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應道:“十五歲。
”雪婆道:“小姐不但描鸾刺鳳,又且善賦能詩。
老爺過于珍重,必要擇個才貌相稱的官人方允他,故此至今尚未受茶。
”江潮聽說,喜出望外。
雪婆道:“小相公如今正在書房用功麼?”江潮道:“正是。
上年幸采泮芹,如今正日日在家溫習書史。
今奉家慈之命,表此酬願,張挂寶幡并真珠纓絡,不意有緣幸遇小姐仙駕。
小姐真是天姿國色,絕世名姝,又聞善賦能詩,教小生愈加敬慕。
今日偶帶得彩筆花箋在此,就詠今日之事,求小姐不惜屬和。
待小生把珠玉之章珍藏在懷,永為寶玩。
不知小姐尊意如何?”當時吳小姐心中也甚有憐愛江潮之意,但是害羞,見江潮稍近身來,他但逡巡退縮。
雪婆道:“小相公,吟詩正投着我家小姐所好了。
”江潮大喜,即于袖中取出毫筆一枝、花箋二幅,見佛座上有現成硯子,将筆與花箋,雙手遞與小姐。
小姐不接,低低的道:“我不會作詩。
”雪婆道:“相公,你要我家小姐和韻,須先吟起來才是。
”江潮在淨瓶中取了些水,雪婆接去磨墨。
江潮把兔毫蘸飽,一揮成三絕:
為承慈命到支硎,繞陌啼莺織柳陰。
不道人煙辏雜處,也教今夕賦三星。
其二:
不上瑤京借玉漿,楚襄何幸遇巫陽!
亭亭洛浦真仙子,秋水為神蕙作裳。
其三:
一朵輕盈态有香,春晖凝媚映朝陽。
匆匆别去知無奈,自此相思枉斷腸。
江潮寫完,朗吟一遍,遞與小姐。
小姐手雖不接,心中十分愛他,你道為何從不出閨門的女子,乍見了從不識面的兒郎,怎麼就見愛起來?這也有個緣故:江潮年紀雖長小姐一歲,生得身材俊雅,聲音低俏,意似孩子家氣質,并沒些餓眼涎臉惹人厭惡;況且嬌嬌滴滴,款款溫柔。
小姐見之,起初有些局促,後來渾如女伴一般;又兼見詩才便捷,益加敬愛。
隻是見他所作之詩都是戲侮之句,雖十分技癢,不好和得。
雪婆見小姐不接,把詩箋塞在小姐袖中,道:“小姐也應和他三首。
”小姐再三不肯。
雪婆道:“小姐昨日詠西府海棠的詩在老身處,奉與小相公罷!”遂于錦囊中取出,遞于江潮。
江潮見花箋小楷,如獲異珍,展誦詩句,大加贊賞,道:“小姐如此仙才,班姬、謝女不足稱也!所以不屑和小生拙作。
”見後面寫“吳氏逸姝題”,道:“這就是小姐的尊字了?”把花箋念了又念,不覺失聲道:“小姐,小姐,教江潮這條性命,送在這花箋上也!”向雪婆道:“我今日怎生割舍得小姐别去?煩雪婆婆與小姐說,求為兄妹相稱,未知可否?”雪婆道:“這事極美!官人、小姐就此佛前行個常禮,權稱兄妹,日後老身還要贊成好事。
”小姐臉暈春潮,憑欄不睬。
雪婆扯将過來,江潮先已下拜,小姐隻得輕輕的回個常禮。
江潮叫了十數聲“姐姐”,小姐也隻得叫了一聲“哥哥”,兩人相顧微笑。
小姐對雪婆道:“坐了半日,該出去了。
”江潮見說,不覺淚下。
雪婆道:“今日有緣幸遇,須要歡歡喜喜,日後在老婦人身上,管叫你兩人相會,不必悲傷。
”江潮又對小姐道:“姐姐,方才金簪已與小生換過,切莫相忘了也!”又揖雪婆道:“凡事全賴婆婆。
明日到氤氲大帝廟前來訪,婆婆切莫回我,我自有重謝!”雪婆歡喜道:“但憑小相公,要我怎生,老身自當竭力!”正說話間,隻見内外兩頭門一齊扣窨。
原來江家家人各處尋遍,并無蹤影,寺裡問着了當家老和尚,在裡邊抄出來。
吳家的柳婆并兩個丫環問着了修殿的匠人,說道:“适才一個媽媽同一位小姐因擠得亂了,走向東邊去的。
”故此一同來叩外邊的門。
小姐與雪婆同聽出自家丫環的聲音,雪婆忙道:“相公,你先進去了,待我開門。
”江潮沒法,隻得道聲:“姐姐,我别了。
”小姐低低說道:“哥哥去罷。
”
江潮進去,見了家人,家人道:“各處尋官人不見,虧了老師父說官人在這裡半日了。
多承他們一片誠心,備下點心,用些去罷。
”江潮口中說“不要”,一溜煙出了寺門,東張西望,剛撞着了小姐轎子,以目送情;小姐惟低頭不語而返。
江家家人道:“官人,仍叫乘轎去罷。
”江潮不要,隻緊随着小姐的轎子,低低與雪婆道:“你明日千萬住在家裡,我來尋訪。
”雪婆點頭道:“是了,相公靠遠些!”江潮會意,不敢近前。
望着小姐下了船,自己也下了船。
又遇順風,大家張帆而返。
江潮教舟子随了吳家的船而行,誰想吳小姐的畫船偏行得快,江潮的船再趕不上。
行了二三裡,河面已望不見了。
江潮暗中嗟歎。
到了家中,天色傍晚,江潮向父母作了揖,述了和尚寫疏之故。
江啟源與陸氏也是情願的。
隻有江潮這一腔心事不好向父母說知,且愁且幸。
誰想夜間又大雨起來,一夜不曾合眼。
這正是:
夢到巫峰尚渺茫,不禁愁絕楚襄王。
靜聞檐溜聲聲滴,引得離人欲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