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授法日記(胎記)(明德二辛未三月二十四始之)

首頁
    煩惱。

    于三寶禦前忏悔。

    于佛正法賢聖僧者三寶也。

    父母二師者。

    世間出世二師也。

    即真俗師有之。

    真者法門師。

    俗者文字并俗書等師也。

    出罪者忏悔也。

    忏者以前罪顯義。

    悔者昔罪悔義也。

    忏悔事理二有之。

    理忏悔者普賢經所說。

    端座思。

    實相衆罪如霜露我心自空罪福無主。

    是名理忏悔。

    事忏悔者。

    思實相觀解難成者。

    以身口二行助意業也。

    身行禮拜。

    口唱名号。

    此等事忏悔也。

    事理二中。

    以理名真言忏悔。

    真言教意。

    手結滅罪印。

    口唱摧惡真言。

    意觀無住本尊。

    三業同時忏悔。

    具三密清淨德也。

    一切諸法。

    悉阿字第一義法體也。

    妄想被覆依不辨此道理。

    六道受苦也。

    諸法本不生解時。

    妄想當體歸實相一理也。

    本實相與妄想各别無之。

    不覺時諸法悉妄想。

    覺畢諸法悉實相妙理也。

    自此之前。

    我等皆名邪見人也此意也。

    此印名大慧刀印事。

    總名大慧刀印印多之。

    此印頭大所撚惠刀雲。

    劍形名刀。

    如今頭大撚形名刀也 次歸依方便滅罪障生善業故。

    忏悔次歸依成也。

    歸者歸命。

    依者依怙也。

    三寶歸命三義有之。

    一誠心。

    二惠形。

    三歸命也。

    行者至誠必感應道交義也。

    作禮恭敬義。

    歸依随從義也。

    譬世間見高貴人成恭敬心。

    強不随從。

    恭敬上随從殷勤義也。

    南無者歸命語。

    三種常身法報應三身也。

    正法藏法寶也。

    勝願菩提大心衆僧寶也。

    仍三寶歸依言也。

    法寶名正法藏事。

    正者直嫌邪言也。

    法者軌則也。

    所謂不可作罪道理曰修善道理皆軌則顯也。

    藏恒沙法門含藏故也。

    仍法寶正法藏名也。

    大心衆者。

    菩薩乘也。

    發大菩提心名菩薩故也已上二十五日 普賢十願者。

    一禮敬諸佛。

    二稱贊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忏除業障。

    五随喜功德。

    六請佛住世。

    七請轉法輪。

    八常随佛學。

    九恒順衆生。

    十普皆回向。

    天台五悔者。

    仰雲。

    九方所可入也。

    一忏悔。

    二勸請。

    三随喜。

    四回向。

    五發願 次施身方便。

    歸三寶終故。

    以身供佛。

    若以三業為己有增惡業煩惱。

    仍獻如來如教行歸善故歸依次有施身也。

    我身依供佛。

    自身本尊一體成也。

    是顯真實志成無上佛果義也。

    割股與眼投全身。

    皆施身方便意也。

    我淨此身離諸垢者。

    供佛身故。

    光成清淨而後非現在依身。

    三世三業供。

    三世常住身得意也。

    用獨古印事獨古有摧破用。

    仍摧破煩惱業奉獻諸佛 次發菩提心方便。

    此印縛定印也。

    但大指不縛相柱也。

    前以身供佛。

    是上求菩提下化衆生義也。

    菩提心無上大乘種子也。

    依發菩提心。

    我身佛身一體成法深理覺故。

    名發菩提心。

    菩提心者大慈悲心也。

    利衆生事。

    以大慈悲為本故。

    常當利益諸含識雲。

    含識雲衆生事故。

    觀經雲何得悟必發慈悲也。

    觀不思議境次起慈悲心安之即此意也 次随喜方便。

    發上求菩提下化衆生菩提故。

    諸佛菩薩随喜給。

    衆生少善根漸次修行可作佛故。

    皆悉随喜。

    種種善根方便力者。

    大小乘作善真言教意普門海會利益。

    悉是方便也。

    方便為究竟故。

    以衆生利益方便。

    諸佛究竟給也。

    大日經三句菩提心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說給是也 次勸請方便衆生修善依佛說教故。

    請轉法輪也。

    佛住世說法利生給請。

    是真實大悲利物也。

    恒以大雲降法雨雲覆慈悲大雲灑佛法雨。

    衆生各得益也 次奉請方便。

    此印結橫印也總橫印豎印手持印有之。

    橫印橫持之。

    豎印指末少舉持之。

    手持印指末向上結也。

    手持印可名豎印。

    自古如此口傳來也。

    真言一遍間三返招也。

    勸請次有奉請事。

    轉法輪要樞以在纏苦身令得出纏法身義也。

    具奉請法身方便雲也。

    我身中雖具足本有法身。

    性德修德一緻得真實功德義也。

    所住處者。

    舉行者住處。

    所集身者。

    舉行者依身。

    無垢處者清處。

    法界身者清身義也。

    故依報正報清淨安住無上菩提為奉請方便意也。

    諸法雖廣不出色心二法。

    色法土也。

    心法身也。

    仍身土雲色心也。

    是名依報正報。

    色心二法。

    縮歸心一法也。

    發心雲即心法也。

    色心二法廢立顯密似各别。

    其深旨可同。

    一切衆生色心實相等文。

    能能可案事也 次回向方便以前八善根等皆回向。

    回向者回衆善向大菩提義也。

    無善衆生以我善施彼衆生。

    仍住自他平等思。

    名真實回向也。

    回向與發願。

    大都其意同也。

    然誓期所求。

    發願善根趣向衆生回向也。

    九方便真言漢言梵語也。

    仍古梵語計誦。

    金界漢語計誦。

    此意也。

    九方便略時。

    作禮出罪随喜勸請回向五方便用也。

    奧回向方便所暗時。

    用五方便常事也 次五大願獨修時入内發耳者。

    内入雲指淨珠所也。

    或念誦偈所誦事有之。

    然自行時化他時此處用也。

    獨修雲自行時事也。

    發願大法不用也已上二十六日 次入佛三昧耶。

    此印橫印也。

    以入佛法界轉法輪三。

    如次當佛蓮金三部也。

    仍入佛佛部也。

    儀軌雲。

    淨除三業道成三法界道。

    三法界道者。

    不思議疏印真言及意密。

    或佛蓮金三部。

    或法報應三身。

    又佛法僧三寶也(雲雲)此真言三力有之。

    阿三迷佛力。

    怛哩三迷法力。

    三摩曳僧力也。

    印立二大指。

    菩提幢标示也。

    入佛家初發菩提心故。

    其标示顯義也。

    菩提心者。

    平等義也。

    三昧耶即平等義也。

    故名入佛三昧耶也 次法界生。

    此印先指峰向外橫仰。

    次向身散也。

    如此用印事。

    表火焰體也。

    法界生宛蓮華部。

    蓮花清淨義。

    火院又離塵垢義故。

    蓮部宛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