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齊侯使高張來唁公。
公如晉,次于乾侯。
夏四月庚子,叔詣卒。
秋七月。
冬十月,郓潰。
【傳】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處于郓。
齊侯使高張來唁公,稱主君。
子家子曰:“齊卑君矣,君隻辱焉。
”公如乾侯。
三月己卯,京師殺召伯盈、尹氏固及原伯魯之子。
尹固之複也,有婦人遇之周郊,尤之,曰:“處則勸人為禍,行則數日而反,是夫也,其過三歲乎?”
夏五月庚寅,王子趙車入于鄻以叛,陰不佞敗之。
平子每歲賈馬,具從者之衣屦,而歸之于乾侯。
公執歸馬者,賣之,乃不歸馬。
衛侯來獻其乘馬曰啟服,塹而死,公将為之椟。
子家子曰:“從者病矣,請以食之。
”乃以帏裹之。
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于齊侯,遂入羔裘。
齊侯喜,與之陽谷。
公衍、公為之生也,其母偕出。
公衍先生,公為之母曰:“相與偕出,請相與偕告。
”三日,公為生,其母先以告,公為為兄。
公私喜于陽谷而思于魯,曰:“務人為此禍也。
且後生而為兄,其誣也久矣。
”乃黜之,而以公衍為大子。
秋,龍見于绛郊。
魏獻子問于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于龍,以其不生得也。
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
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禦龍氏。
”獻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知其故,是何謂也?”對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
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
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
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
故帝舜氏世有畜龍。
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
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
夏後嘉之,賜氏曰禦龍,以更豕韋之後。
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
夏後飨之,既而使求之。
懼而遷于魯縣,範氏其後也。
”獻子曰:“今何故無之?”對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
一日失職,則死及之。
失官不食。
官宿其業,其物乃至。
若泯棄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
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
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
社稷五祀,是尊是奉。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後土。
龍,水物也。
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
不然,《周易》有之,在《乾》ⅰⅰ之《姤》ⅰⅳ,曰:‘潛龍勿用。
’其《同人》ⅰⅵ曰:‘見龍在田。
’其《大有》ⅵⅰ曰:‘飛龍在天。
’其《夬》ⅷⅰ曰:‘亢龍有悔。
’其《坤》ⅱⅱ曰:‘見群龍無首,吉。
’《坤》之《剝》ⅶⅱ曰:‘龍戰于野。
’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獻子曰:“社稷五祀,誰氏之五官也?”對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
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
颛顼氏有子曰犁,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後土,此其二祀也。
後土為社;稷,田正也。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
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
”
冬,晉趙鞅、荀寅帥師城汝濱,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着範宣子所為刑書焉。
仲尼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夫晉國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
民是以能尊其貴,貴是以能守其業。
貴賤不愆,所謂度也。
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為被廬之法,以為盟主。
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貴?貴何業之守?貴賤無序,何以為國?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晉國之亂制也,若之何以為法?”蔡史墨曰:“範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寅為下卿,而幹上令,擅作刑器,以為國法,是法奸也。
又加範氏焉,易之,亡也。
其及趙氏,趙孟與焉。
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
”
譯文
二十九年春季,魯昭公從乾侯來到,住在郓地。
齊景公派高張來慰問昭公,稱他為主君。
子家子說:“齊國輕視君王了,君王隻得自取恥辱。
”昭公就到乾侯去了。
二月十三日,京城裡殺了召伯盈、尹氏固和原伯魯的兒子。
尹氏固回去複位的時候,有個女人在成周郊外碰上他,責備他,說:“在國内就慫恿别人惹禍,逃亡出去了又幾天就回來,這個人啊,難道能活過三年嗎?”
夏季,五月二十五日,王子趙車跑到鄻地而叛變,陰不佞打敗了他。
季平子每年買馬,準備好随從人員的衣服鞋子,送到乾侯去,昭公逮捕了送馬的人,賣掉了馬。
于是平子就不再送馬去了。
衛靈公前來奉獻他自己駕車的馬,名叫啟服,掉進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