

    此說世尊自得道故。

    複為于他三轉法輪。

    同俱舍說三周循曆四聖谛故。

    謂此是苦等乃至廣說。

    如前所引。

    如次顯示見修無學三道。

    此是佛為他三轉者。

    初名示相。

    示四谛故。

    次名勸修。

    勸修谛行故。

    後名作證。

    為作證明知彼滿故(已上法輪章文)今雲。

    章主意由是應知。

    就佛為他三轉而釋。

    前無垢稱·法花文。

    亦為佛為他三轉也。

    三周者三轉也。

    由三位循曆四谛說。

    雲三周亦雲三轉。

    佛為他三轉故。

    今雲甚深法輪也。

    見修無學(至)勸修作證者。

    明上句所言佛轉三周甚深法輪是佛為他轉。

    問。

    此文既舉見修無學。

    而次雲示相勸修等。

    若任文取義。

    則明自為為他兩轉。

    何故雲唯明佛為他轉耶。

    答。

    初舉見修無學。

    彰為他轉所為。

    謂示相勸修作證。

    何之所為。

    為令他得三道。

    問。

    何以知是。

    答。

    文雲三位之中。

    中言境第七。

    指示示相等三轉之處所。

    彰示勸作三位之處而能差别非餘處。

    問。

    此三道言。

    何故非佛自為轉耶。

    答。

    佛轉示相等三時。

    既是無學。

    為何說見修二。

    謂佛為他示四谛相。

    為令得見道等。

    故今雲如其次第。

    故雲明唯佛為他轉也。

    又但雲見修等。

    不雲印相等自為轉三。

    但舉示相等為他轉名。

    故知明唯佛為他轉。

    又今此章明教意故。

    今文亦雲佛轉三周等。

    明知唯佛為他三轉今此所用。

    又何。

    初舉三道明示相等為他轉三。

    彰說者為他轉。

    聽者自為轉。

    同一時起也。

    周記所釋但明示相等配三道。

    不以自·他為。

    可謂粗釋。

    觀于四聖谛(至)永斷煩惱者。

    明佛轉甚深法輪時。

    因佛為他轉。

    三乘三道有自為轉。

    法輪章中釋今瑜伽文雲。

    得方便者。

    謂即于此四聖谛中。

    三周正轉十二相智。

    此自三周轉法輪相。

    為得無上菩提因故(雲雲)此為菩薩乘自為三轉釋也。

    謂今此章釋成佛教輪益有殊故。

    此觀于四聖谛等文。

    雖約自說。

    從上佛轉言及示相等句而所出文故。

    彰為他轉同時有此自為轉也。

    所引意與法輪章别。

    故作此異。

    已觀者。

    能觀人三乘随廣。

    所觀四谛。

    此四谛觀非唯見道。

    于三位中所觀四谛。

    生聖慧眼者。

    顯因佛轉自轉總相。

    各于去來者。

    顯生聖慧自轉别相。

    即三周十二别相智。

    如别已明。

    生眼智明覺者。

    現本有眼字。

    南京古本無是為正。

    現本不是。

    智·明·覺三如次過去·未來·現在智相。

    如前已明。

    能斷所*廣二句。

    以摧伏義釋成輪名。

    自他二轉俱以摧伏名為轉輪。

    道數數故斷亦數數。

    随所*廣斷。

    能斷智亦别起。

    故雲所*廣。

    又何。

    今舉三道所觀四谛故。

    能觀智亦有差别。

    暖智斷上惑。

    上智斷細惑。

    故雲所*廣。

    問。

    由何此文知雲由佛為他轉而同時有自他兩轉耶。

    答。

    法輪章中由瑜伽意雲。

    謂如長老阿若憍陳如。

    從世尊所聞正法輪已。

    最初悟解四聖谛法。

    又答問言我已解法。

    從此已後。

    如前所說究竟行相。

    五皆證得阿羅漢果生解脫處(乃至)阿若憍陳如已證我法。

    地神知已。

    舉聲傳告。

    經于刹那瞬息須臾。

    其聲展轉乃至梵世世間(雲雲)瑜伽論九十五曰。

    當知世尊轉所解法置于阿若憍陳如身中。

    此複随轉置餘身中。

    彼複随轉置餘身中。

    以是展轉随轉義故。

    說名為輪。

    是即轉法輪相。

    故雲佛為他同時餘自他亦同時轉也。

    故八聖道是正法輪者。

    周記曰。

    此上引彼文證。

    除八聖道所有佛教。

    并名法輪。

    雖助正别。

    總得名輪。

    即法華經觀十二有支亦名法輪。

    又法華言轉四谛輪。

    豈總名八聖道。

    故所引證得通助·正(已上周記明章主釋意。

    已下設難明結文意)若爾。

    何故結雲故八聖道是正法輪耶。

    答。

    此結雲由觀四谛。

    無漏慧眼等正能斷惑。

    故八聖道名正法輪。

    非總結前無垢稱等(已上周記問答立結觀于四谛已下文之義也)今詳曰。

    周記所釋不穩(基辨)謹按無垢稱贊。

    釋三轉法輪于大千之全文。

    以法輪瑜伽文。

    其中釋法輪二字及三之言。

    由法華·般若轉三乘四谛法輪文。

    又釋三轉言。

    專用瑜伽五十九三轉十二行相法輪自為為他義。

    由是深撿今章文意。

    雖有三理證。

    以無垢稱經文為本。

    次舉法華經文。

    示法輪境釋無垢稱經法輪言。

    次舉瑜伽釋經三轉大千文。

    故至結文雲八聖道是正法輪。

    專釋結無垢稱經文。

    故周記雲非總結前無垢稱等。

    為不穩當。

    問。

    何故釋無垢稱經三轉法輪于大千文以法華瑜伽之文。

