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佛。
主将察知,怪其無勇,欲治之以法,因诘之曰:“我對陣,隻要殺人取勝,如何口中念佛?”軍人答曰:我口中雖然念佛,裡面卻是一片殺人心。
”
一時難過
田舍翁慶壽,欲效貴官稱千歲,權以蓑衣當袍,石臼當冕冠,子孫羅拜,祝曰:千歲千歲。
”翁壓石臼,不堪其苦,皺眉蹙額答曰:莫說千歲,一個時辰也難過。
”
養凫搏兔
趙括不知兵,趙國任之為将以拒秦,而當白起之師,遂罹長平之慘。
艾子歎問:昔有人将獵而不識鹘,買一凫去,原上兔起,擲之使擊,凫不能飛,投于地,再擲之,又投于地,其人憤而棄之。
”凫蹒跚自陳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奈何責我搏擊之能乎?”且舉掌而示獵者曰:“你看我這腳手,可能搏得他兔否?”
敗子三變
識者以敗子三變:初變為蛀蟲,以其賣食書畫也;再變為蝗蟲,以其賣食田園也;三變為大蟲,以其賣食人口也。
癡好水利
王荊公好言水利,人有獻谄者曰:若決梁山湖八百裡之水以為田,其利大矣。
”荊公甚喜,徐曰:策固善,然決水何地可容?”時劉貢父在座曰:自其旁鑿地八百裡為湖,則可容矣。
”荊公笑而止。
食肉者智
野人聚論曰:吾與公卿,皆禀三才之靈,何彼有智,而我無智?”一曰:彼日食肉(原誤作“志”今改),所以有智;我平生食粗粝,故少智也。
”問者曰:吾适有粜谷錢數百,姑與汝日食肉試之。
”後數日,複相謂曰:吾自食肉後,頃能窮理格物。
吾觀人腳面,前出甚便,若後出,豈不為繼來者所踐?”其一曰:吾亦見人鼻竅,向下甚利,若向上,豈不為天雨注之乎?”二人因大笑而歎曰:食肉者生智,一至于此。
”
百錢免牽
人有徒行者,将自呂梁托舟以趨彭門,持五十錢遺舟師,師曰:凡無赍獨載者人百錢,爾尚少半,吾不汝載也。
”其人靜思而應之曰:姑收其半,當為挽牽至彭門,以折其半。
”
謀臣議事
齊王下令遷都,有一寶鐘,重五千斤,計人力須五百人可扛。
又慮(原誤作“盧”,今改)道有阻隘,難于轉動,乃集群臣議之。
其謀國上卿曰:何不鑿為五百段,日用一人,計五百日運之,可以了事。
”
持燭鑽燧
艾子夜聞小警,争呼從人鑽火以視,逾久不至。
艾子呼促之,門人曰:夜暗,索鑽具不得,先生可持燭來共索之。
”艾子笑曰:非我之門,安有此聰明門人耶?”
明年同歲
二媪行道上,相與讓路,一曰:媪幾歲?”曰:七十。
”問者曰:我今年六十九,然則明年當與爾同歲矣。
”
八十二
一蠢子,年三十不能自立,衣食皆資于父,時父年五十矣,術士推父壽當至八十,子壽當至六十二。
蠢子哭而歎曰:我父何不壽八十二?若止于八十,我到六十以後那二年,靠誰養活好?”
不識人
一女婿,癡蠢無知,其妻每先事委曲教之:吾家世傳二古畫,乃是‘芳草渡頭韓幹馬’,綠楊堤畔戴松牛’,爾見畫,當以此二句稱贊之。
”婿如其教,婦家以婿識畫。
後欲買十八學士畫,急召婿評之。
婿一展玩,歎曰:好古畫:芳草渡頭韓幹馬,綠楊堤畔戴松牛。
’”觀者大笑。
婦翁怒罵曰:爾隻識牛識馬,何曾識得人。
”
自凍悟親
黨太尉罷衙,見其子裸體縛跪雪中。
問之,知其得罪太夫人,因被縛焉。
太尉自裸體,命左右縛于兒之旁,母夫人問:何故如此?”太尉笑曰:你凍我兒,我凍你兒。
”
字如寶塔
黨太尉欲寫“”字,問吏如何寫,吏人言一草一田雲雲,太尉寫作三個“壹”字詳玩之,罵吏曰:你如何诳我?這不是‘’字,一定是寶塔兒。
”
道号非人
黨太尉性愚馬矣,友人緻書雲:偶有他往,敢借駿足一行。
”太尉驚曰:我隻有雙足,若借與他,我将何物行路?”左右告曰:來書欲借馬,因緻敬,乃稱駿足。
”太尉大笑曰:如今世界不同,原來這樣畜生,也有一個道号。
”
對軍數
宋太祖召武臣軍數,其識字者,預先寫軍數于笏上,臨時高舉笏當面,見字,随問即對。
黨太尉不識字,不知他人笏上有字,亦照樣舉笏加額,近前大聲曰:啟覆陛下,軍數都在這裡。
”
天上坐
一癡婿不知世事,每妻家宴會,常被諸婿壓坐下位。
其妻懷慚,切切教坐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