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遂絕響。
一說:對雲“獨立溪橋,人影不随流水去;孤眠野館,夢魂常到故鄉來。
”
高則成
高則成六七歲,穎異不凡。
鄰有尚書某,绯袍出送客。
高适自塾歸,時衣綠衣。
尚書呼語之曰:“出水蛙兒穿綠襖,美目盼兮。
”高應聲曰:“落湯蝦子着紅衫,鞠躬如也。
”尚書大驚異,稱為奇童。
蔣濤
蘇郡蔣濤,幼聰慧善對。
一日,有父執武弁者同遊佛寺,指殿上三佛出對曰:“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
”濤對曰:“一介書生,攀鳳、攀龍、攀桂子。
”既出寺,某部軍牽濤衣,問:“适間本官出何對?”濤以所出告之。
又問:“汝對若何?”濤曰;“我對‘一個小軍,偷狗、偷貓、偷芥菜。
’”
濤對多可采者,對“三跳跳下地,一飛飛上天”,“凍雨灑窗,東二點,西三點,切糕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皆精切。
楊大年對
舊學士院壁間有題雲:“李陽生,指李樹為姓,生而知之。
”久無對者。
楊大年為學士,乃對雲:“馬援死,以馬革裹屍,死而後已。
”
李空同對
李空同督學江西,有士子适用其姓名。
公呼而前曰:“汝不聞吾名而敢犯乎?”對曰:“名命于父,不敢更也。
”公思久之,曰:“我且出一對試汝,能對,猶可恕也。
曰: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其人思不久,辄應曰:“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公笑而遣之。
唐狀元對
唐臯以翰林使朝鮮。
其主出對曰:“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臯即應對曰:“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腸。
”主大駭服。
五字一韻對
邊尚書貢繼妻胡氏,能通書義。
邊多侍姬,胡常反目。
一日宴客,客舉令曰:“讨小老嫂惱。
”邊不能對。
胡以片紙書“想娘狂郎忙”五字,雲:“何不以此對之?”坐客大笑。
徐晞為郡吏日,偶随守步庭墀中。
見一鹿伏地,守得句雲:“屋北鹿獨宿。
”晞應聲曰:“溪西雞齊啼。
”守大驚異,遂不以常禮遇之。
馮損之對
慈溪馮益,字損之。
其叔為僧,益往訪之。
叔戲出對曰:“荷葉荷花,似青涼傘蓋佳人之粉面。
”對曰:“瓠藤瓠子,如黃麻繩系和尚之光頭。
”
董通判對
常州府同知吳、通判董,至無錫飲紅白酒而醉。
吳出對雲:“紅白相兼,醉後不知南北。
”董雲:“青黃不接,貧來賣了東西。
”
陸采對
東郊巡按蘇松刷卷,許禦史戲雲:“北台東禦史,西人巡按南方。
”東不能屬。
陸公采私為對雲:“冬官夏侍郎,春日辦完秋稅。
”又李空同在江西,有對雲:“孤雁渡江,顧影徘徊如得偶。
”人不能對。
陸雲:“老翁照鏡,鑒形仿佛似傳神。
”
于肅愍對
于肅愍謙公幼時,其母梳其發為雙角,日遊鄉校。
僧人蘭古春見之,戲曰:“牛頭喜得生龍角。
”公即對曰:“狗口何曾出象牙!”僧已驚之。
公回對母曰:“今不可梳雙髻矣。
”他日古春又過學館,見于梳成三角之髻,又戲曰:“三角如鼓架。
”公又即對曰:“一秃似雷糙。
