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收拾了。
諸将當下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李如松眼皮都沒擡,隻吐出倆字:“反攻。
”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進攻,進攻,再進攻,這就是李如松在碧蹄館前的抉擇——即便身陷絕境,李如松也依然始終保持着過人的冷靜。
他犀利的軍事眼光,能瞬間從極端不利的情況下,選出唯一的一條正确道路。
此刻,他已經徹底算出了日軍主将們的心思。
日軍最怕的,是他身後那個并不存在的明軍的主力,因此小早川才會不要命地發動快速攻勢,把剩餘的全部一萬四千人一次壓上,希望早一步打敗李如松的三千多人。
楊元的援軍才五、六千人,這事李如松知道,可宇喜多秀家和小早川隆景不知道。
他們一定在猜測,楊元這支軍隊,是不是明軍大部隊的前哨;明軍以及可怕的火炮部隊是不是已經進入惠陰山,正陰沉沉地透過山上的樹葉朝這裡望過來。
五多千援軍和大炮的吼聲,已經讓日軍内心開始嘀咕。
如果明軍在此時發動反擊,日軍指揮官的猜疑就會變成一個确定的答案:如果沒有大軍在後,這支疲憊不堪的孤軍怎麼敢有恃無恐地反咬一口?明軍主力肯定快到了,他們想拖住我們,好等主力趕到逼迫我們進行決戰。
這會對日軍造成多大的恐慌,可想而知——既然之前已經唱了一次空城計,李如松決心再唱一次,把這出空城計堅決演到底。
日軍的攻勢這時已經趨緩,他們發現明軍有新的援軍趕到,心中正升起一股不安。
而在兩側高山上的日軍将領們忽然發現,原本窮途末路的明軍和新到的明軍合流後,調轉了馬頭,排列好隊形,居然……居然開始反擊了!
日軍諸部一時駭然,紛紛後撤。
明軍騎兵壓上了一段距離,見日軍退後到足夠的安全距離後,才開始停了下來。
這時,李如松才吩咐由楊元的五千生力軍分幾路交替掩護斷後,讓全軍退入惠陰山中。
先前吃了大虧的日軍先鋒井上景貞和側翼的立花宗茂,見壓上的明軍隻是虛晃一槍,不進反退,頓時又想來占點便宜,當下嗷嗷叫着又追了上來。
隻是明軍的撤退,依然維持了之前的規範:士兵先退,将官跟着李如松為全軍斷後。
李如松見日軍居然還想追擊,頓時大怒,再次率諸将和家丁往返騎射,與追擊的井上景貞和立花宗茂部混戰起來。
激戰中李如松的戰馬突然被近處的日軍鐵炮所驚,将他掀落馬下,這是他第四次落馬了——李如松的戰馬陣亡率實在是太高了,估計這次替換上來的戰馬也不怎麼好使。
正在附近的井上景貞看見明軍主帥落馬,欣喜若狂,率軍拍馬上前,想取李如松的首級。
千鈞一發之際,李如松的家将李有升挺身殺出,敵住了井上景貞。
李如松被随後趕到的親兵拼死從地上拉起,脫離了險境。
一心護主的李有升大展神勇,一個人不但敵住了井上景貞,還手刃數名日軍。
正鏖戰間,李有升突然中鈎落馬——這事多半是忍者幹的,因為日本武士和足輕都不用“鈎”這種武器,隻有忍者才用這種古怪兵器。
一邊的井上景貞觎了個破綻,乘機殺死了李有升。
李有升是個悍将,當年因為喜歡一個妓女,失期犯了軍規,要被處死。
李如松惜其勇猛,不但把他救下,還幫他娶了媳婦,又送了許多家當,前後耗費不下千金。
現在李有升終于償還了這份恩情,把這條命還給了李如松。
然而,李如松的危機并未因此解除,附近殺過來想乘機取他首級的不止井上景貞一支部隊。
他才閃開幾步,斜刺裡又突然沖出一員金甲金盔的倭将,卻是小野鎮幸之弟小野成幸。
隻見他頂着一個桃子型頭盔,連聲怪叫直取李如松而來。
哪知跑到半路,小野成幸突然頓了一下,然後直挺挺地倒向地上,死了。
遠處,李如梅冷冷地放下了弓箭。
這已經是他今天狙殺掉的第二名日軍将領了,他簡直就是第六軍團将領們的死神。
這次戰役裡,立花宗茂所部戰死的除之前的十時連久、池邊永晟,以及剛被射殺的小野成幸外,小野鎮幸的部将小川成重、安東常久、安東幸貞等人也先後被明軍殺死,可謂損失慘重。
而此刻擔負斷後的楊元部隊已掩上接應住了李如松等人。
日軍突前諸将還想繼續追擊,但這個舉動被老成持重的隆景所阻攔,生怕中了埋伏,隻允許他們最多追到惠陰山的山口大路,便不得前進。
明軍主力的陰影,一直萦繞在這些将領心頭。
當看到明軍退入惠陰山中後,他們如釋重負,既然大敵已走,實在犯不上再拿自己藩内寶貴的士兵生命去冒險了。
等明軍徹底消失在視野裡後,小早川隆景才下令收攏部隊,和秀家等部一起退回漢城。
細心一點的人,也許會發現此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