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 言

首頁
    《精靈寶鑽》在其作者過世四年後,終於出版了。

    故事述說的是那段遠古的年代——也可稱之為世界的第一紀元所發生的事。

    《魔戒》所記述的是第三紀元結束前,所發生的一些轟轟烈烈的事;但是《精靈寶鑽》是往上追溯更深遠的、過去的傳奇;那時,第一位黑暗大君魔苟斯仍居住在中土大陸,高等精靈們一次又一次向他發動戰争,想要奪回精靈寶鑽。

     不過,《精靈寶鑽》不隻是記述與《魔戒》相關的早期事件而已,書中概念的全部要點與精髓,本身也極早就出現了。

    事實上,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雖然那時它不叫做《精靈寶鑽》;這故事的一些斷簡殘篇,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一七年,大都是鉛筆匆匆記下的、這部神話的中心故事。

    但是它從未發表過(當然,有些片段可在《魔戒》中瞥見),并且,在我父親一生長長的年歲裡,他從未放棄它,即使在他晚年,他也始終沒有停筆。

    在早年,《精靈寶鑽》一直被當作隻是一個龐大故事的架構,每個環節互相牽連,少有大更動;在許久之前,它就成為他日後作品的固定傳統與背景。

    但事實上,這故事本身遠遠超過了一個固定的框架内容,并且,即使是在涉及它所描繪之世界的本質上,一些特定的基本思想概念也不是始終不變的;同樣的一則傳說,會以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長短内容,重述,再重述。

    於是,各則傳說的變化與版本,不論是在宏觀綜覽還是在幽微細節上,都随著時間的推展而愈發盤根錯節、層層疊疊、四處彌漫,以至於要有一個最終、确定的版本,看來是做不到了。

    除此之外,這些古老的傳說故事(如今,“古老”不單指它們源自遙遠的第一紀元,也指我父親的年歲老邁了),也成了他那最深奧之思的寶庫與傳達媒介。

    在他晚年的作品中,神話與詩歌都潛沈到他既有的神學與哲學思想背後去了:也因此造成無法相容的風格與基調。

     在我父親過世後,想辦法把這些作品整理出版的責任,落到了我身上。

    而我也清楚看到,企圖将這些變化多端的文本出版成一本單行本,以顯示《精靈寶鑽》真的是一個持續演變推展超過了半個世紀的創作,隻會使讀者愈看愈糊塗而已,也會淹沒整個故事的精髓。

    因此,我決定先整理出一本在我看來最連貫、本質上最前後一緻的内容。

    在這過程中,本書最後幾章(從開始)的篩選尤其困難,有許多年那些故事始終都沒什麼更動,但在某些方面卻與書中其他更完整的概念格格不入。

     讀者不必在書中找尋完整的一緻性(不論是《精靈寶鑽》一書本身,還是《精靈寶鑽》與其他我父親已出版的作品之間),否則隻會耗費無數時間和不必要的力氣。

    此外,我父親後來将《精靈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