”古春遂語其師曰:“此兒救時之相也!”墓志載古春為此。
呂升對
楊季任佥浙憲時,見數童從社學歸,中一生手抛書囊而戲。
季任召至前,見其秀異,出對曰:“童子六七人,無如爾狡。
”生應聲曰:“太守二千石,莫若公……”其尾一字不言,且請賞。
許之,乃曰:“莫若公廉。
”季任诘之曰:“設不賞雲何?”答曰:“莫若公貪。
”季任大奇之。
生名呂升,官至江西佥憲。
莫廷韓對
屠赤水與莫廷韓一日遊顧園,酒酣,屠偶吟雲:“檐下蜘蛛,一腔絲意。
”莫信口雲:“庭前蚯蚓,滿腹泥心。
”
泰興令對
泰興令胡瑤嬖一門子,忽見一掾挑之與密語,以為嫌,問掾何語。
掾急遽曰:“渠是小人表弟,語家事耳。
”令即出一對曰:“表弟非表兄表子。
汝能對,免責。
”掾應聲曰:“丈人是丈母丈夫。
”令笑而觞之以酒。
此令猶能惜才。
俗語對
一布政守官盡職,不求汲引,執政失于遷擢。
入觐将回,鄉人為侍郎者餞之,因邀同部會飲。
中一人見止布政一客,戲出對曰:“客少主人多。
”衆未及應,布政遽曰:“某有一對,諸大人幸勿見罪。
”乃對曰:“天高皇帝遠。
”衆愕然。
他如“狗毛雨,雞腳冰”,“口串錢,腳寫字”,“掘壁洞,開天窗”,“立地變,報天知”,“将見将,人吃人”,“護兒狗,抛娘雞”,“伸後腳,讨饒頭”,“賊摸笑,鬼見愁”,“半纜腳,直攎頭”,“奶婆種,長工坯”,“下镬漲,上場渾”,“眼裡火,耳邊風”,“趕茶娘,偷飯鬼”,“将腳屋,瀉肚街”,“王姑李,郁婆齑”,“長腳狗,矮忒豬”,“開路神,壓壁鬼”,“硬頭皮,老腳底”,“拔短梯,使暗箭”,“一腳箭,兩面刀”,“坐壇遣将,排門起夫”,“剜肉做瘡,忍屎湊飽”,“酒肉兄弟,柴米夫妻”,“三燈火旺,六缸水渾”,“兩手脫空,四柱着實”,“将酒勸人,賠錢養漢”,“灰勃六秃,泥半千秋”,“大話小結果,東事西出頭”,“貓口裡挖食,虎頭上做窠”,“鐘馗捉小鬼,童子拜觀音”,“口甜心裡苦,眼飽肚中饑”,“吹鼓打喇叭,吃燈看圓子”,“捏鼻頭做夢,挖耳朵當招”,“闆闆六十四,擲擲幺二三”,“好心弗得好報,癡人自有癡福”,“看孤山守白浪,吃家飯屙野屎”,“東手接來西手去,大船撐在小船邊”,“強将手下無弱兵,死人身邊有活鬼”,“缺嘴口裡咬跳虱,癞痢頭上拍蒼蠅”,“好漢吃拳弗叫痛,敗子回頭便做家”,“茶弗來,酒弗來,那得山歌唱出來,爺在裡,娘在裡,搓條麻繩縛在裡”,俱稱絕對。
陳啟東善屬對,嘗思“約頸葫蘆”四字未就,方浴而得之,曰“空心蘿蔔,天生語也!”喜而躍,浴盤頓破。
重字對
陳啟東訓導分水,一人題橋上雲:“分水橋邊分水吃,分分分開。
”啟東過而見之,對曰:“看花亭下看花回,看看看到。
”皆其地名也。
國初,有某解元及第後,偕伴至妓館。
妓知其才名,欽試之,乃瀹茶止一瓯,而三分之以進,曰:“三分分茶,解解解元之渴。
”即應聲曰:“一朝朝罷,行行行院之家。
”
金用元對
蘇士金用元,每嘲人,詩歌俳語頃刻立就,争相傳笑。
一日在文内翰家浪谑,蒙師潘愠曰:“吾有一語,能對甘侮。
曰:王大夫昆季築牆,一土蔽三人之體。
”金即曰:“潘先生父子沐發,番水灌兩牛之頭。
”滿座大笑。
三光日月星
元祐初,東坡複除翰林學士,充館伴北使。
遼使素聞其名,思以奇困之。
其國舊有一對曰“三光日月星”,無能屬者,首以請于坡。
坡唯唯,謂其介曰:“我能而君不能,亦非所以全大國之體。
‘四詩風雅頌’,天生對也。
盍先以此複之?”介如言。
使方歎愕,坡徐對曰;“四德元亨利。
”使睢盱欲起辯。
