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亦大獲全勝的話,那麼屢戰屢勝之聲名絕對會更加響震。
看到勇往突進的元軍船上,寫着大大“李”字之軍旗飄揚,張世傑的表情更嚴肅了。
就如同元軍懼于張世傑之名一樣,宋軍對于李恒之名也不敢輕忽。
任由濕冷的風打在臉上,李恒一聲令下——
“回回炮、預備。
”
“是!”
“好,射擊,别瞄歪了!”
李恒的手在空中,由上而下一揮。
仿佛在極近之處打雷了一樣。
站在船樓之上的文天祥驚訝地默默凝視着戰場。
火焰和黑煙從元軍之船首蹿出,朝着宋之水上陣營直奔而去,看起來就像是火龍在追趕着獵物一樣。
Ⅳ
崖山之戰,可謂是世界戰史之上首次使用火炮之海戰。
大敗金軍之“采石矶之戰”,當時雖然也使用了名為“火槍”之武器,但是這回更用上了火藥,并且能夠發射出極具爆發力之炮彈。
宋之水上陣營一角發生爆炸,一瞬之間紅光閃爍,接着便冒出了濃濃的白煙。
在低沉的爆炸聲中,船樓也随之碎裂四散。
同一時間裡,因為炮彈并沒有全數命中,海面土出現了好幾道水柱,不過水上陣營看起來卻整體都在搖晃着。
光是被崩壞的船樓壓在底下,就死傷了十幾人以上之宋兵。
“突擊!”
船樓上的李恒發下号令。
在激烈的銅鑼聲中,元之軍船正對着宋之水上陣營于海面疾行而來。
就在即将沖撞水上陣營的前一刻,元軍軍船忽然改變方向。
仿佛要擦撞上水上陣營似的一邊劃着水,一邊從船側發射出豪雨般之弓箭、火箭與石彈。
船上之宋兵,一中箭倒地。
宋軍接着亦不示弱地放弩,射出火箭。
當元軍的第一波從海面上迅速撤離之後,第二波立刻殺到。
這一次元軍并沒有在水土陣營之前轉換方向,而是高速加以沖撞。
在方興與張達的号令之下,數百具弩一齊發射。
弓箭化成了驟雨降落在元軍身上,瞬時便将船上的元兵撂倒。
毫不畏懼持續突進之元軍軍船,撞上了構成水上陣營之宋軍的巨船船壁。
巨船僅僅随着波浪搖晃了一陣而已,就連疑似損害之損害都沒有。
手執白刀的元兵一邊呐喊一邊躍上了宋船。
迎接着元兵的是一整片微微發亮之槍壁。
在氣勢猛烈地朝着槍壁突進之下,被刺死的元兵行列噴着鮮血,跌落至己方的船上。
元軍連續發動了三十回之攻擊。
而三十口盡為宋軍擊退。
巨舶所連結而成之水上陣營屢攻不破,并且已經造成元軍五千多人之死傷。
不但如此,除了回回炮之外,其他武器對于水上陣營而言仿佛連刮傷都做不到。
在奇妙而悠揚的樂聲之中,元軍開始撤退。
宋軍将兵終于得以喘息。
如果天氣晴朗的話,此刻應該差不多是日正當中之時辰吧。
“元軍打算回去休息片刻吃中餐了吧!”
“從黎明前一直戰到現在。
我們也都累了呢。
稍微休息一下也好。
”
就算宋軍放松休息,也是人之常情吧。
畢竟他們已經從黎明持續奮戰到中午,既沒休息也沒進食地一直抵抗着元軍頑強之渡狀攻擊。
“話說回來,我們的水上陣營還真是難攻不敗呢!”
“我還在猜想元軍不知會不會記不住教訓地再次采用火攻,看來果真不敢再嘗試了。
”
“他們原本就是沒有文字的野蠻人罷了。
哪裡懂什麼叫做兵法呀!”
衆人一陣哄笑,但是随即就嘶啞地咳嗽了起來。
因為喉嚨實在太幹燥了。
笑聲忽然中止,宋軍士兵們疑惑地看向西方。
黑暗的漩渦之中,出現了無數船影。
影像迅速地擴大,不一會兒就占據了整個視野來到陣前。
“西方有敵!”
士兵們大聲疾呼。
漲潮的時間在正午。
同下個時間裡,崖山周邊之潮流走勢也驟然一變。
宛如急流般的海水聲勢洶湧地向水上陣營推進。
張弘範之本軍正乘着潮流之勢蜂擁而來,而且軍船數量比起李恒要多了數倍。
三門回回炮隆隆咆哮。
一彈在海面上激起了又高又白之水柱,一彈将某艘宋船之船樓打得爆裂,另一彈則把連結軍船之大鎖炸得粉碎四散。
木屑和人體在空中飛舞,鮮血化成了紅霧撒落在宋兵頭上。
李恒船隊也于同一時間折返,為再度發動攻擊而急速前進。
元軍就這樣從東西兩方,同時對水上陣營發動攻擊。
以機動性而言,元軍遠勝宋軍。
乘着灰色波浪向前猛沖,一靠近宋之水上陣營,便立即弓箭火箭亂射。
暗雲之下,灰色的海面之中仿佛埋藏了數萬支箭。
宋兵雖舉後防禦,然而一面盾最多也隻能抵擋三十根箭面己。
一旦中了火箭燃燒起來,就隻好丢棄不用。
當宋兵頓失防備,中箭倒在甲闆之時,才發現甲闆亦早已插滿弓箭,成了一片雜亂的箭林。
回回炮再次咆哮。
在閃光及轟響之中,水上陣營之船樓被炮彈刮起,撕裂的部分人體拖着血的尾巴飛入了半空之中。
水柱在海面上升起,二道、三道、四道。
水土陣營的各處都發生了震動。
一次有數十艘的元船以船體沖撞,在船舷相交之同時元兵正趁勢手持白刀蜂擁而上。
肉搏戰瞬時展開。
水上陣營之外緣部分立刻充滿了刀光劍影。
置身于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