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胎藏三密鈔卷第四

首頁
    釋迦文佛印 軌雲。

    為令教流布住彼而說法(缽印)智手吉祥印(空持火。

    私雲。

    或本雲持水。

    然世尊印有處雲缽印。

    有處雲說法印。

    今軌為顯其二印欤。

    但有雲。

    左申仰安)(心名缽印。

    右空火撚向外名說法印。

    雲雲。

    具緣品疏雲。

    作說法之狀。

    謂以左手執袈裟。

    用如今之阿育王像。

    右手)(豎指。

    以空水輪相持。

    是其标幟也。

    雲雲。

    可思)記雲。

    前大缽印是也。

    握袈裟二端如前異記雲。

    二手各以大指撚中指端。

    以左手橫心前。

    以右印向外立乳上經雲。

    如前持缽相。

    是釋迦缽印疏同之攝軌雲。

    牟尼說法相智手吉祥印廣軌雲。

    二羽仰齊間軌雲。

    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喃(引一)婆薩嚩吃哩(二合)舍涅(入)素娜曩(二)薩嚩達嚩(無缽反)始多缽羅(二合)缽多(二合三)誐誐曩三摩(引)三摩(四)娑嚩(二合)賀(引藏品同之。

    印品三摩三摩隻雲三迷)義雲。

    又釋迦牟尼真言。

    婆是有義。

    以王三昧普現二十五有随類之身。

    皆為淨調諸有令入秘藏故加傍點也。

    又雲。

    經雲。

    時釋迦牟尼佛入于寶處三昧。

    說自心及眷屬真言者。

    由此三昧故。

    如來出現于世。

    以如來出現故。

    則有無量無邊五乘法寶悉皆出現。

    猶如輪王位時世間種種伏藏自然開發。

    又如諸寶山無所不有。

    随諸衆生有信手者則能自恣取之。

    法花經化城喻品。

    此中當廣說也。

    薩嚩吉禮舍是一切煩惱。

    ?素娜曩是摧伏。

    薩嚩達麼是一切法。

    嚩始多缽羅缽多是得自在。

    此意言。

    摧伏一切煩惱。

    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也。

    以初婆字為真言體。

    婆名為漏亦名為堅。

    言一切有漏有為之法無力無堅。

    而諸衆生謂有性實堅着不舍。

    是故此法無常敗壞時。

    即便沒在愛苦大海。

    今入阿字門則智諸漏本來不生。

    況有堅固住者。

    故能以此法王三昧遍破二十五有。

    普聞一切諸惡趣門。

    轉無量塵勞盡成寶所。

    故名為破。

    有法王于法自在也。

    末句雲誐誐曩三麼(引)三摩者譯雲等。

    虛空無等者。

    言此三昧非但于一三千界而得自在。

    乃于無盡諸衆生界而得自在。

    是故廣博無際等同虛空。

    又如虛空雖無所不遍。

    而具含萬像種種不同。

    故言無等。

    複次如寶性是一而力用不同。

    有辟邪除毒者。

    有愈疾者。

    有持财者。

    有能成就種種幻術者。

    有能普雨衆物乃至可共語使令者。

    有能等衆生宿命行業乃至賢聖大會悉于中現者。

    故雲等不等也(私雲。

    二十本雲。

    伽伽那虛空也。

    娑麼等也。

    即是等同虛空也。

    下句與阿相連是無等也。

    不等者即是二)(乘) 遍知眼印(亦名能寂母。

    亦名佛眼佛母。

    私雲。

    有雲。

    是釋迦母。

    非一切佛) 軌注雲。

    内縛申火屈風在火背一變不相到記雲。

    先内縛舒二中指指端相拄。

    開二頭指加火背一變許勿全相到(私雲。

    有雲。

    是金輪佛頂印)注白傘前說雲。

    如前以是慧手合為一相。

    其地水輪皆向下。

    而申火輪二峰相連。

    屈二風輪置于第三節上。

    并虛空輪如三日形。

    是如來頂印佛菩薩母義雲。

    次佛眼印。

    作三補吒。

    雙屈地水入掌。

    豎二火令合如針。

    二風指轉撚二火指第三節上。

    由如眼形。

    二空指并豎。

    稍屈令當二中指下押慧水側。

    使指頭如豎眼之形。

    即三眼也。

    其地水指如向内合掌之法。

    如前名為佛母印。

    此中名佛頂印。

    亦名佛菩薩母又經真多摩尼豪相印次雲。

    如前佛頂是佛眼印。

    複有少異。

    所謂金剛标相義雲。

    佛眼印。

    如前佛母印作之。

    是中少異者。

    謂開風指去火指背一變許不相着。

    如似五股之形。

    即是也(私雲。

    如五股者。

    檢一兩本同之。

    但此印似三股。

    更詳)攝軌雲。

    母印同佛頂異謂金剛标廣軌同之青龍經雲。

    則得佛母加持眼根清淨眼印。

    二羽虛中合。

    屈風火背不相着。

    空輪并建五眼成軌雲。

    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喃(引一)怛他(引)誐多作乞刍(二合)尾野(二合)嚩路(引)迦野(三)娑嚩(二合)賀(引諸文多同。

    廣軌亦同。

    然攝軌雲。

    沒馱路左你嚩弩羅達摩三波嚩尾迦曩三參娑縛賀)義雲。

    次說如來眼真言者。

    如金翅鳥王威力具足羽翮定豎。

    又得極明利眼。

    于虛空中俯觀大海如視鏡像。

    則能随意自在抟獲諸龍。

    當知真言行人亦複如是。

    以此如來淨眼自加持故。

    曼荼羅海會常現其前。

    備見一切根緣及遮通法。

    由此金剛事業随意皆成。

    故次說之也。

    真言之句義中。

    怛他羯多斫吒刍是如來眼。

    次雲尾也嚩路迦也是觀義。

    言以如來眼觀也。

    用最初多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