    結是雲八聖道是正法輪耶。

    結意未彰。

    如何。

    答。

    周記釋違章主意。

    謂教益有殊中。

    今此文段明輪益殊。

    教謂教示。

    輪謂于能诠教有摧破義。

    是雲輪益。

    今章主意。

    以八聖道為正法輪。

    所餘功德為助法輪。

    準是可知。

    八聖道中以正語為正輪。

    所餘道支有亦為助義也。

    法輪章曰。

    輪者說也。

    法既名輪。

    說亦名輪(雲雲)又曰。

    轉者動也顯也運也起也。

    動宣言教顯揚妙理。

    運聖道于聲前。

    起真智于言後。

    圓摧障惱名轉法輪。

    所轉即法輪。

    法輪之轉。

    二釋皆得(雲雲)謂由正進·正業有正念·正定。

    由正念·定有正見·正思惟。

    而住正見·正思惟正語說法。

    故處處釋雲。

    此法輪體。

    即佛所有名句聲等教法為體(雲雲)正語為體。

    同時所具七聖道支。

    亦雖可雲助法。

    見道八聖道支同一時具。

    初生慧眼有能摧用。

    四義圓滿故。

    對所餘功德為助法輪。

    今大乘亦立八聖道是正法輪。

    上所理證無垢經三轉法輪于大千之文。

    初生慧眼有能摧用。

    四義圓滿轉法輪故。

    今此為正法輪之證。

    所餘為助法輪之證。

    次所引用無垢稱經第五文是也。

    今以法華·瑜伽釋無垢稱經文。

    成正法輪理證已。

    今結雲八聖道是正法輪也。

    由是周記雲非總結前無垢稱等。

    為不穩當也。

    舉助法輪證成上所言。

    如次所引。

    又今引無垢稱經雲三轉者。

    三謂聲·緣·菩之三乘。

    随機轉四谛輪也。

    又約自為轉。

    則見·修。

    無學三道轉也。

    約他為轉。

    則示相·勤修·作證三轉也。

    經含容此等三說三轉法輪。

    此經贊中。

    以瑜伽論眼智明覺之文釋經三轉故。

    為正法輪之理證炳然。

    今結雲八聖道是正法輪。

    是章主意也。

     【章】無垢稱經(至)是輪義故。

    鈔曰。

    此下第四立一切佛教助法輪之理證。

    無垢稱經等者。

    菩薩行品之文也。

    彼經贊曰。

    此顯動上皆益。

    行住坐卧名威儀。

    或去或住名進止。

    緣領諸境名受用。

    凡所起作名施為。

    不獲廣說。

    且要言者。

    如是等類。

    一切皆令所化調伏。

    調生長善。

    伏制斷惡。

    是故一切皆名佛事。

    如問阿難當天雨不。

    知而問者。

    欲餘人審谛事故。

    佛知尚問。

    況于我等。

    故皆佛事(已上贊文)說毂辋輻等者。

    釋正法輪唯八聖道之由。

    婆沙·俱舍同說。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

    如世間輪有輻等故。

    八聖道支似彼名輪。

    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

    正語·正業·正命似毂。

    正定似辋。

    故名法輪(雲雲)今此雲說者。

    指此妙音說。

    如世輪有毂·辋·輻差别名車輪。

    以八聖道名法輪。

    離八聖道無法輪名有圓滿義故。

    如世輪離毂辋輻無車輪體。

    此毂辋輻圓滿具足名輪。

    今法輪亦複爾。

    八支具足圓滿名輪。

    此聖道支。

    圓滿·摧伏·動轉義之初本故。

    今名為正。

    不名助也。

    所餘功德等者。

    示助法輪義。

    摧伏動轉等者。

    明所餘功德為助法輪由。

    八聖道支具圓滿·摧伏·動轉。

    故是正法輪。

    所餘一切佛事佛教。

    具摧伏·動轉義。

    不具圓滿義故。

    雖名法輪。

    但名助不名正。

    問。

    何故以圓滿·摧伏·動轉釋正·助差别耶。

    答。

    法輪章雲。

    輪有四義。

    一圓滿義。

    具毂辋輻。

    或擇法覺等體用周備。

    名之為輪。

    二摧壞義。

    此四種法(眼明覺智)若伏若斷若助若正。

    未斷煩惱皆能摧故。

    三鎮遏義。

    已伏煩惱令勢遠故。

    四不定義。

    從自見至自修。

    從自修至自無學。

    從自無學智發言教他從言教解于谛理。

    他從谛理起于正行。

    他從正行起于果智。

    如是展轉複為他說。

    如轉輪王所有輪寶。

    能降未伏諸煩惱故。

    能鎮已伏諸煩惱故。

    往複往故(雲雲)如是輪四義。

    今所雲三義·雲說毂辋輻有差别。

    是彼章圓滿義。

    此章雲摧伏。

    彼章所雲第二摧壞第三鎮伏兩義。

    此章雲動轉彼章所雲不定義。

    八聖道支能摧初故。

    具四義本故雲正。

    其餘非四義起根本故。

    但有摧伏·動轉二義。

    故是助非正。

    問。

    前雲八聖道中正語但是法輪。

    然今複如何雲毂辋輻圓滿具足。

    唯八聖道是正法輪耶。

    答。

    前雲正語但是法輪。

    就今章所明法輪雲教益有殊。

    但取正語。

    非雲餘七聖支同時無。

    無七聖支非雲正語。

    今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