坡曰:“而謂我忘其一耶?謹閟而舌,兩朝兄弟邦,卿為外臣,此固仁祖之廟諱也。
”使出其不意,大駭服。
近張幼于以“六脈寸關尺”對,亦佳。
震澤吳聞之翰林善作對,每言“日月星”為天文門,“風雅頌”殊為假借,更對雲:“一陣風雷雨。
”見者謂有神助。
又舊對“新月如弓,殘月如弓,土弦弓,下弦弓;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吳謂上下弦用曆語,東西川殊不類,更對雲:“春雷似鼓,秋雷似鼓,發聲鼓,收聲鼓。
”蓋曆有“雷始發聲”,“雷乃收聲”語也。
劉季孫
王荊公嘗舉書句語劉季孫曰:“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
有何可對?”季孫應聲曰。
“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
”安石大笑。
戴大賓對
戴大賓八歲遊伴,主師指廳上椅屬對雲:“虎皮褥蓋學士椅。
”即對雲:“兔毫筆寫狀元坊。
”主師大奇之。
十三中鄉試,有貴公來谒其父,見戴戲庭側,尚是一嬰稚,以為業童子藝也,出一對曰“月圓”。
即應曰“風扁”。
問:“風何嘗扁?”曰:“側縫皆入,不扁何能?”又出一對曰“鳳鳴”,即應曰“牛舞”。
問:“牛何嘗舞?,曰:“百獸率舞,牛不在其中耶?”貴公大加歎賞,詢之,即大賓也,已成鄉舉矣。
對語皆含刺雲。
随口對
文皇嘗謂解學士曰:“有一書句甚難其對,曰‘色難’。
”解應聲曰:“容易。
”文皇不悟,顧謂解曰:“既雲易矣,何久不屬對?”解曰:“适已對矣。
”文皇始悟,為之大笑。
李西涯居政府時,庶吉士進谒,有言“閣下李先生”者。
公聞之,既相見,因曰;“請諸君屬一對,雲‘庭前花始放’。
”衆疑其太易,轉思未工。
各沉吟間,公曰:“何不對‘閣下李先生’?”相贊而笑。
蔡霞山對
蔡霞山督學楚中,行部試士,見一生坐小舟讀書。
蔡呼生至,令其屬對曰:“未明求衣。
”生未答。
蔡曰;“何不對‘臨渴掘井’?”
孫臨對
韓玉汝治秦州,尚嚴。
人語曰:“甯逢暴虎,莫逢韓玉汝。
”孫臨滑稽,尤善對。
或問曰;“‘莫逢韓玉汝’,當何以對?”臨應聲曰:“何怕李金吾?”聞者賞之。
世宗朝長對
世宗皇帝修玄,學士争獻青詞為媚。
時遠方有獻靈龜者,上自出對雲:“赤水靈龜雙獻瑞。
天數五,地數五,五五二十五數,數數合于道。
道号元始天尊,一誠有感。
”一詞臣對雲;“丹山彩鳳兩呈祥。
雌聲六,雄聲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聲聞于天。
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
”上喜甚,厚赉之。
朱雲楚
贛妓朱雲楚子卿,警慧知書。
趙時逢遯可為守,嘗會客,果實有炮栗。
趙指之曰:“栗綻縫黃見。
”坐客屬對,皆莫能。
楚辄曰;“妾有對。
”取席間藕片以進曰:“藕斷露絲飛。
”趙大奇之。
見《談薮》。
妓對
有郡丞席上作對,屬雲:“酒熱不須湯盞湯。
”一妓對曰:“廳涼無用扇車扇。
”見《文酒清話》。
古人姓名謎
元佑間,士夫好事者,取達官姓名為詩謎,如“長空雪霁見虹霓,行盡天涯遇帝畿。
天子手中執玉簡,秀才不肯着麻衣。
”謂韓绛、馮京、王珪、曾布也。
