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原版第二版編者序

首頁
作為本書作者的直系後人,馬雷克·波托茨基伯爵向我們提供了三份屬他所有的手稿[1],因此,為本書推出新版便成為勢在必行之事。我們借此機會,根據R2版本[2],标注出第十四至第二十天的個别變化,并根據伯爵提供的手稿,對第四十六、四十七兩天的譯文,以及自第五十七天至小說結尾的譯文[3],進行了修訂。

    這些新素材是對第一版确立的文本的肯定:從叙事内容看,小說并沒有任何變化。

    從此,我們需要面對的就是多版本由作者親書或修改過的手稿,這一事實讓我們認識到,不論對于哪一處細節而言,我們或許都永遠無法知曉作者本人所期待的最終形式,因為我們發現,波托茨基在修改完一份手稿後,并不一定會把改動整合到其他手稿内。因此,為了确定作者在文體上的最後意圖,就必須把現存的所有手稿放在一起比對。通過注釋,讀者可以了解到,我們是如何根據收集到的所有素材一處一處定稿的[4]。

    和第一版一樣,基本的文本内容得到完整再現。另一方面,為了避免注釋部分過于龐雜,我們隻選擇了其他素材中具有積極正面作用的内容加以标注,有明顯錯誤或疏漏的地方,我們全部略去不提。

    我們謹此向馬雷克·波托茨基伯爵緻以謝意,因為除了三份手稿之外,他還提供給我們一張珍貴的照片,照片拍攝的是年代背景不明的由戈雅繪制的揚·波托茨基畫像。此外,我們還要向審校這次新版本校樣的茜爾維·烏爾曼小姐(SylvieWührmann)表示感謝。

    ***

    [1]原注:這三份手稿分别被标注為G、Q、K’版本。

    [2]譯注:這些以字母形式指代的素材、版本在原書中有詳細說明,中文譯本略去。根據原版第三版編者序的内容,R2版本是華沙的波蘭國家圖書館提供的手稿之一。

    [3]譯注:這兩個部分原由埃德蒙·霍耶茨基的波蘭語譯本轉譯而來,參見原版第三版編者序。

    [4]譯注:版本方面的注釋在中文譯本中略去。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