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潇潇郎不歸”當是古詞,未必即白傅所作。故白詩雲:“吳娘夜雨潇潇曲,自别蘇州更不聞”也。(此條原稿已删去)
“暮雨潇潇郎不歸”引自白居易的《長相思》,詞雲:“深畫眉,淺畫眉,蟬鬓鬅鬙雲滿衣。陽台行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吳娘夜雨潇潇曲,自别蘇州更不聞”應為“吳娘暮雨潇潇曲,自别江南更不聞”。此句引自《寄殷協律》:“五歲優遊同過日,一朝消散似浮雲。琴詩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時最憶君。幾度聽雞歌白日,亦曾騎馬詠紅裙。吳娘暮雨潇潇曲,自别江南更不聞。”
老王很有意思,又有新發現。
白居易在自己詩中說自己曾聽過“暮雨潇潇曲”,老王認為這也許可以證明“暮雨潇潇郎不歸”此句是古詞,或是樂天将此古曲重新按《長相思》之調作成詞。
“長相思”之語于漢魏六朝古詩中常見,如“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劄。上言長相思,下言久别離”、“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着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等等。而“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别”則成為古曲《長相思》的定式。如目前最早的南朝梁張率的《長相思》,及至陳後主、陸瓊、王瑳、蕭淳、江總等人所作的《長相思》,均以“長相思,久離别”開篇,無一例外。因此樂天此阙,雖有古曲之風,然而當非南朝古曲。更有可能的是“暮雨潇潇曲”中有“暮雨潇潇郎不歸”的句子,而白居易将其重新填入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