又取古人而傳以今事,如“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實新來轉一官,門狀送還王介甫,潞公身上不曾寒。
”謂仲長統、司馬遷、謝安石、溫彥博。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玉膚,夏入帳中尋不見,任他風雨滿江湖。
”隐賈島、李白、羅隐、潘阆名謎。
燈謎
“十谒朱門九不開,滿頭風雪卻回來。
歸家懶睹妻兒面,撥盡寒爐一夜灰。
”一藥名:常山、砒霜、狼毒、焰硝;一病名:喉閉、傷寒、暴頭、火丹。
陳亞謎
陳亞自為亞字謎曰:“若教有口便啞,且要無心為惡。
中間全沒肚腸,外面任生棱角。
”
辛未狀元謎
辛未會試,江陰袁舜臣作謎詩于燈上,雲:“六經蘊籍胸中久,一劍十年磨在手。
杏花頭上一枝橫,恐洩天機莫露口。
一點累累大如鬥,掩卻半床何所有?完名直待挂冠歸,本來面目君知否?”唯蘇州劉瑊一見能識之,乃“辛未狀元”四字。
招飲答謎
《古今詩格》有遣書招客雲:“闆戶公堂,斫腳露喪。
”答雲:“斑犬良賦,趨龜空肚。
”闆戶,木門,“閑”字;公堂,官舍,“舘”字;斫腳,斬足,“踅”字;露喪,屍出,“屈”字。
謂“閑舘踅屈”也。
斑犬,文苟,‘敬’字;良賦,尚田,“當”字;趨龜,走蔔,“赴”字;空肚,欠食,“飮”字。
謂“敬當赴飮”也。
開元寺
乾符末,有客寓廣陵開元寺,不為僧所禮,題門而去。
題雲:“龛龍去東涯,時日隐西斜。
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僧衆皆不解。
有沙彌知為謗語,是“合寺苟卒”四字。
大明寺
令狐相鎮淮海日,嘗遊大明寺,見西壁題雲:“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點去氷傍。
二人相連,不欠一邊。
三梁四柱烈火然,除卻雙鈎兩日全。
”諸賓幕莫辨。
有支使班蒙曰:“一人,大字。
二曜者日月,明字也。
尺一者,十一寸,非寺字乎?氷去點,為水。
二人相連,天字。
不欠一邊,下字。
三梁四柱而烈火,無字。
兩日除雙鈎,比字也。
是言‘大明寺水,天下無比’。
”
皇華驿
《博異記》雲:廣州押衙崔慶成抵皇華驿,夜見美人,鬼也,擲書曰:“川中狗,百姓眼,馬撲兒,禦廚飯。
”慶成不解。
後丁晉公曰:“川中狗,蜀犬也。
百姓眼,民目也。
馬撲兒,瓜子也。
禦廚飯,官食也。
乃‘獨眠孤館’。
”
顧聖之謎
吳人顧聖之作一謎雲:“兩頭兩頭,中間兩頭。
兩頭大,兩頭小。
兩頭破,兩頭好。
兩頭光,兩頭草。
兩頭豎,兩頭倒。
”乃二僧兩頭宿也。
祝枝山謎
祝枝山學佛語作叉袋謎雲:“無佛不開口,開口便成佛。
盤多羅,诘多羅,佛多刹多,佛多難陀。
”
微詞部第三十
子猶曰:人之口,含陰而吐陽。
陽也而陰用之,則違之而非規,抑之而非謗,刺之而非怨,嫉之而非仇,上可以代虞人之箴,而下亦可以當輿人之誦。
夫是非與利害之心交明,其術不得不出乎此,餘于《春秋》定、哀之際三緻意焉。
集《微詞》第三十。
淩陽台
陳惠公大城,因起淩陽之台,未終而坐法死者數十人,又執三監吏。
孔子适陳,聞之,見陳侯,與俱登台而觀焉。
孔子曰:“美哉台也!賢哉王也!自古聖王之為城台,焉有不戮一人而能緻功若此者!”陳侯陰使人赦所執吏。
見《孔叢子》。
支解人
齊景公時,民有得罪者。
公怒,縛至殿下,召左右支解之。
晏子左手持頭,右手持刀而問曰:“古明主支解人,從何支始?”景公離席曰:“縱之!”
