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九 天時四七

首頁
    天時、地利、人和,是取勝的重要保證。

    孫子說:“知天知地,勝乃天究。

    ”所謂得天時,就是要了解自然,把握自然,利用自然,在最适宜的自然條件下制訂規劃,采取行動,從而取得最大的效益,最佳的成果。

     孫子曰:二曰天時。

    天時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司馬法曰:“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

    ”吾人太公曰:“天文三人,主占風氣,知天心去就。

    ” 敵《經》曰:“能助三生,臨刃勿驚,從孤擊虛,一女當五丈夫。

    ”故行軍必背太陰、向太陽,察五緯之光芒,觀二曜之薄蝕,必當以太白為主,辰星為候。

    合宿有必鬥之期,格出明,不戰之勢。

    避以日耗,背以月刑。

    以王擊困,以生擊死,是知用天之道,順天行誅,非一日也。

     若細雨沐軍,臨機必有捷;回風相觸,道還而無功。

    雲類群羊,必走之道;氣如驚鹿,必敗之勢。

    黑雲出壘,赤氣臨軍,六窮起風,三刑起霧,此皆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若煙非煙,此慶雲也;若星非星,此歸邪也;若霧非霧,此泣軍也;若雷非雷,此天鼓也。

    慶雲開,有德;歸邪,有降人;泣軍,多殺将;天鼓,多敗軍。

    是知風雲之占,歲月之候,其來久矣。

     故古者初立将,始出門,首建牙之時,必觀風雲之氣。

     [諸謀立武事,征伐四方,興兵動衆,忌大風,雷雨,陰不見日。

    辰午酉亥,自刑之日。

    夫牙旗者,将軍之精。

    凡豎牙旗,必以制日。

    制日者,謂上克下也。

    初立牙門,祈之曰:“兩儀有正,四海有王,寶命在天,世德彌光。

     蕞爾兇狡,敢謀亂常,天子命我,秉钺專征。

    愛整其旅,讨茲不庭。

    夫天道助順,神祗害傾,使兇醜時殲,海隅聿清。

    兵不血刃,凱歸上京。

    神氣增輝,永觀厥成。

    實正直之賴,凡乃神之靈,急急少律令。

    ”凡氣出如甑上氣,勃勃上升,氣積為霧,霧為陰,陰氣結為虹霓,暈珥之屬。

    凡氣不積不結,散漫一方,不能為災。

    必和雜殺氣,森森然疾起,乃可論占。

    常以平旦、下晡日出沒時,候之期内,有風雨,災不成也]。

     若風不旁勃,旌旗暈暈,順風而揚舉,或向敵終日,軍行有功,勝候也。

     [凡軍上氣如山堤上林木,不可與戰;在我軍大勝。

    或如火光,亦大勝。

     或敵上白氣粉拂如樓,緣以赤氣,兵勁不可擊;在我軍必大勝。

    或敵上氣黃白,厚潤而重者,勿與戰。

    或有雲廣如三匹帛,前後大軍行好。

    遙望軍上雲少鬥雞,赤白相随,在氣中得天助,不可擊。

    兩軍相當,上有氣如蛇,舉頭向敵者,戰必勝。

    凡軍營上有五色氣,上與天連,此應天之軍,不可擊。

    有赤黃氣幹天,亦不可攻。

    或有雲如日月,而赤氣繞之,如日暈狀,有光者,所見之地大勝,不可攻。

    敵上氣少暈狀,其軍不可攻。

    此皆勝氣也]。

     若逆風來應,氣旁勃,牙杠折,陰不見日,旌幡激揚,敗候也。

     [若雲氣從敵所來,終日不止,軍不可出,出則不利。

    若風氣俱來,此為敗候,在急擊也。

    凡敵上氣色如馬肝,如死灰,或類偃,蓋皆敗候也。

    或黑氣如環山,随軍上者,軍必敗。

    或軍上氣昏發,連夜照人,則軍事散亂。

    或軍上氣半,而一絕一敗,再絕再敗。

    在東發白氣者,災深。

    或軍上氣五色雜亂,東西南北不定者,其軍欲敗。

    機軍上有赤氣炎炎降天,将死衆亂。

    或軍上有黑氣牛馬形,從氣霧中下漸入軍,名曰天狗下食血,敗軍也。

    機有雲氣蓋道,蒙蔽晝冥者,釋炊不暇熟,急去,此皆敗候也。

     若下輕其将,妖怪并作,衆口相惑,當修德審令,繕砺鋒甲,勤誠誓士,以避天怒。

    然後複擇吉日,祭牙旗,具太牢之馔,震鼓铎之音,誠心啟請,以備天問,觀其祥應,以占吉兇。

    若人馬喜躍,旌旗皆前指高陵,金铎之聲揚以清,鼙鼓之音宛以鳴,此得神明之助,持以安于衆心,乃可用矣。

     雖雲任賢使能,則不占而事利;令明法審,則不筮而計成;封功賞勞,則不禱而福從;共苦同甘,則犯逆而功就。

    然而,臨機制用有五助焉:一曰助謀,二曰助勢,三曰助怯,四曰助疑,五曰助地。

    此五者,助勝之術。

    故曰:知地知天,勝乃可全。

    不可不審察也。

     【譯文】 孫子說:“第二要看天時。

    所謂天時,是指陰陽、寒暑、陰晴等氣候情況。

    ”《司馬法》說:“寒冬盛夏不興師動衆,是因為‘兼愛’。

    ”我的鄉人姜太公說:“天文方面要選三人,負責觀察氣候,掌握氣候變化規律。

    ” 所以《經》上說:“能明了前生、今生、來生的聯系,即使面對刀刃也不會驚懼,跟着孤兒抗擊外侮,一女能頂五個男子。

    ”所以行軍一定要背向太陰、面向太陽,詳察金、木、水、火、土五緯的光芒,細觀日食、月食,一定要以太白星為主,辰星為候。

    在暗夜裡必定有戰鬥,如果天色明亮,就是不戰的預兆。

    作戰要躲避太陽下的消耗,月亮下的刑戮,以旺盛攻擊困乏,以生氣攻擊衰朽。

    由此知道用天道、順天意去誅伐,并非是一日之間就能成功的事情。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