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叁·讀書與學習

首頁
    想要讓自己在某個方面有所精進,就要努力地鑽進去,做到時時不忘。

    這樣,你就會發現,很多自己不能領悟的妙處,往往會在别人的一句無意間的話語當中得到啟示,幫助自己成長。

     閱 讀 人的知識學問,來自于閱讀。

    閱讀并不限于書本,有的人從一件事獲得啟發,他就能從“讀事”裡獲得智慧;有的人一生跟随一個人,他說我以一生閱讀了某一個人,“讀人”也能讀出思想。

     人生,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有的人終其一生,研究動物、研究海洋、研究太空,成為專家,有的人博覽群書,成為通才,這就看各人的志趣了。

     我們究竟如何閱讀才好呢? 一、閱讀一個國家。

    閱讀世界、閱讀人類、閱讀宇宙,有時候閱讀的領域太廣、太深,無法消化、融會,隻有徒然浪費時間,最好就着自己的能力去閱讀。

    例如,閱讀一個國家的文化、曆史、經濟、政治、人物等,比方中國的貞觀之治、歐洲的文藝複興、美國的南北戰争等,你能把一個國家讀通、讀透,你就能成為研究中國的專家、研究歐洲的專家、研究美國的專家……不管你研究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所成就,因為一個國家的人文曆史,有的人窮一生數十年歲月,都不見得能把它研究透徹。

     二、閱讀一個社會。

    如果我們把閱讀的範圍縮小,更求深入,可以閱讀一個社會。

    例如,男人的社會、女人的社會、士農工商各種人群的社會,甚至“同志”的社會,他們的形成背景、生活方式、互動模式、思想理念等。

    我們能針對社會的各種族群,深入調查研究,把成果出書分享大衆,也是非常有價值的事。

     三、閱讀一個家族。

    家庭是社會組成的單位,世界上有很多的家庭,乃至他們的家族,對國家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都值得去研究、閱讀。

    例如,洛克菲勒的家族,肯尼迪的家族,《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明朝大儒方孝孺,其被誅殺十族的冤獄,乃至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家族興衰史。

    舉凡書香之家、官宦之家、農耕之家等,都可以花一生的時間去閱讀,把他們的行誼得失,做成論文研究,公諸于世,都能對世人有所啟發。

     四、閱讀一個宗教。

    一般宗教大都有排他性,彼此互不包容,所以很多宗教都是各說各話,各寫自己的好。

    如果有人能以佛教的“無我觀”閱讀,然後客觀地研究各宗教的思想、義理,也能對人類做出貢獻。

     五、閱讀一個人生。

    有的人的一生,代表一個時代、一種社會,有的人的一生,影響整個國家甚至全人類。

    例如釋迦牟尼佛、耶稣、穆罕默德、孔子、蘇格拉底、愛因斯坦、達爾文、拿破侖、亞曆山大、成吉思汗等,這許多的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等,我們研究他們的生平,把他們一生的事迹,巨細靡遺地呈現出來,讓未來的子子孫孫都能與古人同在、能與專家同行,豈不快哉? 六、閱讀一個自己。

    麥克阿瑟在《為子祈禱文》裡有一句話說:“認識自己是認識一切知識的基石。

    ”認識自己就是自覺的功夫,也就是明心見性,如禅宗所謂的“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一個人能夠自我閱讀、自我觀照,把自己一生的功過、得失,都能讀得清清楚楚,最後能讀出自己的佛心、佛性,這才是世間最大、最有價值的學問。

     書中有什麼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

    ”在古老的時代,沒有電視機、收音機,人們隻能從閱讀書籍與語言交談中得知天下事。

    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就是說明“書”的重要性。

     書籍不但能增加我們的知識、智慧,改變我們的氣質、品德,讀書更能開擴我們的思想、見聞,讓我們真正認識宇宙人生。

    所謂“開卷有益”,隻要我們善擇好書,多讀書必然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 第一,書中有知識。

    現在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網絡上的資訊包羅萬象,而且傳遞迅速。

    處在這個時代,唯有終生學習,汲取新知,才能因應不斷改變的世界。

    而獲得新知、充實知識的途徑,除了網際網絡以外,“書”是另一個最佳的媒介。

    根據報道,現在舉世每年都有十萬本新書問世,每個人一天要讀二百八十八本書才能跟上時代,所以唯有多讀書,才有豐富的知識,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第二,書中有明鏡。

    曆史書中的成敗興衰,能讓我們鑒古知今;勵志書中的名言佳句,能作為我們待人處世的殷鑒;故事書中的忠奸善惡,能幫助我們明因識果,增加對人生的理解。

    除此以外,隻要是有益身心的書籍,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明鏡,借以認識自己,看清人生。

     第三,書中有前途。

    書,好比是我們人生道路的指南針,指引我們人生的前途,也好比是人生道路的食糧,随時補充足夠的能量。

    諸如性向的分析、工作的選擇、職場優劣剖析等各方面的書籍,都是人生很好的參考書。

     第四,書中有世界。

    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如何讓“八千裡路雲和月”成為“小小世界”,隻要手中握有旅遊手冊、名勝導覽、介紹古迹文物的雜志等,就可以“卧遊天下”,足不出戶也能飽覽世界風光。

     第五,書中有方法。

    工具書是我們讀書、工作的好幫手,除此以外,現今有許多書标榜着如何讀書的方法、緻富的方法、成功的方法,甚至烹饪、園藝、美工等各類書籍,隻要懂得好好利用,都可以在生活中發揮作用,提供幫助。

     第六,書中有自己。

    宗教書籍有别于世間一般書籍,借由分析人生實相,讓我們認識人生、了解自己,讓自己不再受虛妄煩惱所惑,所以閱讀正信宗教的書籍,可以找到自己。

     讀書要靠日積月累,要持之有恒,而且不能把讀書當兒戲,不能輕忽為之。

    讀書是很認真的事業,讀書是每日必做的功課,所謂“三天不讀書,言語乏味”,所以唯有養成每日讀書的習慣,才能建立“書香人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