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上抱犢崮去後,瞿英和芳辰聽了賈三春的吩咐,便陪着窦氏母女、曾毓麟三人一齊到紅杏觀去遊覽。
在觀内盤桓多時,方才走回。
不料在途中遇着兩個漢子,急匆匆走來,毓麟和瞿英走在前面,不防一漢子忽然一把拖住了毓麟,向他問道:“請問你,到抱犢崮怎樣走的?”
毓麟聽得那人問抱犢崮,不由一怔,他又不識途徑,如何作答?那男子卻催急着道:“快說,快說!不說時咱便孝敬你一拳。
”說着作出揚拳要打的樣子。
瞿英在旁瞧得不服氣,他将手臂把那男子拖住,毓麟的一條胳膊隻輕輕一擡,那男子的手早已被他直擡上去,退後了二三步。
他是不防的,便對瞿英看了一眼,說道:“好小子,倒有些道兒的,可知你家馬爺也不是好惹的啊。
”正要上前動手,窦氏母女和芳辰早走上來,那男子瞧見了窦氏和彩鳳,便向三人仔細相了一相,說道:“這位老太太可就是虎牢關的宋師母嗎?”
窦氏聽了這一句話,也向那男子凝神看了一下,方才說道:“正是。
你莫非就是小蠍子馬魁?好多年不見你面,幾乎不認識了。
”
馬魁忙向窦氏拜倒行禮,又和宋彩鳳行過禮,說道:“師母、師妹,自從師父故世後,我就離了镖局,一向在川、陝一帶厮混,好久沒有來府上請安,荒唐得很。
想不到今日竟會在這裡相逢,真是幸事。
”
窦氏又問道:“你在外可得意,現在要到什麼地方去?”
馬魁頓了一頓,然後笑道:“咱們想上抱犢崮去。
”說到這裡,便代那同行的男子介紹道:“這是咱的結義兄弟搖頭獅子解大元,以前也曾在營裡吃過糧。
可是咱們二人說也慚愧,東飄西泊,常常不得一飽,沒個安身之處。
此番咱們二人到這裡來,是因解兄和抱犢崮上的頭領李大勇以前相識的,屢次叫他去入夥,沒有答應。
現在窮極無路,遂約了咱一同到山上去投奔。
師母知道了,也要笑咱沒有出息麼?”
窦氏點點頭道:“不錯。
如你這樣方當壯年的好男子,隻要能夠熬苦,什麼事不好做?何必要去投奔盜匪,做他們的小喽羅,空負了七尺之軀,太不值得了。
”
馬魁被窦氏這麼一說,臉上不由漲紅了,連說:“是,是!”那解大元也有些局促不安。
窦氏又說道:“你們也是不得已而如此,但是我勸你們不要去吧。
他那裡不久就要被人除滅了,你們犯不着去送死。
”
馬魁聽說,很是奇異,便問道:“師母怎樣知道?”
窦氏微微笑了一笑,說道:“我們現在住在賈家村,你不如和貴友跟我們一起去罷,少停把這事細細告訴你,自會明白。
”
馬魁喜道:“謹遵師母之命!”于是窦氏又代毓麟、瞿英、芳辰等介紹過,馬魁方知毓麟就是他師母的坦腹東床,忙又向毓麟深深一揖道:“原來尊駕便是咱師妹的夫婿,方才咱向你問路時多多冒犯,請你不要見怪,咱本是一個粗魯之人。
”
毓麟也說道:“馬兄不要如此,區區小事,何足介懷!”
窦氏笑着對彩鳳說道:“小蠍子多年不見,他的莽撞情态,依然如此。
”彩鳳笑了一笑,于是馬魁和解大元就跟着窦氏等到了賈三春家中。
大家在廳上座定,窦氏先将自己複仇的事約略告訴些,然後把抱犢崮盜匪猖狂的情形,以及玉琴、劍秋陪伴神彈子賈三春上山的經過一一告知二人,又将玉琴、劍秋的來曆略述一遍。
二人素來也聞那荒江女俠的大名,也知道女俠又有一位同伴姓嶽的,都是昆侖門下著名的劍俠,一向很是景慕,常恨不得一見。
今聞琴、劍二人都在這裡,而神彈子賈三春又是江湖上前輩英雄,可說群英濟濟,會于一堂,自己能在此和他們識荊,豈非平生榮幸的事嗎?馬魁遂喜孜孜地對窦氏說道:“如此說來,我們在途中幸虧和師母等巧遇,否則咱們二人真的象是飛蛾撲燈,跑到山上去送死了。
”
于是他們坐着互相談話,等候衆人回來。
瞿英和芳辰卻走到裡面去了。
窦氏代他們一一介紹畢,馬魁、解大元對賈三春、玉琴、劍秋等三人說了許多景仰的話,三人也各謙謝。
芳辰和瞿英聽得衆人回來,趕緊跑出去來探聽消息。
大家團團坐定,便由賈三春把上山情形報告一遍。
大家聽了無不稱快,而芳辰更是高興,一扭身跳到玉琴膝上,坐在她的懷裡,勾住了玉琴的粉頸,說道:“很好,很好!你們夜裡到山上去時,我和瞿英哥哥也要跟你們同往,一雪我們前番的恥辱。
”
玉琴笑道:“我準帶你同去,你的蜈蚣棍好不利害,趙無畏也在稱贊你們的本領高強呢!”劍秋對瞿英、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