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卷第十

首頁
    故。

    盡一切機說。

    故是真實。

    亦言亦有種姓。

     【章】又法華唯(至)可宜聞故鈔曰。

    第七約決定不定二姓會二經權實。

    意言。

    法華一乘若雲唯不定姓是所被機無被餘姓道理。

    是方便一乘。

    不盡被機故(由此道理雲被不定姓。

    且就被機相有别而論。

    其實佛觀緣起本性絕言妙理說一乘故盡一切被機。

    既雲說佛智慧。

    故知佛觀一切緣起本姓。

    智應名佛智。

    說諸佛證智不可言說故。

    若爾是理智合一乘。

    盡一切被機。

    是一乘真實)勝鬘亦談等者。

    勝鬘一乘說涅槃界第一義乘。

    則一會中決定姓人亦宜聞涅槃界第一義乘說機根故。

    是真實一乘。

    盡被機故(以此道理。

    則一乘真實。

    雖爾若顯攝二乘入大說一乘。

    則勝鬘一乘亦方便說随他意故)亦言亦不定姓。

     【章】法華分明(至)随說真如鈔曰。

    第八約菩提涅槃辨二經一乘。

    此科文中非辨方便·真實。

    但以菩提涅槃結歸勝鬘一乘。

    此中三文。

    初明法華一乘。

    二明勝鬘一乘。

    三以法華結歸勝鬘。

    初中有三。

    初正辨法華。

    二通伏難。

    三結成法華一乘。

    此即初也。

    分明等者。

    經方便品說說佛智慧故唯此一事實。

    說四佛智見。

    說于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故雲分明等隐說真如者。

    經雖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說知已說故非顯說真如。

    今雲隐說(此今家判法花一乘雲理智并取一乘之義也) 【章】雖說化城(至)全不得故鈔曰。

    二通伏難。

    難雲。

    化城喻品說大涅槃為寶處。

    何故雲隐說真如耶。

    今文通雲(如文)由二乘者下。

    明雲分明不說涅槃由。

     【章】顯以智慧(至)令彼欣求鈔曰。

    三結成法華一乘。

    意言。

    方便品顯說說佛智慧故唯此一事實。

    此雖說佛智所證真如淨法界。

    隐理顯智令二乘欣求也。

    雖顯密說異。

    說真如淨法界為一乘。

    法華勝鬘全無違也。

     【章】勝鬘乃以(至)二種俱盡鈔曰。

    二辨勝鬘一乘乃以真理者。

    此經述記曰。

    經說涅槃界即第一義乘。

    又說。

    二乘者即是一乘。

    得一乘者得阿耨菩提。

    阿耨菩提者即是涅槃界。

    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

    得究竟法身者究竟一乘(雲雲)此以真理為一乘。

    不說佛智為一乘也攝入出生等者。

    如上已辨。

    謂以真理說攝入一切流出一切。

    悉攝入出生一切說盡故。

    說名一乘。

    故雲二種俱盡。

     【章】雖佛果涅(至)俱是一乘鈔曰。

    三以法華結歸勝鬘。

    意言。

    法華所說一乘是佛果上菩提涅槃。

    雖似違勝鬘所說涅槃界。

    說涅槃界第一義乘故。

    菩提涅槃俱是一乘。

    此以法華結歸勝鬘也。

     【章】勝鬘了義(至)說于一乘鈔曰。

    第九明今家取勝鬘一乘。

    了義者顯了了義師子吼者及一切義法華隐密等者。

    顯說佛智隐密說涅槃界第一義乘故。

    不同今家以因位識相與識性非即非離不可言境。

    示此三無差之所立。

    故今家以法華一乘結歸勝鬘第一義乘以取是也。

     【章】總說聲聞(至)方為二記鈔曰。

    此前科文中之文。

    依法華論明隐密義。

    雖有四種者。

    一趣寂。

    二退菩提心。

    三應化。

    四增上慢法華初時等者。

    方便品說時初有應化·退菩提心·增上慢三聲聞。

    唯除趣寂。

    其增上慢等者。

    增上慢在方便品末。

    故對初時雲後。

    退席已去雲起已去方為二記者應化·退菩提心之二。

    法華論說。

    二種聲聞如來與授記。

    謂應化聲聞退菩提心者。

    決定·增上慢之二根未熟故。

    如來不與記(雲雲)問。

    為應化·退菩提心之二授記别自可知。

    以是雲何成隐密說義耶。

    答。

    如勝鬘說。

    以涅槃界第一義乘說一乘時。

    四種聲聞一會之中可宜聞故。

    顯及一切之一乘也。

    法華隐密雖及一切。

    說佛智慧示一乘故。

    以行果論時說示不及一切。

