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昭公 昭公二十九年

首頁
    死了。

    昭公準備把馬裝進棺材埋起來,子家子說:“随從的人在生病了,請讓他們把馬吃了吧。

    ”于是就用破帷幕包着馬埋了。

     昭公把羔羊皮賜給公衍,派他把龍紋的美玉獻給齊景公,他就把羔羊皮也一起奉獻,齊景公很高興,給了他陽谷。

    公衍、公為出生的時候,他們的母親一起出去住在産房裡,公衍先出生。

    公為的母親說:“我們一起出來,就一起去報喜。

    ”過了三天,公為出生。

    公為的母親先去報告,公為就做了哥哥。

    昭公心裡對得到陽谷很高興,而又想起魯國的這段往事,說:“公為惹起了這場禍事。

    而且出生在後而做哥哥,這欺騙也很久了。

    ”就廢了公為,而把公衍作為太子。

     秋季,龍出現在绛地郊外,魏獻子問蔡墨說:“我聽說,蟲類沒有比龍再聰明的了,因為它不能被人活捉。

    認為它聰明,是這樣嗎?”蔡墨說:“實在是人不聰明,不是龍聰明,古代養龍,所以國内有豢龍氏、禦龍氏。

    ”獻子說:“這兩家,我也聽說過,但不知道他們的來曆,這是說的什麼呢?”蔡墨回答說:“過去有飂國的國君叔安,有一個後代叫董父,實在很喜歡龍,能夠了解龍的嗜好要求來喂養它們,龍去他那裡的很多,于是就馴服飼養龍,用來伺候帝舜。

    帝舜賜他姓叫董,氏叫豢龍,封他在鬷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後代。

    所以帝舜氏世世代代有養龍的。

    到了夏代國君孔甲,順服天帝,天帝賜給他駕車的龍,黃河、漢水的各兩條,各有一雌一雄。

    孔甲不能飼養,而又沒有找到豢龍氏。

    有陶唐氏已經衰落,後來又有劉累,向豢龍氏學習馴龍,以此事奉孔甲,能夠飼養這幾條龍。

    孔甲嘉獎他,賜氏叫禦龍,用他代替豕韋的後代。

    龍中一條雌的死了,劉累偷偷地剁成肉醬給孔甲吃,孔甲吃了,後來又讓劉累再找來吃。

    劉累害怕而遷移到魯縣,範氏就是他的後代。

    ”獻子說:“現在為什麼沒有了?”蔡墨回答說:“事物都有管理它的官吏,官吏修治他的管理方法,早晚都考慮這些事。

    一旦失職,就要丢掉性命。

    丢了官就不能吃公家的俸祿。

    官員世代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生物才會來到。

    如果消滅丢棄它們,生物就自己潛伏,抑郁不能成長。

    因此有職掌五行的官員,這叫做五官,一代一代繼承姓氏,封爵是上公,祭祀是貴神。

    在土地神、五谷神和五行之神的祭祀中,對他們尊敬崇奉。

    木官之長叫做句芒,火官之長叫祝融,金官之長叫蓐收,水官之長叫玄冥,土官之長叫後土。

    龍,是屬于水生的生物,水官廢棄了,所以龍不能被人活捉。

    如果不這樣,《周易》就有《乾》卦初九《爻辭》說:‘潛伏的龍不被使用’;九二《爻辭》說,‘活着的龍在土田裡’;九五《爻辭》說,‘飛舞的龍在天上’;上九《爻辭》說,‘伸直身子的龍有所悔恨’;用九《爻辭》說:‘見到群龍沒有首領,吉利’;《坤》卦變成《剝》卦說,‘龍在野外交戰’,如果不是早晚都見到,誰能夠說出它們的狀态?”獻子說:“土地神、五谷神廟裡的五種祭祀,是哪一代帝王的五官?”蔡墨回答說:“少皞氏有四個叔父,叫重、叫該、叫修、叫熙,能夠管理金、木和水。

    派重做句芒,該做蓐收,修和熙做玄冥。

    世世代代不失職守,就幫助窮桑氏成功,這是其中的三種祭祀。

    颛顼氏有個兒子叫犁,做了祝融,共工氏有個兒子叫句龍,做了後土,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

    後土做了土地神。

    五谷神,是管理土田的官員之長,有烈山氏的兒子叫柱,做了谷神,從夏朝以上祭祀他,周朝的棄也做了五谷神,從商朝以來祭祀他。

    ” 冬季,晉國的趙鞅、荀寅帶兵在汝水岸邊築城,于是向晉國的百姓征收了四百八十斤鐵,用來鑄造刑鼎,在鼎上鑄着範宣子所制定的刑書。

     孔子說:“晉國恐怕要滅亡了吧!失掉了法度了。

    晉國應該遵守唐叔傳下來的法度,作為百姓的準則,卿大夫按照他們的位次來維護它,百姓才能尊敬貴人,貴人因此能保守他們的家業。

    貴賤的差别沒有錯亂,這就是所謂法度。

    文公因此設立執掌官職位次的官員,在被廬制定法律,以作為盟主。

    現在廢棄這個法令,而鑄造了刑鼎,百姓都能看到鼎上的條文,還用什麼來尊敬貴人?貴人還有什麼家業可保守?貴賤沒有次序,還怎麼治理國家?而且範宣子的刑書,是在夷地檢閱時制定的,是違犯晉國舊禮的亂法,怎麼能把它當成法律呢?”蔡史墨說:“範氏、中行氏恐怕要滅亡了吧!中行寅是下卿,但違反上面的命令,擅自鑄造刑鼎,以此作為國家的法律,這是違犯法令的罪人,又加上範氏改變被廬制定的法律,這就要滅亡了。

    恐怕還要牽涉到趙氏,因為趙孟參與了。

    但趙孟出于不得已,如果修養德行,是可以避免禍患的。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