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公 文公十五年

首頁
    【經】十有五年春,季孫行父如晉。

    三月,宋司馬華孫來盟。

    夏,曹伯來朝。

    齊人歸公孫敖之喪。

    六月辛醜朔,日有食之。

    鼓、用牲于社。

    單伯至自齊。

    晉郤缺帥師伐蔡。

    戊申,入蔡。

    齊人侵我西鄙。

    季孫行父如晉。

    冬十有一月,諸侯盟于扈。

    十有二月,齊人來歸子叔姬。

    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期郛。

     【傳】十五年春,季文子如晉,為單伯與子叔姬故也。

     三月,宋華耦來盟,其官皆從之。

    書曰“宋司馬華孫”,貴之也。

     公與之宴,辭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名在諸侯之策。

    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請承命于亞旅。

    ”魯人以為敏。

     夏,曹伯來朝,禮也。

    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

     齊人或為孟氏謀,曰:“魯,爾親也。

    飾棺置諸堂阜,魯必取之。

    ”從之。

    卞人以告。

    惠叔猶毀以為請。

    立于朝以待命。

    許之,取而殡之。

    齊人送之。

    書曰:“齊人歸公孫敖之喪。

    ”為孟氏,且國故也。

    葬視共仲。

     聲己不視,帷堂而哭。

    襄仲欲勿哭,惠伯曰:“喪,親之終也。

    雖不能始,善終可也。

    史佚有言曰:‘兄弟緻美。

    ’救乏、賀善、吊災、祭敬、喪哀,情雖不同,毋絕其愛,親之道也。

    子無失道,何怨于人?”襄仲說,帥兄弟以哭之。

    他年,其二子來,孟獻子愛之,聞于國。

    或谮之曰:“将殺子。

    ”獻子以告季文子。

    二子曰:“夫子以愛我聞,我以将殺子聞,不亦遠于禮乎?遠禮不如死。

    ”一人門于句鼆,一人門于戾丘,皆死。

     六月辛醜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禮也。

    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伐鼓于社,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訓民、事君,示有等威。

    古之道也。

     齊人許單伯請而赦之,使來緻命。

    書曰:“單伯至自齊。

    ”貴之也。

     新城之盟,蔡人不與。

    晉郤缺以上軍、下軍伐蔡,曰:“君弱,不可以怠。

    ”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還。

    凡勝國,曰滅之;獲大城焉,曰入之。

     秋,齊人侵我西鄙,故季文子告于晉。

     冬十一月,晉侯、宋公、衛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盟于扈,尋新城之盟,且謀伐齊也。

    齊人賂晉侯,故不克而還。

    于是有齊難,是以公不會。

    書曰:“諸侯盟于扈。

    ”無能為故也。

    凡諸侯會,公不與,不書,諱君惡也。

    與而不書,後也。

     齊人來歸子叔姬,王故也。

     齊侯侵我西鄙,謂諸侯不能也。

    遂伐曹,入其郛,讨其來朝也。

    季文子曰:“齊侯其不免乎。

    己則無禮,而讨于有禮者,曰:‘女何故行禮!’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己則反天,而又以讨人,難以免矣。

    詩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賤,畏于天也。

    在周頌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亂取國,奉禮以守,猶懼不終,多行無禮,弗能在矣!” 譯文 十五年春季,季文子去晉國,為了單伯和子叔姬的緣故。

     三月,宋國的華耦前來會盟,他的部屬都跟随前來。

    《春秋》稱他為“宋司馬華孫”,這是表示尊重他。

    魯文公要和他同席宴會。

    華耦婉辭謝絕說:“君王的先臣督得罪了宋殇公,名字記載在諸侯的簡冊上。

    下臣承繼他的祭祀,怎麼敢使君王蒙受恥辱?請在亞旅那裡接受命令。

    ”魯國人認為華耦措辭得體。

     夏季,曹文公前來朝見,這合于禮。

    諸侯每五年再一次互相朝見,以重溫天子的命令,這是古代的制度。

     齊國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