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昭公 昭公二十八年

首頁
    大夫。

    認為賈辛、司馬烏曾經給王室出過力,所以舉拔他們。

    認為知徐吾、趙朝、韓固、魏戊,是卿的庶子中不失職、能夠保守家業的人。

    另外四個人,都先接受縣的職務然後進見魏獻子,是由于賢能而加以提拔的。

     魏獻子對成鱄說:“我把一個縣給了戊,别人會以為我是偏袒嗎?”成鱄回答說:“哪裡會呢?戊的為人,遠不忘國君,近不逼同事,處在有利的地位上想到道義,處在困難之中想到保持純正,有保持禮義之心而沒有過度的行動,即使給了他一個縣,不也是可以的嗎!從前武王戰勝商朝,廣有天下,他的兄弟領有封國的十五人,姬姓領有封國的四十人,都是舉拔自己的親屬。

    舉拔沒有别的條件,隻要是善的所在,親密、疏遠都是一樣的。

    《詩》說:‘隻有這位文王,上帝審度了他的内心,認定了他的美德名聲,他的德行在于是非明辨,是非明辨就能為善,就能為人師長做人君王,成為這個大國的君主,能使四方順服。

    與文王一樣,他的德行,從沒有悔恨。

    既承受了上帝的福佑,還要延及到他的子子孫孫。

    ’内心能制約于道義叫做‘度’,德行端正反應和諧叫做‘莫’,光照四方叫做‘明’,勤于施舍沒有私心叫做‘類’,教導别人不知疲倦叫做‘長’,嚴明賞罰顯示威嚴叫做‘君’,慈祥和順使别人歸服叫做‘順’,選擇好的而跟從叫做‘比’,用天地作經緯叫做‘文’。

    這九種德行不出過錯,做事情就沒有悔恨,所以承襲上天的福祿,以利于子子孫孫。

    現在您的舉拔,已經接近文王的德行了,影響會很深遠的啊!” 賈辛将要到他的縣裡去,進見魏獻子。

    魏獻子說:“辛,過來!從前叔向到鄭國去,鬷蔑氏得醜,想要觀察叔向,就跟着收拾器皿的人前去,而站在堂下,說了一句話,說得很好。

    叔向正要喝酒,聽到了鬷蔑的話,說:‘一定是鬷蔑。

    ’走下堂來,拉着他的手上堂,說:‘從前賈大夫長得醜,娶了個妻子卻很美,三年不說不笑。

    賈大夫為她駕着車子去到沼澤地,射野雞,射中,她才笑着說話。

    賈大夫說:“才能是不能沒有的,我要是不能射箭,你就不說不笑了啊!”現在您的外貌不揚,您如果再不說話,我幾乎錯過和您見面的機會了。

    話不能不說,就像這一樣。

    ’兩個人就像老朋友一樣。

    現在你為王室出了力,我因此舉拔你。

    動身吧!保持着恭敬,不要損毀了你的功勞。

    ” 孔子聽到魏獻子舉拔的事,認為合于道義,說:“舉拔近的而不失去親族,舉拔遠的而不失去應當舉拔的人,可以說是合于道義了。

    ”又聽說他命令賈辛的話,認為體現了忠誠,說:“《詩》說,‘永遠符合于天命,自己求取各種福祿’,這是忠誠。

    魏子舉拔合于道義,他的命令又體現了忠城,恐怕他的後代會在晉國長享祿位吧!” 冬季,梗陽人有訴訟,魏戊不能判斷,把案件上報給魏獻子。

    訴訟一方的大宗把女樂送給魏獻子,魏獻子準備接受。

    魏戊對閻沒、女寬說:“主人以不接受賄賂名聞于諸侯,如果收下梗陽人的女樂,就沒有比這再大的賄賂了。

    您二位一定要勸谏。

    ”兩個人都答應了。

    退朝以後,在庭院裡等待。

    送飯菜進來,魏獻子叫他們二人吃飯。

    等到擺上飯菜,兩個人三次歎氣。

    吃完了,讓他們坐下。

    魏獻子說:“我從我伯父、叔父那裡聽說過:‘隻有吃飯的時候忘記憂愁。

    ’您二位在擺上飯菜的時候三次歎氣,為什麼?”兩個人異口同聲說:“有人把酒賜給我們兩個小人,昨天沒有吃晚飯。

    飯菜剛送到,恐怕不夠吃,所以歎氣。

    上菜上了一半,就責備自己說:‘難道将軍讓我們吃飯會不夠吃?’所以再次歎氣。

    等到飯菜上完,願意把小人的肚子作為君子的内心,剛剛滿足就行了。

    ”魏獻子辭謝了梗陽人的賄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