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一 齊策四 齊人有馮谖

首頁
    嘗君看了很詫異,向左右随從:“這是誰呀?”人們答道:“就是那個唱‘長劍呀,我們回去吧’的人。

    ”孟嘗君笑道:“他果然有才能,我真對不起他,還未曾見過面呢。

    ”于是請他來相見,道歉說:“田文每日為瑣事所煩,心身俱累,被憂愁弄得神昏意亂,而且生來懦弱笨拙,隻因政務纏身,而怠慢了先生。

    好在先生不怪我,先生願意替我到薛地收債嗎?”馮谖說:“願效微勞。

    ”于是孟嘗君替他備好車馬行裝,讓他載着債券契約出發。

    辭别時,馮谖問:“收完債後,買些什麼回來?”孟嘗君回答:“先生看着辦,買點我家缺少的東西吧。

    ” 馮谖趕着馬車到薛地,派官吏把該還債的百姓都叫來核對債券,全部核對之後,馮谖站了起來,假托孟嘗君的名義将債款賞給這些百姓,并燒掉了那些券契文書,百姓感激得歡呼萬歲。

     馮谖又馬不停蹄地返回齊國都城臨淄,一大早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很奇怪他回來得這麼快,穿好衣服接見他說:“收完債了嗎?何以回來得這般快捷?”馮谖答道:“都收完了。

    ”“先生替我買了些什麼回來?”馮谖說:“殿下曾言‘買些家中缺乏的東西’,臣暗想,殿下宮中珠寶堆積,犬馬滿廄,美女成行。

    殿下家中所缺少的,惟有仁義了,因此臣自作主張為殿下買了仁義回來。

    ”孟嘗君說:“你怎麼買仁義的?”馮谖答道:“殿下封地隻有小小薛地,不但不好好體恤薛地子民,反而像商人一樣在他們身上榨取利益。

    臣為君計,私自假傳殿下的命令,将所有的債款都賜給他們,并焚毀債券,百姓莫不吹呼萬歲,這就是臣替殿下買的仁義呀!”孟嘗君很不高興,說:“我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

    ” 一年以後,齊王對孟嘗君說:“寡人不敢用先王的舊臣為臣。

    ”孟嘗君回到封地薛,還差百裡未到,當地百姓扶老攜幼,在路旁迎接孟嘗君。

    孟嘗君回頭對馮谖說:“先生為我買的‘義’,今天方才看到。

    ”馮谖對孟嘗君接着進言說:“狡兔三窟,才可得以免死。

    如今殿下隻有一洞穴,尚未能得以高枕無憂,臣願替殿下再鑿兩穴。

    ”孟嘗君便給他五十輛車,五百斤金去遊說魏國。

    馮谖西入大梁,對惠王說:“齊國放逐了大臣孟嘗君,諸侯誰先得到他,誰就能富國強兵。

    ”于是魏王空出相位,讓原來的相國做上将軍,派出使節,以千斤黃金、百乘馬車去聘孟嘗君。

    馮谖先趕回薛地對孟嘗君說:“千斤黃金是極貴重的聘禮,百乘馬車是極隆重的使節,咱們齊國該知道這件事了。

    ”魏國使者接連跑了三趟,可孟嘗君堅決推辭不就。

     齊王聽到這個消息,君臣震恐,連忙派遣太傅帶着一千斤黃金,兩乘四馬花車及寶劍一把,外附書信一封向孟嘗君道歉說:“都是寡人行為的兆頭不吉祥,遭受祖宗降下的神禍,聽信讒言,得罪了先生。

    寡人無德,雖不足以輔佐,但請先生顧念先王宗廟,暫且回國執掌政務。

    ”馮谖勸孟嘗君說:“希望殿下索取先王的祭器,立宗廟于薛。

    ”宗廟落成,馮谖回報說:“三窟已就,殿下可安心享樂了。

    ” 孟嘗君為相幾十年,沒有纖介之微的禍患,倚靠的正是馮谖的謀劃啊! 【評析】 馮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卻抱着“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心理,從一開始就不斷的索要,以檢驗自己準備輔佐的領導到底是不是一個胸懷寬廣、禮賢下士的真正領袖。

    當他試探後發現孟嘗君是一個不勢利、非常大度、值得為他出謀劃策的領袖時,毅然為孟嘗君行了衆多好事。

    我們在輔佐他人前,也要學學馮谖,要試探對方的胸懷和眼光,如果對方斤斤計較、心胸狹窄,那麼完全不值得與他合作。

     馮谖為孟嘗君幹得第一件好事就是在常人看來愚蠢之極的“千金買義”。

    說它愚蠢是因為它放棄了諸多眼前的金錢利益。

    而正是這一點體現了馮谖的戰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眼光短淺的常人隻能看到眼前的小利,他卻以損失眼前的利益換來了長遠的更大的利益,常人隻能看出多少多少的實物價值,他卻評估出了“仁義”二字的巨大無形資産價值,實際上他是最為精明和最會算計的人中之傑。

     “狡兔三窟”,任何人都要在一定時候想好、安置好自己的退路和後路。

    馮谖為孟嘗君造“三窟”的過程非常有謀略。

    他善于左右造勢、哄擡價值,他深知人性的奧妙,凡人都是失去的才覺得珍貴,凡人都拒絕他人直接推銷自己,而如果由第三方推薦或者與第三方競争人才,那麼人們會非常珍重人才。

    馮谖使魏王珍重、競争孟嘗君,引起了齊王的高度重視,失去的才覺得珍貴了,馮谖遂成大計。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