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皆明佛乘是有。
如初教明佛乘是有。
至法華。
亦明佛乘是有。
以始終明佛乘是有。
是故不索也。
後見法華論。
亦明唯有佛乘無有二乘。
凡有二義。
一者雲。
無有二乘涅槃。
唯有大涅槃。
名為佛乘。
前已答竟。
二者總序方便品。
有五分明義。
但為破二明一。
若爾不言無有佛乘。
菩薩何所索耶。
法華前後又無有言佛乘是方便。
但言二乘是方便。
故二乘人索。
菩薩不索(已上)又雲。
若言昔明三乘皆是方便者。
從大品已上。
乃至法華之前明佛乘。
皆是方便。
若佛乘是方便。
六度等因。
亦是方便。
若爾者。
付窮子财。
此之珍寶庫藏。
皆是方便說。
并應非真實也。
若付财之寶。
遂是夜光。
非魚目者。
大品明佛乘。
已是真實。
不名方便(已上)本經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息處故說二等。
由此文故。
唯有三車。
會三歸一。
義理成立。
金陵說文。
陳述此義。
散到布置。
不能具引。
斯乃三車之中。
二權一實。
牛車之外。
無有别一。
故章牒雲若彼三中牛。
亦是實者也。
此亦非假說。
分明正說故。
章長者宅内下。
二緻遮破。
言長者宅内引諸子時等者。
此中意說。
三界舍宅。
欻然火起。
諸子在中。
父于宅内。
告諸子言。
門外有車。
是羊鹿牛。
汝等疾出。
至彼處所。
取彼彼車。
長者意謂。
小子取羊車。
中子取鹿車。
大子取牛車。
如此令随欣。
是時諸子。
為取其車。
競出火宅。
到露地處。
三類諸子。
各欲得車。
是故大子。
亦為取其牛車往彼。
欣羊鹿者。
出至露地。
不見二車。
本是虛指。
無其體故。
牛車亦爾。
亦虛指故。
牛車若實。
菩薩大子。
到四衢處。
可得其車。
而不能見。
何故爾乎。
既不得見。
明知牛車亦同羊鹿。
虛指無體。
既不得車。
是故諸子。
從父長者。
亦索牛車。
即同二子索羊鹿車。
言本所指車所住處者。
即四衢道中。
露地之處。
父于宅内告示言車在此處。
故既索牛車。
明知體無。
如羊鹿車。
不得故索是故三車皆是虛指。
假引諸子。
令出宅故。
言出火宅者。
離分段死故。
經雲。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是也。
言不得車者。
出界分齊。
非實事故。
經雲。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是也。
一切解脫者。
離變易死也。
言虛指者。
于未極處。
如其極處指。
此示此誘諸子。
故長者之意。
為令出宅。
相似實事。
指示誘攝。
諸子不知長者密意。
謂為實事。
堅執不舍。
不欣上法。
無進勝位。
如來長者。
漸漸陶練諸子執情。
遂令遣執入一乘道。
一乘機熟。
故索三車。
三車無實。
堪進入一。
是名索車。
權大之益。
既非實果。
故趣一乘。
令機純熟。
故求牛人。
同彼羊鹿。
不能得之。
不得牛車。
權大非實。
乞索牛車。
一乘機熟。
今章下文。
明光宅師四乘中雲。
臨門三車。
為三乘。
四衢所授大白牛車。
方為第四。
以彼臨門中牛車。
亦同羊鹿。
俱不得故。
餘義同上辨(已上)言同上者。
即今文也。
三一權實。
彼此大同。
清涼大師。
大疏一上。
具錄光宅師義中雲。
以臨門牛車。
亦同羊鹿。
俱不得故。
并無體故。
諸子皆索故。
是三皆虛指。
以為方便(已上)演義釋雲。
以臨門牛車下。
二出所以。
有三所以故。
三乘是權。
而義勢連環。
一亦同羊鹿。
俱不得故者。
羊鹿是虛指出門不上車。
牛車若是實。
出門即合上牛車。
亦不上。
明三皆虛指。
約法而說者。
皆指三乘出三界門外。
二乘出三界。
此有真實證。
菩薩出三界。
豈有真實證。
俱無實證。
名不上車。
明知三乘。
皆是權設。
二并無體故者。
既不得車。
明皆無體。
以無可得故。
長者虛指。
三車實無。
界外三乘。
明是方便。
盡無生智。
是二乘車體。
丈六權智。
是牛車體。
二乘之智。
即非真實。
丈六權智。
豈有實耶。
然上不得。
約人就法。
今明無體真就法明。
三諸子皆索故者。
複成上義。
向若有體。
即不合索。
諸子皆索。
明皆無體。
不見羊鹿故索羊鹿。
今索牛車。
明無牛可見。
故彼經雲。
爾時諸子。
各白父言。
父先所許玩好之具。
羊車鹿車牛車。
願時賜與。
既索牛車。
明同無體。
故牒索耳(乃至)由是故知。
三乘皆索(已上彼文)三種所以連環相者。
門外三車。
俱不得故。
明知無體。
并無體故。
諸子皆索。
此順次第。
若逆次第。
諸子索故。
定知無體。
以無體故。
并不得車。
若作問答。
何故求索。
以不得故。
何故不得車。
以無體故。
何故無體。
以虛指故。
何故虛指。
為出宅故。
方便爾故。
準清涼意。
消釋章文。
亦有三意。
而文有二。
謂而不得故複更索耶者。
不得是第一所以。
更索是第三所以。
然上牒三車宗所立義。
雲若彼三中牛。
亦是實者所言實者。
即是實體。
次破中雲。
此應亦出。
即得見牛車。
所言見者。
是見體也。
出已應見。
而不見之。
所以不見者。
以無體故。
以意取有。
無體義故。
同大疏三義滿足。
而無體義。
可在第一。
章意在初。
亦義便故。
一并無體故。
二俱不得故。
三諸子皆索故。
以三所以。
順逆次第。
更與連環。
相成相釋。
以無體故。
三并不得。
以不得故。
諸子皆索。
以求索故。
明知不得。
以不得故。
明知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