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蔚山血戰(上)

首頁
    廷急于結束在朝鮮的戰事,好騰出手來處理播州的事。

     在這些或明或暗的壓力之下,邢玠在十一月十日下了一道命令,聯軍三道進剿,開始反攻。

    為了鼓舞士氣,邢玠親身入朝,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抵達漢城。

    他都到了漢城,逼着楊鎬和麻貴往前線移動。

     當時日軍在沿海修了一圈倭城,如同一串珍珠散落在慶尚海灘,十幾萬人駐屯。

    明軍一共隻有四萬人,加上朝鮮軍也不過六萬到七萬人,無法面面俱到,隻能選擇一個重點方向進行打擊。

     經過反複讨論,他們選擇了一個看似最不可能的目标——蔚山城。

     蔚山城位于慶尚道最東側、釜山東北方向,漢城在最西側,兩邊直線距離是所有倭城最遠的。

    挑這麼一個地方,從軍事角度來說,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戰争理論告訴我們,軍事永遠不能脫離政治而存在,必須服務于政治目的。

     蔚山城不是個好選擇,可是蔚山城裡有一員武将,叫做加藤清正。

     大明最熟悉的日本武将,是小西行長;而朝鮮最熟悉的日本武将,則是加藤清正。

    他們跟加藤的仇,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李舜臣功勞大不大?就因為沾了加藤清正的事,被一捋到底——加藤清正簡直就是朝鮮的一根高壓線,誰提跟誰急。

     如果能夠一舉攻破蔚山城,殺死加藤清正,那将是煊赫的一場大勝。

    日軍甚至會因此而士氣喪盡,自動撤退。

    提前結束戰争的誘惑,明軍非常有興趣。

    于是兩邊一拍即合,開始緊鑼密鼓地籌謀進攻。

     明軍分成三路大軍。

    左路是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中路是高策,右路是李芳春。

    左右兩路将在麻貴、楊鎬的帶領下,從忠州附近的鳥嶺進入慶尚道,沿安東、慶州走一條斜線,劍指東南蔚山。

    而中路軍則前抵宜甯,既可以策應主攻部隊,又可以防止全羅道的日軍趕來赴援。

    他們還抽調了董正誼和一千五百名明軍,與朝鮮地方部隊混編,南下南原,吸引順天小西行長的注意力。

     與此同時,權僳也糾合朝鮮精銳高彥伯、鄭起龍、金應瑞等部向蔚山趨動,以配合明軍。

     十二月初四,援朝三巨頭齊聚漢城,搞了一次盛大的祭天儀式。

    邢玠親自登壇祭告天地,誓戒官兵。

    祭旗的時候,火器一字排開,萬炮齊鳴,場面極之宏大。

    旁觀的朝鮮軍民都異常自豪,覺得這麼牛逼的軍隊,看來可以徹底把倭寇趕下海了。

     祭告完天地,在十二月初八,明軍正式開始出發。

    臨走之前,朝鮮國王李昖表示要親自送楊經略出征。

    楊鎬欣然從命。

    兩個人騎馬并排出了漢城,正說着話,楊鎬忽然離開大路,從一條險要小路躍馬疾馳,李昖不甘示弱,緊緊跟在後面,身後的随從與大臣不知所措,都追不上去。

    兩個人你追我趕跑了一段,楊鎬忽然回頭笑道:“王可與共事矣。

    ” 告别了惺惺相惜的李昖,明軍四萬四千八百人耀武揚威地越過鳥嶺,并于兩日後抵達山腳下的聞慶縣城。

    這裡是壬辰戰争時,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急速狂飙的第一階段終點。

     在這裡,麻貴對權僳提了一個要求,要求他派遣朝鮮水師到蔚山附近海域配合。

     這個要求提的很奇怪。

    那時候李舜臣的艦隊雖然略有恢複,但要繞過順天、巨濟、釜山幾個港口重鎮去襲擊位于東側的蔚山,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件事麻貴可能不清楚,但權僳應該知道。

    可權僳半點猶豫都沒有,一口答應了。

     這件事最早被記載在李恒福寫的《白沙集》裡,後來被《再造藩邦志》所引用,其他史料裡都未有提及,反倒是中國史料《皇明實記》裡提了一句“我師陸路粗備,獨水兵屢檄不至”。

     所以真相可能是麻貴提出水師配合的要求,權僳明知道不太可能實現,但為了不讓明軍打消進攻蔚山的念頭,隻得硬着頭皮答應下來。

    答應歸答應,做不到歸做不到。

    縱觀蔚山之戰全程,沒有看到半點朝鮮水軍助戰的記錄,權僳肯定是食言了。

    李恒福為尊者諱,就在史料裡做了一些曲筆,把一個硬着頭皮拍胸脯的老将軍塑造成了一個熱切配合明軍戰鬥的大将。

     得到了權僳的保證以後,楊鎬與麻貴帶着大軍繼續南下,于十二月十八日抵達義州。

    楊鎬找來接伴使李德馨,說我們大明雖然擅于查探,可這裡畢竟是朝鮮人的地頭,不如你找幾個本地人跟随我軍斥候,前去偵查。

    李德馨一拍大腿,說我手底下有一個降倭,叫做呂餘文,土生土長的日本鬼子,腦子好使,隻要您能多給點銀子,派他化妝回日本人潛入蔚山,豈不是更好? 楊鎬一聽,言之有理,依言而行。

    于是日奸呂餘文跟着明軍斥候宗好漢先行一步,化妝成日軍士兵奔蔚山而去。

     明軍大部隊在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慶州。

    慶州距離蔚山隻有八十裡路,到了這裡,等于正式進入戰區。

    他們在這裡略做休整,到了次日,呂餘文風塵仆仆地回來了,還帶回了一份大禮。

     呂餘文見到楊鎬以後,從袖子裡拿出一張地圖。

    諸将一看,不由大喜,原來這是一份詳細的蔚山布防圖。

     日軍在蔚山的主力,并不在蔚山城内,而是在北側的島山之上。

    島山海拔五十米,位于蔚山山區的丘陵地帶,北面被平山洞、上安洞、感校洞、伴鷗亭幾處險峻之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