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寬心

首頁

寬心

作者:星云

分類:國學

狀態:已完結

更新:2025-08-30 09:38

最新:肆 精神篇

寬心 最新章節預覽:

  一多不二,   空有不二,   是非不二,   善惡一心。   須彌山與小芥子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問智常禅師:“佛經上所講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麼可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   智常禅師聞言而笑,問他:“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可有這回事?”   比如業感。人生之所以生生不息、輪回不休,乃是由于起惑、造業、受報的結果。人之所以有榮華富貴與貧賤困頓之差,也都是由于受到自業牽制的結果。并非什麼神明所能賜與及主宰,真正能掌握命運的完全是我們自己。業的價值便是自己的行為決定一切。業的意義是非常自由平等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誰也改變不了。釋迦牟尼佛當初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所徹悟的宇宙人生真理,便是覺悟了生命的輪回,體證了“生命随業在流轉”、“維系生命的力量是業力”。   比如因緣。佛陀悟道,悟了什麼道呢?是覺悟了宇宙人生,一切都在因緣、緣起當中。宇宙中的萬法都仗緣而生起,一切法不能獨自存在,有其一定相互存在的關系。我們生存世間,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要感謝因緣。譬如每餐所吃的飯來自于商人販賣的米,商人販賣的米又來自于農夫的耕種,農夫所播下禾苗種則需依賴陽光、空氣、雨水、肥料……如此等等因緣的集合,才能成長!從這一粒小小的米中就包含了那麼多人的血汗辛勞、那麼多種的因緣條件,可知來之不易,難道我們不應為此而感謝嗎?我們要搭車,要有司機的駕駛;要看電視,要有演藝人員的表演……宇宙之間事事物物皆是由因緣才能相互依存的,所以任何事物都值得我們銘謝再三!但是,因緣觀不是知識論辯的範圍之内,因緣必須要從修證中才能真正地體驗,才能真正地了悟。   比如空性。一提到“空”,人們就會想到“四大皆空”,然而“四大皆空”還是“有”,有什麼呢?有“空”的觀念!

最新章節
正文
上一頁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