按《左傳》,時景公繁刑,有鬻踴者。
踴。
刖者所用。
公問晏子曰:“子之居近市,知孰貴賤?”對曰;“踴貴屦賤。
”公悟,為之省刑。
此諷谏之師、滑稽之首也。
枉死人面
劉玄佐鎮汴,嘗以讒怒欲殺軍将翟行恭,無敢辯者。
處士鄭涉能諧隐,見玄佐曰:“聞翟行恭抵刑,付屍一觀。
”玄佐怪之。
對曰:“嘗聞枉死人面有異,一生未識,故借看耳。
”玄佐悟,乃免。
油衣
高宗出獵遇雨,問谏議大夫谷那律魏州人,淹識群書,褚遂良目為“九經庫”。
曰:“油衣若為不漏?’對曰:“以瓦為之則不漏。
”上因此不複出獵。
抽稅
南唐時,關司斂率繁重,商人苦之。
屬畿甸亢旱,烈祖宴于北苑,謂群臣曰:“外境皆雨,獨不及都城,何也?”申漸高曰:“雨不敢入城,懼抽稅耳。
”烈祖大笑,即除之。
使宅魚
錢氏時,西湖漁者日納魚數斤,謂之使宅魚,有不及數者,必市以供,頗為民害。
羅隐侍坐,壁間有《磻溪垂釣圖》,武肅指示隐索詩。
隐應聲曰:“呂望當年展廟谟,直鈎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武肅王大笑,遂蠲其征。
臣書帝書
齊高帝嘗與王僧虔書,畢,帝曰:“誰為第一?”僧虔曰:“臣書臣中第一,陛下書帝中第一。
”帝大笑曰:“卿善自謀。
”
徘徊
仁宗賞花釣魚宴,錫詩,館閣侍從和篇,皆押徘徊字。
詩罷就教坊進雜劇,為數人尋稅第者,詣一宅觀之,至前堂,觀玩不去。
問其所以,曰:“徘徊也。
”又至後堂、東西序,複然。
問則又曰:“徘徊也。
”其一人笑曰:“可則可矣,但未免徘徊太多耳!”
二勝環
紹興初,楊存中在建康,諸軍之旗中有雙勝交環,謂之“二勝環”,取兩宮北還之意。
因得美玉,琢成帽環以進,高廟日常禦裹。
偶有一伶人在傍,高宗指環示之:“此楊太尉進來,名二勝環。
”伶人接奏雲:“可惜二勝環俱放在腦後。
”高宗為之改色。
此所謂“工執藝事以谏”者一也。
一說:伶人作參軍坐椅上,忽墜幞頭,見雙環。
诘之,答曰:“此二勝環。
”一人撲其首曰:“汝但坐太師椅乞恩澤足矣,二聖環且丢腦後可也!”蓋以譏桧雲。
馄饨不熟
高宗時,饔人瀹馄饨不熟,下大理寺。
優人扮兩士人相貌,各問其年。
一曰“甲子生”,一曰“丙子生”。
優人告“合下大理”。
帝問故。
優人曰;“【饣甲】子餅子皆生,與馄饨不熟者同罪耳。
”上大笑,赦原饔人。
當十錢
宣和間,用當十錢。
伶人以為當十錢買水者,水一杯一錢,于是必令飲十杯,至于委頓。
上見之笑,遂廢不用。
芭蕉
宣和間,樂部焦德以諧谑被遇,時借以諷谏。
一日,從幸禁苑。
上指花竹草木以詢其名。
德曰:“皆巴蕉也。
”上請之。
對曰:“禁苑花竹,皆取于四方。
道裡遠涉,巴至上林,則已焦也。
”上大笑。
阿醜
成化末,刑政多頗。
阿醜于上前作六部差遣狀,命精擇之。
一人雲:“姓公名論。
”主者曰:“公論如今無用。
”一人曰:“姓公名道。
”主者曰:“公道如今難行。
”後一人曰:“姓胡名塗。
”,主者曰:“胡塗如今盡去得。
”
中官阿醜每于上前作院本。
時王越、陳钺媚汪直,結為死黨。
醜作直持雙斧趨跄而行。
或問故。
曰:“吾将兵唯仗此兩钺耳!”問钺何名。
曰:“王越、陳钺也!”