    故但雲為二記。

    此隐密義也。

     【章】由如是理(至)不違餘教鈔曰。

    第十總結會釋。

    如是理者。

    上來所會之理。

    雖說一乘者。

    法華與勝鬘以别教示說一乘也不違餘教者。

    餘教所說。

    勝鬘一乘以法華說為餘教說。

    法華一乘以勝鬘說為餘教說。

    互為餘教。

    問。

    雲何不違耶。

    答。

    且法華一乘非方便。

    說佛智慧所證境故。

    約佛果菩提涅槃說一乘故。

    非非方便。

    說佛智慧不及決定姓無姓故。

    又勝鬘一乘非方便。

    出生攝入四乘故。

    說涅槃界及決定姓及無姓故。

    非非方便。

    但攝二乘入大說一乘随他意說故。

    由是應知。

    一乘體不可雲攝亦不可雲實。

    離言說相。

    說權或實約理俗說非真勝義。

    真勝義中心言絕故。

    故二經說互無相違。

    愚者任文是非此違。

    智者觀體示不違旨。

    若決定言是權是實。

    則如勝論執實德業。

    大乘學者慎莫忽緒。

     【章】說二乘中(至)皆二類故鈔曰。

    第四門大文有七中。

    第三明二乘廢立。

    此中有四。

    初約機會。

    二明定不定姓之獨覺攝聲聞。

    三約教少明獨覺乘不立。

    四釋名大小乘。

    今即初也但說上下等者。

    釋世親攝論說下上乘。

    機根品類不過下上二故。

    以機以教等者。

    以上下根機對設教機共有二類故。

    以教之以謂對也。

     【章】又聲聞獨(至)名聲聞故鈔曰。

    二明定不定姓之獨覺攝聲聞皆依聲故者。

    義鏡曰。

    若部行若麟角初入自乘位亦多分依音聲。

    問。

    若爾何故玄贊五曰初可見佛後必不見。

    既雲麟角不見佛。

    如何今雲皆依音聲耶。

    解雲。

    彼約彼得。

    此據初時。

    各舉一邊故不相違(雲雲)(已上秋篠)以佛道聲等者。

    法華經第二說。

     【章】又彼獨覺(至)故不别說鈔曰。

    三約教少明獨覺乘不立。

    無多别教者。

    無聲聞乘外多别部教名獨覺乘。

    此下乘聲聞乘之類。

    故不說别名中乘也。

     【章】又名大小(至)種類同故鈔曰。

    四釋名大小二乘。

    彼二乘者聲獨二乘。

     【章】何因三中(至)故亦不說鈔曰。

    七科大文第四明三乘廢立三中者。

    三乘名中不定姓中下應有具二字。

    雖不定姓中具聲·獨·菩三或具聲·菩及獨·菩之二。

    究竟得果不過三名三乘人天淺近等者。

    周記曰。

    此定姓人而不能運出三界名非究竟。

     【章】勝鬘四中(至)同淺近故。

    鈔曰。

    七科大文第五明四乘。

    如文可知。

     【章】般若經中(至)得涅槃故。

    鈔曰。

    七科大文第六明般若四乘。

    如文可知。

     【章】何故楞伽(至)淺近類故鈔曰。

    七科大文第七明五乘廢立。

    此中有四。

    初明五乘。

    二會違。

    三示不立六乘。

    四明不說七等。

    今即初也。

    如文可知。

    有四别故者。

    定姓有聲·緣·菩三别。

    複加不定姓為四别也。

     【章】餘處複說(至)趣類别故鈔曰。

    二會違餘處者善戒經。

    合不定姓等者。

    名不定就聲·緣·菩三立故。

    今合定姓不别說也。

    餘文可知。

     【章】不開有姓(至)然無文證鈔曰。

    三示以不立六乘。

    如文可知無文證者。

    無證六文說也。

     【章】不說七等類更無故鈔曰。

    四明不說七等。

     【章】第五問答分别者鈔曰。

    自下第五文有七番問答。

    文段有八。

    初标牒。

    二第一番問答。

    三第二番問答。

    答以無二亦無三說難雲三五乘别。

    四第三番問答。

    答難藏乘同異。

    五第四番問答。

    答難不可立佛乘。

    六第五番問答。

    明但名聲聞乘不名獨覺乘。

    七第六番問答。

    明不名佛藏。

    八第七番問答。

    明教等四為一乘體同異。

    今即初也。

     【章】此中一乘(至)為引不定鈔曰。

    下第一番問答。

    此有二。

    初問後答。

    問之中有二。

    初問言為引不定。

    二問雲有無種姓。

    今即初也唯一無餘二三等者。

    開發曰。

    古諸德多說不同。

    有說。

    一乘如法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