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地名。
位于今山東曹縣東北。
⑿無鹽:地名。
位于今山東東平東南。
⒀支吾:亦作“枝梧”,意謂抵觸,抗拒。
⒁假上将軍:因尚未得到正式任命而暫署上将軍之職,故稱“假上将軍”。
⒂桓楚:馬本及各本皆誤作“旦”,今據史校改。
⒃河:這裡指“漳河”。
⒄戰少利:馬本及各本皆誤作“戰不利”,今據史校改。
⒅釜甑:均為炊具。
釜,一種斂口圓底,或有兩耳的鍋,有金屬制和陶制兩種。
甑,類似現代的蒸鍋,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
⒆本篇史例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譯文】
大凡敵人兵力強大、士氣旺盛,而我軍士卒疑慮重重、不肯拚命作戰時,那就必須把他們置于“死地”,并且告令全軍知道,這是迫不得已的作法。
然後,殺牛燒車,犒勞戰士,燒棄糧食,填平井竈,焚船毀鍋,斷絕他們企圖生還的僥幸思想。
這樣,作戰就必定能勝利。
誠如兵法所說:“抱定必死的決心去奮戰,就能獲得勝利而生存。
”
秦國将領章邯率軍打敗楚将項梁軍以後,就認為楚地的兵力不值得憂慮了,于是揮軍渡過黃河攻打趙國,大敗趙軍。
恰在這時,趙歇為國王,陳馀為将領,張耳為丞相,他們兵敗後都逃進了巨鹿城。
章邯命令王離、涉間率部包圍巨鹿,章邯的軍隊駐紮在他們的南邊,修築甬道給部隊運送糧食。
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将軍,項羽為次将,範增為末将,率兵去救援趙國;其他各将領都隸屬于宋義指揮。
宋義行軍到安陽,停留四十多天不前進,還派遣他的兒子宋襄去輔佐齊國,并且親自送他到無鹽,盛辦酒宴,大會賓客。
項羽對此極為不滿地說:“如今我國軍隊剛剛打了敗仗,國王為此坐卧不安,調集全國軍隊而專門委任将軍指揮,國家安危的命運,完全在此一舉。
現在,你身為上将軍而不體恤士卒疾苦,卻去鑽營個人私利,這不是國家棟梁之臣所該做的!”項羽利用早晨進見上将軍宋義的機會,就在其帳中把他殺了,然後通令全軍說:“宋義與齊國勾結圖謀反叛,楚懷王密令我把他殺掉了。
”此時,衆将都為項羽的舉動所畏服,沒有一個敢于抗拒不從的,大家齊聲說道:“首先擁立楚王的是将軍家啊。
現在将軍誅殺的是圖謀反叛的亂臣賊子。
”于是,大家立即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将軍。
項羽派人追趕宋義之子宋襄,追到齊國把他殺掉了。
其後,項羽派遣桓楚向楚懷王報告了所發生的情況,楚懷王便任命項羽為上将軍。
當陽君黥布和蒲将軍等都隸屬于項羽指揮。
項羽因殺掉以權謀私的宋義,從此便威震楚國,名揚諸侯。
不久,他派遣當陽君、蒲将軍率兵二萬渡過漳河,救援巨鹿。
與秦軍交戰稍得些許勝利,陳馀再次請求救兵。
于是,項羽就親率全部人馬渡過漳河,并下令把渡船沉入河底,砸毀飯鍋蒸籠,燒掉營壘屋舍,攜帶三天的幹糧,以此向士卒表明決一死戰而無一點退還之心。
項羽率軍一到巨鹿,便包圍了王離,與秦軍多次交戰,切斷了秦軍的運糧道路,終于大敗秦軍,擊殺了秦将蘇角,俘獲了王離。
是時,楚軍聲威已經雄冠諸侯。
此前,巨鹿城下已有諸侯援軍十多個營壘,但卻沒有敢于出戰的;到了楚軍進擊秦軍的時候,諸侯軍的将領們都站在壁壘上觀望而不出兵助戰。
楚軍将士無不以一當十,英勇奮戰,殺聲震天;而諸侯軍無不人人顫栗驚恐。
就這樣,楚軍終于大敗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