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在牆的另一邊

首頁
    在見這位患者之前,我被兩位心理專家和一位精神病醫師嚴正告誡:一定要小心,他屬于思想上的危險人物。

    在接到反複警告後,我的好奇心已經被推到了一個頂點。

     老實說,剛見到他後有點失望,看上去沒什麼新鮮的。

    其貌不揚,個頭一般,沒獠牙,也呼吸空氣,肋下沒逆鱗,看樣子也吃碳水化合物,胸前沒有巨大的“S”标志,看構造變形的可能性也不大。

    不過,還是有比較醒目的地方——是真的醒目:他的目光炯炯有神。

     按下錄音鍵後,我打開本子,發現他正在專注地看着我的一舉一動。

     我:“你……” 他:“我很好,你被他們警告要小心我了吧?” 我:“呃……是的。

    ” 他:“怎麼形容我的?” 我:“你很在意别人怎麼看你嗎?” 他:“沒别的事可幹,他們已經不讓我看報紙了。

    ” 我:“為什麼?” 他:“我會從報紙上吸收到很多東西,能分析好幾天,沉澱下來後又會有新的想法,所以他們不願意讓我看了。

    ” 我:“聽說你的口才很好。

    ” 他:“我說的比想的慢多了,很多東西被漏掉了。

    ” 我:“自誇?” 他:“事實。

    ” 我突然覺得很喜歡跟他說話,清晰幹淨,不用廢話。

     我:“好了,告訴我你知道的吧。

    ” 他:“你很迫切啊。

    ” 我:“嗯,因為據說你是那些心理專家的噩夢。

    ” 他:“那是他們本身也懷疑。

    ” 我:“懷疑什麼?” 他:“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世界不對勁?一切都好像有點問題,但是又說不清到底什麼地方不對勁,看不透什麼地方有問題。

    有些時候會若隐若現地浮出來什麼,等你想去抓的時候又沒了,海市蜃樓似的。

    你有時候會很明顯地感覺到問題不是那麼簡單,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物體後面總有些什麼存在,而且你可以确定很多規律是相通的,但是細想又亂了。

    這個世界有你太多不理解的,就像隔着朦胧的玻璃看不清一樣,你會困惑到崩潰,最後你隻好用哲學來解釋這一切,但是你比誰都清楚,那些解釋似是而非,不夠明朗。

    是不是?” 我飛快地在腦子裡重溫他的話,并且盡力掩飾住我的震驚:“嗯,有時候吧。

    ” 他:“如果真的僅僅是‘有時候’,你就不會在接受了警告後,還坐在了我面前。

    ” 他的敏銳已經到了咄咄逼人的地步了。

     我:“因為我好奇。

    ” 他:“對了,所以你會懷疑一切,你會不滿足你知道的。

    ” 我什麼都沒說,腦子裡在仔細考慮怎麼應對——第一次在這麼短的時間内被迫認真應對。

     他:“我說的你能理解嗎?” 我:“我在想。

    ” 他:“沒什麼可想的,根本想不出來的,因為你現在的狀态不對。

    ” 我:“也許吧。

    什麼狀态才能想明白呢?” 他:“不知道。

    不過我多少了解一點。

    ” 我決定先以退為進:“能教給我嗎?” 他:“不需要教,很簡單。

    你想想看吧,宗教裡面那些神鬼的産生,哲學各種解釋的産生,追尋我們之外的智慧生物,以及我們把所掌握的一切知識都拼命地去極限化,為了什麼?為了找。

    找什麼呢?找到更多答案。

    但是,實際上是更多嗎?多在哪兒了?” 我:“似乎話題又奔哲學去了吧?” 他:“不,哲學隻是一種概念上的解釋,那個不是根本。

    ” 我:“呃……哲學還不是根本?那什麼是根本?” 他:“你沒聽懂我說的重點。

    哲學隻是其中一個所謂的途徑罷了,也許哲學是個死胡同,一個騙局,一種自我安慰。

    ” 我覺得自己有點暈了,他的目光像個探照燈,讓我很不舒服。

     我:“你就不要兜圈子了吧?” 他笑了:“我們隻看到一部分世界,實際上,世界很大,很大很大。

    ” 我:“你是想說宇宙嗎?” 他:“宇宙?那不夠,太小了,也隻是很小很小的那部分罷了。

    實際上這個世界跨越空間,跨越時間,跨越所有的一切。

    大到超越你的思維了。

    ” 我:“思維是無限的,可以想象很多。

    ” 他突然大笑起來,這讓我覺得很惱火。

     他:“想象的無限?你别逗了。

    想象怎麼可能無限呢,想象全部是依托在認知上的,超越不了認知。

    ” 我:“嗯,這個……知識越多,想象的空間越大吧?” 他:“扔掉空間的概念吧。

    神鬼被創造出來就是為了彌補空間的不足,什麼時間啊,異次元啊,都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罷了,差得太遠了。

    樹上的一隻小蟲子,無法理解大海是怎麼樣的,沙漠是怎麼樣的,那超出它的理解範圍了。

    捉了這隻蟲子,放到另一棵樹上,它不會在意,它會繼續吃,繼續爬,它不會認識到周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