和峤
和峤為武帝所親重。
語峤曰:“東宮頃似差進,卿試往看。
”還,問何如。
答曰:“皇太子聖質如初。
”
李緯須
唐太宗以李緯為民部尚書。
會有自京師來者,帝曰:“玄齡聞緯為尚書謂何?”曰:“唯稱緯好須,無他語。
”帝遽改太子詹事。
三百裡湖
南唐馮谧,嘗對諸閣老言及玄宗賜賀知章三百裡湖事,因曰:“他日賜歸,得玄武湖二十裡足矣,”徐铉答曰:“主上尊賢下士,豈愛一湖?所乏者,賀知章耳。
”衆大笑。
刺李西涯
劉大夏自作《壽藏記》。
李西涯戲雲:“天下皆如公,翰林文章無用也。
”公曰:“先生輩文章宜記大功德者,予何敢相累哉?”蓋西涯先為劉瑾作碑文,公嘲之也。
正德間,大臣議攻劉瑾,李西涯俯首不語。
後劉健、謝遷被斥,李祖道涕泣。
劉曰;“當日出一語,不用今日泣也。
”又呂柟斥回,陸完亦祖道相送。
陸曰:“公去矣,予亦将行。
”呂曰:“如真去,我在三十裡外相候。
”或作呂柟、陸完事,誤。
文潞公
文潞公八十四再起,時學士鄭穆表請緻仕。
劉貢父為給事中,問同舍曰:“鄭年若幹?”答曰:“七十三。
”劉遽雲:“莫遂其請,且留取伴八十四底。
”潞公聞之,甚不怿。
鋸匠詩
趙東山裡中有二摯友,其一因投荒過家,其一以磨勘需調,皆栖栖桑榆,猶戀雞肋者。
一日同訪東山,見庭下有鋸匠解木,因以命題。
東山口占絕句曰:“一條黑路兩人忙,傍晚相看鬓已霜。
你去我來何日了,虧他扯拽度時光。
”二摯友知詩意諷己,相與感歎罷去。
遠志
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後就桓公司馬。
會有饷桓公藥,中有遠志。
桓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
何一物有二稱?”謝未及答,郝隆在座,應聲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
”謝有愧色。
李卓老雲:“郝言誤矣。
宜雲處則為小草,出則為遠志。
”
兔冊
馮道形神庸陋,及為宰相,士人多笑之。
劉嶽與任贊偶語,見道行而複顧,贊曰:“新相回顧何也?”嶽曰:“定見忘持《兔冊》來。
”北中村墅,多《兔園冊》訓蒙,以是譏之。
冊乃徐、庾文體,亦非俚語,但家藏一本,人多賤之。
道聞斯語,因授嶽秘書監,贊散騎常侍。
蓋精于黃老者。
刺嚴相
世廟時,宮中嘗見鬼,多手多目。
以問張真人,張不能對。
或以王元美博識,往詢之。
元美曰:“何必博識?《大學》雲‘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是說甚麼?”蓋刺嚴相也。
嚴聞而銜之。
題何吉陽軸
何吉陽遷,故與黃庠士某以學問友善。
吉陽巡撫江西,過家。
某青衫來谒,門者不即為通,因散步堂上,環視壁間懸軸,其首則嚴分宜筆也。
遂索前刺,書一絕曰:“椒山已死虹塘谪,天下誰人是介翁?今日華堂誦詩草,始知公度卻能容。
”門者投之,遽拂衣去。
吉陽得詩自慚,亟遣追之,舟去遠矣。
二相公廟
韓持國兄弟皆拜相,客欲扁其堂為“三相”。
俄持國罷相。
東坡戲之曰:“今隻可雲‘二相公廟’矣!”有朱福二相公廟甚靈。
荊公水利
王介甫為相,大謀天下水利。
劉貢父嘗造之,值一客獻策曰:“梁山泊沃而涸之,可得良田萬頃,但未擇得利便之地儲許水耳。
”介甫傾首沉思。
貢父抗聲曰:“此甚不難!”介甫欣然以為有策,遽問之。
曰:“别穿一梁山泊,則足以貯此水矣!”介甫大笑,遂止。
蝗蟲感德
王荊公罷相,出鎮金陵。
時飛蝗自北而南,江東諸郡皆有之。
百官餞王于城外。
劉貢父後至,追之不及,見其行榻上有一書屏,因書一絕以寄之,雲:“青苗助役兩妨農,天下嗷嗷怨相公。
唯有蝗蟲偏感德,又随車騎過江東。
”
刺章子厚
章子厚生辰會客,門人林特以詩為壽。
客指誦德處工。
特頗不平,忽曰:“昔有令畫工傳神,以其不似,命别為之。
凡三四易,畫工怒曰:若畫得似,是甚模樣?”滿席哄然。
蘇長公在惠州,天下傳其已死。
後七年,北歸,時章丞相方貶雷州。
東坡見南昌太守葉祖洽。
葉問曰:“世傳端明已歸道山,今尚爾遊戲人間耶?”坡曰:“途中見章子厚,乃回反耳。
”
夏言
夏言在禮部時,内閣唯李時一人,夏日夕望入閣。
修九廟【累瓦】【鹿瓦】【甬瓦】【皆瓦】不堪者,皆運積東長安街側,多為有力者潛取用。
李時偶與郭武定勳言:“【累瓦】【鹿瓦】類舊皆滿目,今何其零落?”郭笑曰:“孰敢竊?皆夏宗伯搬去禮部,躧以望内閣耳。
”言雖戲,實得夏心。
是年冬,夏遂入閣。
神童
趙司寇乃費閣老同年,每投谒,書“年晚生”。
屠應埈曰:“趙老真神童!”人問其故。
雲:“費鵝湖二十作狀元,年最少。
今渠稱‘年晚生’,非神童而何?”
