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法苑義林師子吼鈔卷第十九

首頁
    等流。

    故不舉長養等流。

    唯雲有後二等流。

    今此章中具舉三等流。

    故無相違(雲雲)又悉細釋。

    由伽抄及景師釋雲。

    法處色中若極略極迥無實色體。

    但是假想分折之時。

    心之相分得等流流。

    若無表色思種上假立。

    得有本性等流流。

    如善惡律儀有增盛義。

    亦有第二長養流。

    若定果色計所起色。

    亦是本性等流。

    二相增盛長養等流。

     【章】諸心心所等四因明心心所具三類。

    五十四說。

    諸心心所有等流流異熟生流第二相增盛長養流(已上論文)秋篠解雲。

    酬善惡業諸心心所。

    是異熟等流。

    善惡心法及威儀工巧變化等。

    是本性等流。

    即前善惡法由食等緣體相增名長養流。

    非是色法故無處寬遍長養。

    故雲無初長養也。

     【章】色略諸蘊除由等。

    約法辨流多少有四中。

    此下四約界辨長養具緣多少。

    五十四說。

    欲界諸色具由四食及餘一切長養因緣而得長養。

    色界諸色不由段食睡眠梵行而得長養(雲雲)秋篠解雲。

    段食以香味為體。

    色界無香味。

    故不由段食。

    凡睡眠起由三緣生。

    一由飲食。

    二依時節。

    三依心生。

    初之二緣通阿羅漢。

    後之一緣但在凡夫。

    上二界中無此等緣。

    故不由睡眠。

    此義廣說如遺教論。

    又由梵行持身唯在欲界。

    上二界中無此等。

    故不由梵行問。

    梵之修勝作意亦通上界。

    豈上界中無梵行耶。

    答雲上界天中雖修行意非持身。

    唯為得定而修作意故。

    上界蘊不由梵行之所長養。

    唯由等持之所長養。

    (雲雲) 【章】三界長養皆通長養。

    今雲。

    上二界中等持之所長養自易可知。

    若随難說。

    身在欲界修得上定。

    由彼定力養欲界色心故。

    欲界長養亦通等持。

     【章】内外聚中随應等明類異大造有三中。

    第三正辨類異大種造一切色。

    此中有四。

    初由論文辨造義。

    二舉證釋前文雲相依而有是造義。

    三結成大乘義簡非小乘。

    四舉異義釋。

    此即初也。

    或有三二一等者。

    辨随應之相。

    謂若扶根塵等。

    是有三類。

    又若五根色等。

    唯有二類。

    無本性等流。

    又若善惡假身語業色及外器等。

    唯等流流無餘異熟等。

    此但有一類也。

    又若外器雲有定長養亦通長養。

    可雲具二類。

    如是随應内外諸色具三二一類。

    此等三類各有能所造。

    各随其類名異熟大種造色或長養大種造色等。

     【章】随應說彼等下明互為造義。

    信培曰。

    此随應言不穩(雲雲)今雲。

    此随應言就互為造而言。

    故與上随應别。

    信培為粗評。

    不識之為不識。

    嗟乎慎哉。

    秋篠曰。

    此等三類大種造色更互相望各互得造。

    即釋斯義略有二門。

    一明三類四大各别造色。

    二明三類四大绮互造色(雲雲)由是應知。

    上随應言明三類四大各别造色也。

    下随應言明绮互造色也。

    說彼一切大種等者。

    或異熟大種造色(乃至)等流大種造色。

    随其所應互相造色。

    相依而有等者。

    是明互為造由。

    三類能造所造同一處相依有故為名造。

    次釋雲互得造義非定屬義故。

    非辨體故者。

    若自體辨生名造。

    則可雲定屬。

    三類決定各别造故。

    今大乘義不爾。

    三類大造相依而有名為造。

    故為互為造。

     四大造色别造绮互造圖。

     三類四大别造色圖。

     初異熟大種造内身中異熟十色(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 二長養大種造長養色根及内外十一處色。

    實色通二養(五根五境法處色合十一處色。

    法處色中假色除處寬遍)。

     三等流大種造等流外六處色(色聲香味觸及法處色也)。

     三類四大绮互造色圖 一異熟四大能造定長養色聲等(六十六雲。

    若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

    當言欲界大種所造等雲雲此欲界大種即通異熟等。

    故雲定長養色從異熟大種所造)。

     二異熟四大能造等流色聲等(如異熟色聲能表内善惡思。

    即各等流色聲等此等流色聲得從異熟大造)。

     三長養四大能造異熟五根五塵(長養四大者。

    即飲食等長養四大及根塵此被長養已。

    亦令異熟根塵增勝寬廣。

    即由彼長大力異熟根勝。

    此即由假藉造。

    非親造也)。

     四長養四大能造等流色聲等(長養色聲能表善惡思業。

    即名等流色聲。

    故此流色聲從長養大造。

    所餘準知)。

     五等流四大能造異熟長養色等(如飲食體是等流能造。

    所造據此飲食。

    非但能生長養色聲等。

    亦複令異熟根塵增勝)。

     六飲食等中等流四大亦遠相依。

    令長養異熟色等或生或勝。

     今為标釋此等三類各别造色及互造義。

    故雲随應說彼一切大種造一切色等。

     【章】五十四說等正辨類異大造中。

    二引證釋前文雲相依而有是造義。

    依大種生者。

    景雲。

    初受生時先有大種。

    處其處所餘色依生即名為造(雲雲)此顯揚五說依大種有餘造色。

    攝在一處名大所造之義也。

    秋篠雲。

    論釋造義雲。

    是同一處攝持彼義。

    名之為造。

    謂地大攝持同處之色名為造也。

    今雲。

    同一處相依有名造義。

    是彰前所雲别造互造同一處具也。

     【章】故諸大種等同科中三結成大乘義。

    簡非小乘下。

    章主文也互得造義等者。

    正叙大乘簡小乘義。

    謂彼必異熟大種能造異熟色。

    長養大種能造長養色等。

    更不能造異類色故。

    小乘計雲定屬義。

    不造餘類類别決定相屬故。

    薩婆多等極微各别同聚體異。

    同類各别而住。

    不得互造是小乘定屬義。

    今以非言簡非是已。

    雲互得造者是大乘義也。

    大乘宗同類異類一切大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