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菩薩性皆利根。
舉宗便解。
不假征诘方生慧心說無論義。
理實非天。
又護法者多誦素呾覽藏。
緣起譬喻多調伏藏。
論義多是對法藏攝故。
雲大唯九也。
如次别相下具明。
不說聲聞等者。
成聲聞有十二分通相。
故知聲聞等下。
結成聲聞藏有十二分不可說言等下。
翻立一理。
成聲聞有十二。
瑜伽二十五下會違理實通有者。
對略方廣義聲聞亦法華經中下。
成菩薩藏有十二分通相。
彼自說九下。
章主文除記别等者。
贊十二分章曰。
說聲聞無彼先不求大菩提故。
譬如以寶示其愚人。
愚人便笑。
聲聞聞記亦複如是。
故說無。
非記别弟子謝徒死生之事亦無。
又聲聞二乘多聞淺法。
若不待請而即為說。
憍慢便生言無自說。
又聲聞人但證小果不得正覺。
理非至極行。
不茍弘說無方廣。
其實又有。
正法廣陳之方便也。
今雲。
此贊文約别相釋。
如次明故知二藏等者。
聲聞菩薩二藏。
取十二分互不遮。
不遮二字是示通相。
大全非小等者。
大乘十二分教全分有。
小乘除三餘有九故。
法華經說。
小乘有九小全非大者。
涅槃經三說。
大乘者受持九部之說二俱不全者。
大小乘俱取小分不取全分。
餘文可知。
【章】三藏對者(至)皆有十二鈔曰。
随子科釋中二。
三藏對十二分明。
既許契經者。
涅槃經說。
從如是我聞至信受奉行契經故雲許契經。
緣起者一切經教目請因事說法故雲許緣起論議者。
壽量品中。
佛自往複說三身相。
是論議。
又方便品中說十如實相。
亦是論議故雲許論議。
通相皆有十二分教者。
契經有餘十一分。
乃至論議餘十一分有故。
雲皆有十二等。
教理廣成者。
以教理二證廣成通相。
于三藏中等者。
聲聞獨覺菩薩中。
經律論三藏中。
一一義具足有十二分教。
聲緣菩三别義具。
随其所應下。
明菩薩經律論三藏十二分相攝毗奈那攝等者。
菩薩藏毗奈耶十二分相攝難了故。
别設一釋。
既名方廣等者。
菩薩戒大乘方廣戒。
方廣毗奈耶攝。
餘文易了故知三藏等者。
菩薩之經律論三藏有十二分。
【章】六藏對者(至)通相相攝鈔曰。
随子科釋中第三。
六藏對十二分。
正法廣陳等者。
聲聞藏方廣記别難辯故。
别辨正法廣陳之言。
此即通相。
已上總說等者。
結通相。
【章】後以諸藏(至)後以六對鈔曰。
自下随科釋中第二别相相攝十二分。
此有二。
初标牒分科。
後随科釋。
今即初也。
【章】以二對者(至)大乘唯方廣鈔曰。
此下後随科釋文。
此中有三。
初以二藏對十二分。
二以三藏對。
三以六藏對。
初中有二。
初舉四文不同。
複辨四文别相。
今即初也涅槃第三等下。
明小乘有十二分。
大乘有九文故言具有者。
具有十二分教瑜伽二十一下。
明小乘有十二之文。
法華經等下。
明大乘有十二。
小乘有九之文瑜伽論中等下。
明大乘有十二。
小乘有十一之文又瑜伽論八十五下。
明小乘有十一。
大乘唯一分之文。
【章】四文不同(至)有此三故鈔曰。
此以三對中二。
辨四文别相。
初四句總明四文不同。
且涅槃經下。
正明四文格别别相。
此中有六段文。
此初由。
前舉涅槃經第三文明别相。
此中亦有五文依因犯制戒下。
初明大乘無因緣别相。
諸大菩薩等者。
成大乘無因緣理夫說喻況下。
二明說無譬喻别相諸大菩薩等者。
成說無譬喻理理非無也。
成大乘實有譬喻有說喻者故者。
如譬喻品等之也。
又大菩薩下。
三明說無論議别相理。
實非無等者。
成大乘實有論議。
問既說菩薩下。
四問答成大乘理實有三。
為益後來者。
為益說法會上說長行。
後來入說重頌依此别義者。
上來所申别相别義雲此别義無此三分者。
因譬論三分具有者。
十二分具有。
又護法者下。
五準涅槃第三文。
明說餘三無别相。
誦三藏中者。
約經律論三藏明無三。
餘三者。
因譬論中之三。
因譬是毗奈耶相。
論是阿毗達磨相理實大乘下。
結成理實有餘三。
【章】又法華經(至)雲方廣也鈔曰。
四文格别别相六段中。
二由法華經明别相。
此中有三段文。
依授弟子下。
初明小乘無記别别相彼不求者。
聲聞人不求也記諸弟子下。
明聲聞記别。
非成佛記别别有。
伽後文明别相又八十五所說下。
重明别相攝十二故者。
方廣一名攝大乘十二分也。
更不假說者。
别不假說十二分。
方廣一攝餘十一分為菩薩藏十二分也。
【章】此即四文(至)二藏對訖鈔曰。
六段文中。
第六結二藏對。
【章】以三對者(至)是對法藏鈔曰。
随科釋中。
第二以三藏對十二文釋别相。
此中有四。
初标牒示三藏有二種。
二以獨覺等三對十二分。
三以素呾覽等三對十二分。
四以通别眷屬自性會相違。
今即初二三也。
獨覺之教下第二文不可别說者。
除聲聞藏别無獨覺十二分故雲不可别說聲聞菩薩等者。
聲菩二藏十二分。
前二藏對中明已故。
今但明獨覺十二分攝顯揚第六等下第三文此說十部下章主文。
已上伽文唯說一部者。
說因緣一部毗奈那一部是對法者。
論議一部為對法藏。
【章】素呾覽中(至)非無四二鈔曰。
三藏對有四文中。
第四以通别眷屬自性會相違。
此中有二。
初以通别會。
二以眷屬自性會。
今即初也。
離具十一等者。
涅槃經十五說素呾覽具十二分。
是通相。
若爾素呾覽雖攝十二分。
于其通相素呾覽中因事制戒毗奈耶藏。
論深唯對法藏略此二部等下。
以别相與通相相。
又聲聞人下。
二明小乘無自說别相。
又聲聞法但證下。
三明小乘無方廣别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