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失控:互聯網越來越像大自然

首頁
     在這一年的貴州數博會、“雲+未來”峰會、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馬化騰多次談及騰訊雲。

    事實上,騰訊在2015年的财報中首次提到了騰訊雲,顯示其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

    湯道生公開宣布,未來5年要投入超過100億元,助推騰訊雲繼續開疆拓土。

     馬化騰向合作夥伴表示:“越來越多企業向雲端遷移,除了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每個企業把獨特的資源和能力凸顯并分享出來,其餘的工作交給生态夥伴。

    這正是我們過去5年來的選擇。

    ” 透過“雲”,外界也可以看到騰訊開放戰略的蛻變。

    近6年時間裡,騰訊稱自己專注做連接,用不當第一大股東的“半條命”精神與各垂直領域夥伴合作,從“一棵大樹”成長為“一片森林”。

    6年前,什麼都做的“八爪魚”,變成了聚焦在“兩個半”核心業務的開放平台。

    “兩個半”是騰訊的内部說法,其實就是指社交平台、數字内容及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還在成長被算為“半個”,隻是未來很有可能發展成新的平台。

     互聯網金融是另一則可以诠釋騰訊“連接一切”和“互聯網+”的故事,它的底層技術基礎也是騰訊雲。

     2014年3月,銀監會批準5家民營銀行開展試點工作,這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民間資本第一次被允許進入長期壟斷的銀行業。

    其中,阿裡巴巴和騰訊分别獲得一張牌照,騰訊以擁有30%股份,成為深圳前海微衆銀行的最大股東。

    12月12日,微衆銀行正式獲準開業,成為中國首家互聯網銀行。

    2015年1月4日,李克強赴微衆銀行視察,他敲下電腦回車鍵,卡車司機徐軍拿到3.5萬元貸款,完成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第一筆放貸業務。

     2015年9月,騰訊在原在線支付部的基礎上升級成立“支付基礎平台與金融應用線”,包括理财通平台、支付平台、研發平台、金融合作與政策、金融市場品牌和金融數據應用中心等模塊,擁有财付通、騰訊理财通、互聯網征信、移動支付風控、微信支付的基礎平台部分、QQ錢包、金融雲等業務和産品。

    騰訊互聯網金融闆塊整合後,支付基礎平台與金融應用線由賴智明擔任總負責人。

     财付通10年到現在的騰訊FiT1年,經曆了兩個階段:一是連接用戶、商戶與金融機構;二是把騰訊的雲技術、大數據、支付能力、風控能力開放給合作夥伴,攜手金融機構,打造更多新的金融應用。

     在一份内部郵件中,劉熾平把互聯網金融上升為戰略業務,他寫道:“當我們建立了海量支付用戶的規模後,我們也具備了進一步提供更加豐富之金融應用給用戶的能力,這裡包括技術能力、用戶觸達場景,也包括數據,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好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 馬化騰曾透露,2016猴年除夕當天,紅包支付超過了25億筆,除夕紅包個數超過132.8億個。

    而微信支付和QQ錢包在内的騰訊移動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5億筆,騰訊支付安全團隊運用大數據,通過人臉識别、IVR自動外呼等技術創新将用戶資金損失率控制在百萬分之一。

     騰訊互聯網金融在支付領域所積累的經驗與實力,以及金融雲和大數據能力,讓金融機構可以“拎包入住”。

    馬化騰曾表示,“互聯網金融有着很大的市場潛力,騰訊内部還在積極探索不同的形式,目前騰訊互聯網金融業務,除了互聯網貸款以外,另外一塊就是互聯網理财”。

    騰訊于2014年推出了獨具特色的互聯網理财開放平台——騰訊理财通,在短短兩年間,彙聚了很多優秀的資産,從一開始隻有貨币基金發展到擁有定期理财、保險理财、指數基金等不同風險等級的十幾種優秀金融産品,連接着基金、保險、證券等衆多優質的金融合作夥伴,一方面為微信和QQ用戶提供便捷的理财服務,另一方面也為金融合作夥伴提供産品創新、快速觸達年輕用戶等價值。

    在上線兩年多的時間裡,騰訊理财通用戶數就已突破了7000萬,資金保有量超過了千億元。

     賴智明在一次内部分享中說:“理财通不是單一的服務提供方,而是一種開放的平台。

    但是這種開放平台不是超市,并非良莠不齊、毫無把關地讓所有的供應商都上來。

    我們最終選擇了一種更穩健,而且更開放的模式,做貨币基金。

    ” 金融雲則是騰訊互聯網金融闆塊目前正在力推的業務。

    站在騰訊互聯網金融過去11年的經驗的基礎上,對未來趨勢的看法,賴智明曾在公開場合表達過一個“STAR”模式。

    這既是騰訊的特色,也代表了4個發展趨勢。

    STAR中的“S”代表了社交化、生活化,利用社交平台的威力,勇于做減法,在移動支付平台上打造更多類似紅包這類明星應用的産品。

    T代表與同道開放合作共赢,即平台化。

    比如騰訊理财通的平台上,騰訊過去1年給其平台上的基金公司新增開戶的用戶數超過他們通過自己的路徑10年發展的用戶數。

    A則是普惠、觸手可及,也即移動化和場景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