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 秦策五 四國為一

首頁
    勾心鬥角、毀謗讒陷,人與人之間總是難免這些,尤其是自己稍有功績,免不了他人的妒忌和诽謗。

    如何對付他人的誣陷和讒言,如何向受蒙蔽者表白自己、消除誤解,确實需要很好的頭腦與口才。

    韓非這個陰險毒辣的家夥這次終于遇到了對手。

     四國為一,将以攻秦。

    秦王召群臣賓客六十人而問焉,曰:“四國為一,将以圖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為之奈何?”群臣莫對。

    姚賈對曰:“賈願出使四國,必絕其謀,而安其兵。

    ”乃資車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帶以其劍。

    姚賈辭行,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

    秦王大悅。

    賈封千戶,以為上卿。

     韓非知之,曰:“賈以珍珠重寶,南使荊、吳,北使燕、出問三年,四國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寶盡于内。

    是賈以王之權,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願王察之。

    且梁監門子,嘗盜于梁,臣于趙而逐。

    取世監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與同知社稷之計,非所以厲群臣也。

    ” 王召姚賈而問曰:“吾聞子以寡人财交于諸侯,有諸?”對曰:“有。

    ”王曰:“有何面目複見寡人?”對曰:“曾參孝其親,天下願以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願以為臣;貞女工巧,天下願以為妃;今賈忠王而王不知也。

    賈不歸四國,尚焉之?使賈不忠于君,四國之王尚焉用賈之身?桀聽讒而誅其良将,纣聞讒而殺其忠臣,至身死國亡。

    今王聽讒則無忠臣矣。

    ” 王曰:“子監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

    ”姚賈曰:“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工用之而王。

    管仲,其鄙人之賈人也,南陽之弊幽,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

    百裡奚,虞之乞人,傳賣以立革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

    文公用中山盜,而勝于城濮。

    此四士者,皆有诟醜,大诽于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與立功。

    使若卞随、務光、申屠狄,人主豈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聽其非,察其為己用。

    故可以存社稷者,雖有外诽者不聽;雖有高世之名,而無咫尺之功者不賞。

    是以群臣莫敢以虛願望于上。

    ” 秦王曰:“然。

    ”乃可複使姚賈而誅韓非。

     【譯文】 燕、趙、吳、楚四國結成聯盟,準備攻打秦國,秦王召集大臣和賓客共六十多人商議對策。

    秦王問道:“當下四國聯合攻秦,而我國正當财力衰竭、戰事失利之時,應該如何對敵?”大臣們不知怎樣回答。

    這時姚賈站出來自告奮勇說:“臣願意為大王出使四國,一定破壞他們的陰謀,阻止戰事的發生。

    ”秦王很贊賞他的膽識和勇敢,便撥給他戰車百輛,黃金千斤,并讓他穿戴起自已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寶劍。

    于是姚賈辭别秦王,遍訪四國。

    姚賈此行,不但達到了制止四國攻秦的戰略,而且還與四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系。

    秦王十分高興,馬上封給他1000戶城邑,并任命他為上卿。

     秦臣韓非指責姚賈說:“姚賈拿着珍珠重寶,出使荊、吳、燕、代等地,長達三年,這些地方的國家未必真心實意和秦國結盟,而本國國庫中的珍寶卻已散盡。

    這實際上是姚賈借大王的權勢,用秦國的珍寶,私自結交諸侯,希望大王明察。

    更何況姚賈不過是魏都大梁一個守門人的兒子,曾在魏國作過盜賊,雖然在趙國作過官,後來卻被驅逐出境,這樣一個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