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豹韬——論戰術 敵強

首頁
    ,令之滅火,鼓音皆止,中外相應,期約皆當,三軍疾戰,敵必敗亡。

    ” 武王曰:“善哉!” 【注釋】 ①沖軍:擔任突擊任務的部隊。

     ②震寇:使我軍感到震恐的敵軍。

    意為在夜間對我實施強襲之敵。

     ③炬火:火把。

     ④微号:暗号。

     【例證】 夜戰,曆來是以寡擊衆、出奇制勝的手段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擊敵無備,殲滅其有生力量,或擾敵不安,相機破敵。

    其主要條件是必須将勇兵精,行動神速,熟悉地形,深曉敵情。

    而防禦敵人夜襲的方法,首先是加強戒備,使敵無隙可乘。

    其次是在得知敵人夜襲後,将計就計,設置埋伏,殲滅來襲之敵。

    狄青奪取昆侖關就是夜襲戰的典型戰例。

     十一世紀四十年代,在豈州左、右江流域的羁縻州壯族中有一大姓侬氏,首領叫依智高,他經過多年的準備,于皇祐元年(1049年)九月起兵反宋。

    皇祐四年五月,依智高攻陷廣南西路的政治、軍事中心邑州(今廣西邕甯),并進圍廣州。

    宋軍多次征伐,都遭到失敗。

    宋皇祐四年九月,仁宗任命名将狄青領兵出征,前往讨平濃智高叛亂。

     十月初八,狄青率軍出發,第二年正月初三抵達賓州(今廣西賓陽縣)。

    這時依智高因久攻廣州不下,已經還據邕州。

    邕州城防堅固,城北百裡處是昆侖關。

    此關為邕州天然屏障,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宋軍進攻邕州的必經之地。

    宋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如不能盡快奪占昆侖關,将會給宋軍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因此,狄青決定出其不意迅速占領這一軍事要地。

     此時,正趕上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臨近之際。

    狄青下令部隊就地休整十天,并大宴将士三天,同時要賓州準備十天的糧秣。

    侬智高根據哨探所得到的情報,認為宋軍十天後才會前來進攻,于是放松了戒備。

    狄青卻暗中進行了偵察,把昆侖關内外的地形和軍事設施以及守關的兵力部署摸得一清二楚。

    正月十六日晚,風雨大作,伸手不見五指,狄青親率先鋒部隊,冒着風雨,踏着泥濘的道路,神不知鬼不覺地直趨昆侖關,經大半夜急行軍到達關下。

    守關叛軍以為宋軍還在聚衆歡宴,加上風雨交加,因此毫無戒備,宋軍順利攻取了昆侖關。

    正如後來狄青所言:“賊不知守此,無能為也。

    彼謂夜半風雨時,吾不敢來,吾來,所以出其不意也。

    ”宋軍攻取昆侖關後,乘勝向邕州進發,侬智高發覺後,倉促派兵迎截,被宋軍擊敗,侬智高落荒而逃,宋軍大獲全勝,迅速平定了叛亂。

     此戰宋軍的勝利,關鍵在于出其不意,利用夜襲,迅速奪取了戰略要點昆侖關。

    而依智高則由于放松戒備,給對手以可乘之機,終于導緻失敗。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