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
問題是願不願意打。
南京是大城,進了儀鳳門,除軍營外,并沒有多少民房。
這城門不過是外城。
太平軍要打下金川門和神策門,才能迎進城外的大軍。
鼓樓東邊有處地方叫十廟。
陸建瀛一動不動地傻站在那兒。
四個轎夫早就扔下轎子逃走了,畢竟活命最要緊!轎夫還好說,然而連總督衛隊也逃光了!陸建瀛是帶着公務來正式拜訪江甯将軍的,他身穿總督官服,作為正二品文官,官服胸前繡錦雞。
對于這種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大人物,太平軍肯定會大舉撲來。
待在這種人物身邊最危險。
衛隊也愛惜性命。
最後在陸建瀛身邊的,隻有兩名武巡捕,其中一人和陸建瀛一塊兒被殺死了。
總督兩眼失神,呆看着前方。
一個好似太平軍軍官的漢子指着總督道:“是錦雞!布政使已死,這家夥是總督!”
“是大妖!殺!”那軍官拔出刀。
總督望着那亮光閃閃的利刃,也許是太恐怖了,他已喪失意識。
北京已任命祥厚為欽差大臣,兼任商江總督。
祥厚畢竟是武官,沒有坐轎,而是騎馬退避到後方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要同各部隊取得聯系,并直接向他們下命令。
由于他,滿族所謂的旗兵從内城出動了。
上元縣縣令劉同纓所招募五百志願兵也拿起武器來迎戰太平軍。
這些志願兵反比正規官兵要頑強。
太平軍為爬越那些小山般的瓦礫堆而感到苦惱,他們無法把大部隊一下子投進去,弄不好,突擊部隊有孤立的危險。
旗兵不斷從内城來增援。
在這狀況下,要攻破金川門或神策門是不可能的。
“暫且退出城外!”據判斷,林鳳祥下了命令。
突擊部隊也認為這是上策。
他們有條不紊地退了出去。
這次突擊部隊人數不詳,估計不過數千人,一旦孤立,會全軍覆沒。
主動退走表明還可以随時沖進來,産生一種給城内清軍威壓的作用。
突擊部隊退走後,堵塞突破口的工程主要由劉同纓招募的志願兵來進行。
“我們把桂林圍了一個月,長沙包圍戰也打得很長,南京才十來天,要看今後嘛。
彈藥、兵力跟以前相比,那是多得多了,不用擔心!”楊秀清把領導人召集在一起,鼓舞士氣。
“聽說殺了欽差,這是一大戰果。
”東王做了這樣的評價。
“太匆忙了,未能把屍體搬出來,這點有些遺憾。
”突擊部隊軍官道。
他低垂腦袋,好似在表示歉意。
“胡說什麼呀!不管時間多麼充裕,也不要把欽差屍體搬出來。
城裡有一具主将屍體,妖軍們情緒隻會更低落。
”東王道。
其實,清軍情緒比東王所預想的,還要低落。
欽差大臣、總督死了!這确實給清軍及居民帶來極大震動。
若太平軍把屍體拖走,城内即使有一部分人知道總督死了,也會假說“行蹤不明”,把真相掩蓋起來。
因為留下了陸建瀛的屍體,很多人親眼看到了,所以到處都傳開了屍體入殓的情況。
尤其是總督那些衛隊們,他們一邊逃,一邊大聲喊着:“總督叫賊殺死啦!”簡直就像被太平軍雇用的攪亂人心的宣傳隊。
譚七等所謂的“和尚間諜”也添油加醋地到處張揚:“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待在這種地方會被殺死的啊!不能殺生!不能殺生!逃吧!逃吧!守城門的施主會首先被殺死的!施主們,要愛惜寶貴的生命啊!……”和尚間諜還到處放火。
守城門的軍隊逃跑的事,也是這些和尚間諜報告給城外太平軍的。
自古以來,山東省的男子漢就以體格魁梧壯實而聞名,人們稱他們為山東大漢。
這些人最适合當兵。
古代中國分九州,稱作“禹貢九州”。
其中山東半島稱作青州,青州兵和甘肅涼州兵,在中國是數一數二的強大軍隊。
太平軍攻打南京時,城裡也駐紮着青州兵,守城主要靠着他們。
能打仗的兵,性子也暴躁。
青州兵同滿人的旗兵打起了群架。
南京遭數十萬太平軍強敵包圍,而城内五千旗兵和人數更少的青州兵卻拿起武器互相争鬥起來。
雙方都覺得每天都要碰面的對手比互不相識的太平軍更為可恨,而原因不過是什麼态度傲慢,或是互相争奪酒館裡的女人。
這種瑣碎小事上的對立竟釀成了流血争鬥。
由此看來,南京城不陷落,反而是怪事。
西門已無人防守,并不是士兵怕死逃走,而是守衛那裡的青州兵去支援同旗兵争鬥的同伴,擅自脫離了崗位。
和尚間諜探知西門已無守軍,立刻向城外發出信号。
沒有了守軍,太平軍的幾個輕裝士兵輕易地用繩梯翻越城牆,從裡面打開了城門,太平軍一窩蜂沖了進來。
三座城門打開後,太平軍主力于二月十一日進城。
北面和東面各個城門上的守軍仍在防禦城外的太平軍,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太平軍會從自己背後打進城來。
“太平軍進來啦!”
聽到這一聲喊,北面和東面的守門部隊全都逃進了滿城。
應當說這是自然的,他們的任務是防禦敵人進攻,他們正在盡自己的職責。
可是,别的地方發生潰決現象,他們若堅持在城樓上不動,就會被太平軍這股洪流所沖走。
北面和東面城門上也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