束玉
嘉靖間,席都禦史書以議大禮稱旨,擢禮部尚書,洊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一内臣見其束玉,陽為不識,曰:“此帶無乃大理石所為?”
衣金紫
穆宗登極,诏五品以上緻政者進階一級。
有一州守被革者,遂稱朝列大夫,衣金紫。
其弟亦大僚,忽莞爾曰:“恨不數赦,吾兄且腰玉矣!”
諱出外
熙甯中,王仲荀谒一朝士,阍者以不在辭之。
王勃然叱曰:“凡人死稱不在,汝乃敢出此言!”阍者拱謝曰:“然則當何辭?”王曰:“第雲出外可也。
”阍者愀然蹙額曰:“我主甯死,卻諱出外字面。
”
清涼散
劉子儀不能大用,稱疾不出。
朝士問疾。
劉雲:“虛熱上攻。
”石文定在座,雲:“隻消一把清涼散。
”兩府用清涼傘也。
束薪監察
唐趙仁獎在王戎墓側,善歌《黃獐》。
景龍中,負薪一束詣阙,雲:“助國調鼎。
”即除台官。
中書令姚崇曰:“此是黃獐耶?”授以當州一尉。
惟以黃獐自炫。
宋務光嘲之曰:“趙仁獎出王戎墓下,入朱博台中。
舍彼負薪,登茲列指。
行人不避骢馬,坐客惟聽黃獐。
”有頃見一夫負兩束薪。
宋指曰:“此合拜殿中。
”人問其由。
曰:“趙以一束拜監察,此兩束,豈不合授殿中?”
不語唾
憲廟永年,言官噤不敢言朝事。
孫禦醫者,素善谑。
人問:“生疥何以愈之?”曰:“請六科給事中舔之。
”人問故。
曰:“不語唾,可治疥也。
”
言之無擇,不如無言。
請看近來章疏,視憲廟時虛實何如?勿欺而犯,籲,難言矣!
元稹
武儒衡在中書時,元稹夤緣宦官,得知制诰,儒衡鄙之。
會食瓜,蠅集其上。
儒衡揮扇曰:“從何處來,遽集于此!”
有氣力
崔湜為吏部侍郎,掌铨。
有選人自陳:“某能翹關負米。
”湜曰:“若壯,何不兵部選?”答曰:“外人皆雲,崔侍郎下有氣力者便得。
”
泰山之力
張說婿鄭鑒,随上封禅,以九品驟至五品。
黃幡綽戲曰:“此乃泰山之力也!”
泰山有丈人峰,故雲。
後人稱婦翁,本此。
安石配享
初,崇甯既建辟雍,诏以荊公封舒王,配享宣聖廟,肇創坐像。
未幾其婿蔡卞方烜赫用事,議欲升安石于孟子之上。
優人嘗因對禦戲,為孔子正坐,顔、孟與安石侍側。
孔子命之坐,安石揖孟子居上。
孟辭曰:“天下達尊,爵居其一。
柯僅蒙公爵,相公貴為真王,何必謙光如此?”遂揖顔子。
顔曰:“回也陋巷匹夫,平生無分毫事業。
公為名世真儒,位貌有間,辭之過矣。
”安石遂處其上。
夫子不能安席,亦遜位。
安石惶懼,拱手雲:“不敢。
”往複未決,子路在外,憤憤不能堪,徑趨從祀堂,挽公冶長臂而出。
公冶為窘迫之狀,謝曰:“長何罪?”乃責數之曰:“汝全不救護丈人,看取别人家女婿!”其意以譏卞也。
鑽彌遠
史丞相彌遠用事,選者改官,多出其門。
一日制阃設宴,優人扮顔回、宰予。
予問回曰:“汝改乎?”曰:“回也不改。
”回曰:“汝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