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從事,執行。
③不身服力:意為不能身體力行。
力,勞力,勤勞。
④定次:駐紮宿營。
⑤合:合戰、交鋒。
【例證】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将帥隻要能夠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與士卒同寒暑,同饑飽,同勞苦,同安危,就能夠激發起高漲的士氣,并進而奪取戰争的勝利。
田單就是這樣取得即墨之戰的勝利的。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将軍,統率燕、秦、楚、韓、趙、魏六國聯軍攻齊。
齊軍在濟西(今山東高唐、聊城一帶)遭到慘敗,燕軍攻入齊國國都,齊湣王被殺,齊國七十餘城悉數淪陷,僅存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齊國危在旦夕。
即墨是齊國較大的城邑,地處富庶的膠東,靠山近海,土地肥沃,物産豐富,有堅固的城池和足夠的人力。
即墨被圍不久,守将戰死,軍民共推田單為将。
田單為挽救危局,将自己的家兵和收容的殘兵七千餘人,加以整頓擴充。
并親自帶頭構築城防工事,加固城牆,浚深壕池,加強防務。
他和軍民同苦共苦,“坐則織蒉(編織草器),立則仗锸(執鍬勞作)”,親自巡視城防;将族人、妻妾編入軍營參加守城,盡散家裡儲存的糧食給士卒。
由于田單以身作則,使即墨軍民群情振奮,鬥志昂揚,決心為保衛家園而奮戰到底。
田單在穩定内部的同時,為除掉最難對付的對手樂毅,派人入燕進行離間,宣稱樂毅緩攻即墨,實際上是為了在齊國稱王。
如果燕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
燕王本怨樂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計,派騎劫取代樂毅為将。
騎劫到任後,即一反樂毅的做法,改圍困為強攻,但依舊沒有奏效。
田單為進一步激勵士氣,誘使燕軍行暴,便散布說,齊人最怕割鼻子、挖祖墳。
騎劫中計,将捉到的俘虜鼻子全部割掉,并挖掘齊人墳墓。
即墨軍民看到燕軍的暴行,個個恨之入骨,憤怒異常,紛紛要求同燕軍決一死戰。
與此同時,田單積極進行反攻的準備工作。
他先命精壯甲士全部隐伏起來,以老弱、婦女登城守護,使燕軍誤以為齊軍少壯已傷亡殆盡。
然後派人向燕軍詐降,燕軍信以為真,一心坐待受降,不加任何戒備。
田單覺得反攻時機已經成熟,便搜集了千餘頭牛,在牛角紮上鋒利的尖刀,牛尾綁上滲透油脂的毛草,并在城腳挖好幾十個洞。
一天夜間,點燃牛尾的毛草,驅趕一千多頭火牛從城洞中向燕營猛沖狂奔,五千名勇士随之殺出,全城軍民擂鼓呐喊以壯聲勢。
燕軍将士從夢中驚醒,倉惶失措,四出逃命,騎劫在混亂中被殺。
田單乘勝追擊,很快将燕軍逐出國境,盡複失地七十餘城,取得了徹底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